-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應對金融危機的宏觀政策-效應計量與退出機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60444
- 條形碼:9787509760444 ; 978-7-5097-604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應對金融危機的宏觀政策-效應計量與退出機制 本書特色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巨大而深遠。為應對危機不利影響,中國采取了強力刺激政策。本書對此次積極財政政策和寬松貨幣政策的短期效應和長期影響進行了全面的審視和深入的數量分析。研究認為,我國應對金融危機的宏觀經濟政策和一攬子措施對于率先擺脫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確保2009年實現“保八”的增長目標,且在2010年及其后使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負面效應,需要全面評判政策效應,完善刺激性政策調整退出機制。
應對金融危機的宏觀政策-效應計量與退出機制 內容簡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巨大而深遠。為應對危機不利影響,中國采取了強力刺激政策。本書對此次積極財政政策和寬松貨幣政策的短期效應和長期影響進行了全面的審視和深入的數量分析。研究認為,我國應對金融危機的宏觀經濟政策和一攬子措施對于率先擺脫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確保2009年實現“保八”的增長目標,且在2010年及其后使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負面效應,需要全面評判政策效應,完善刺激性政策調整退出機制。
應對金融危機的宏觀政策-效應計量與退出機制 目錄
一 課題研究背景
二 歷史與現實背景
三 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應分析
四 貨幣政策效應的實證分析
五 產業振興規劃的實施及投資效應分析
六 中國通貨膨脹動態調整的實證研究
七 基于gvar模型的中國與世界經濟互動影響分析
八 擴張性政策退出的時機、機制及政策選擇
**章 課題研究的歷史與現實背景
一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主要金融危機分析
二 中國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政策措施及其評價
三 本輪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及其應對措施
第二章 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應分析
一 基于聯立方程模型的4萬億元投資拉動經濟的模擬分析
二 基于面板數據模型的4萬億元投資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
第三章 貨幣政策效應的理論與實證分析
一 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二 貨幣政策效應及傳導機制理論分析
三 中國近年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回顧
四 中國貨幣政策效應的計量分析
五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貨幣政策效應分析
六 基于dsge模型的中國貨幣政策效應檢驗
七 結論和政策建議
第四章 產業振興規劃的實施及投資效應分析
一 產業振興規劃的思路與措施
二 產業振興規劃的實施效應
三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思路與啟示
四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帶動與集聚效應
第五章 中國通貨膨脹動態調整的實證研究
一 前言
二 文獻回顧:菲利普斯曲線的演進
三 實證方法與結果
四 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六章 基于gvar模型的中國與世界經濟互動影響分析
一 前言
二 文獻綜述
三 全球向量自回歸模型概述
四 中國和世界經濟相互影響的實證分析
五 中國與世界經濟的相互影響分析
六 結論
第七章 擴張性政策退出的時機、機制及其政策選擇
一 文獻綜述
二 擴張性政策退出的時機選擇與機制設計
三 短期和中長期政策的搭配與相機抉擇
附 錄 全球金融危機下世界主要國家采取的政策措施
附表1 2008~2009年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附表2 2008~2009年美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附表3 2008~2009年日本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附表4 2008~2009年歐洲國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應對金融危機的宏觀政策-效應計量與退出機制 作者簡介
1966年10月生于安徽,管理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產業技術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為金融數量分析、產業技術經濟、循環經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