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我們.愛別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47302
- 條形碼:9787508647302 ; 978-7-5086-473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們.愛別離 本書特色
《我們愛別離》內容簡介: 所有的別離里面*大的別離,是死別。所有的愛里面*大的愛,是示予實相。 很多人談“死”色變,還有更多一部分人選擇視而不見、避而不談。這一期的《我們》在尋找更多的可能性。我們還有沒有一種更為恰當的情緒去對待死亡?我們能有多大的意愿和多大的幸運,去發現死亡帶給我們的珍貴啟思?我們有沒有可能以一種清醒的覺知,站在與死亡并肩的角度,對生命表達出一種溫暖的敬意? 《愛別離》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也許在在印度,在西藏,在你我身旁,他們是失去孩子的母親,是懷念父親的女兒,他們是小狗的主人,是大學的老師,他們是身患惡疾的病人,是救死扶傷的醫生,他們是獨行大地的學者,是研究天體的占星師。他們不是得道高人,也不是莽夫烈士,他們用自己平凡的生命對視死亡,又通過死亡透視生命。而在這本書之外,他們,也許就是我們自己。 愿我們在面對無常這一生命實相之時,并非只以沉默、以嘆息,而是以慈悲、以智慧、以愛。
我們.愛別離 內容簡介
相關系列圖書推薦: 《我們·素直》 -- 我們本有卻遺失了的質地;我們向往卻又擔心不合時宜的德行。 《我們.逆行》 -- 紙上的朋友圈,公開的真心話,*具文藝氣質與悲憫情懷的明星陳坤真誠出品。 《我們愛別離》編輯推薦: 1.《我們愛別離》是陳坤跨界操刀擔任mook出品人的系列第三本。 2.《我們愛別離》既是一個觸碰心靈的話題,又是一門人生智慧,它觸碰你內心的柔軟,卻直面人生,以愛包裹,示予真相,讓我們懷揣勇氣更加堅定地在愛的道路前行,而能夠接受美與丑、善與惡、生與死的共存。 3.《我們愛別離》是《我們》mook出版以來*讓編輯動容的一期。佛家八苦里,其中一苦為:愛別離,指與親愛的人分離。或是生離,或是死別,均為無力痛苦之事。生命是一條單行線,從出生到死亡,只有一個方向,無論我們各自信仰什么,讓生命的成色純厚而豐盈,令生命的場域寬廣而深邃,才是*好的待客之道。 4.《我們愛別離》: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陸曉婭教我們如何“向死亡學習”;作家秋微與狗狗《菲菲》的動人故事;醫學博士講述《一個醫生面對的生死》;還有身患重病感知當下的他們,走在雪域高原與死亡擦身而過的他們,安安靜靜在書桌前給已逝父親寫信的他們……他們與我們一起,感知精神之苦,體會苦中真味。
我們.愛別離 目錄
談笑靜:筆名扎西拉姆多多,《我們》mook 主編,《當你途經我的盛放》、《喃喃》作者。
蓮子:宣武醫院神經內科的主治醫生,醫學博士。
唐恬:音樂人,詞作家。代表作《如果愛下去》《筆記》。
劉釗: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其后留任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醫師,現為北京同仁堂王府井中醫醫院主治醫師。
王艾:版權經理人。從業十年,不是忙著滿世界找好書,就是忙著倒騰kindle這件事兒。就著各種風景,邊走邊讀,特別滿足。
車車:自我觀察者。
薛濤濤:前媒體人,如今是名自由寫作者。
秋微:作家,編劇,主持人。熱愛說話,沉溺寫字,為能夠以此兩樣為職業而心存感激。
鮑爾吉原野:蒙古人,作家。出版《原野文庫》等著作48部。
徐寧:資深媒體人,文化藝術傳播專家。在過去十年采訪過數百位明星、名流、商界領袖、藝術家以及普通人。
小總:家居撰稿人、家品自由買手,前新聞編輯。一生的追求是活得不像部電影。堅信每一個明天的劇本都是一個個昨天寫出來的,所以,敬重過往,莫愁去向。
楊鑒: 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 華盛頓州立大學藝術系mfa,主攻攝影,現居北京從事紀錄片和電影拍攝。
王菁瑛:熱愛電影、旅行、音樂的臺灣姑娘,曾擔任鳳凰衛視主持人,澳洲麥格理投資銀行副總裁。多年來,探索心靈和世界,腳步從未停歇。
宗薩原人:80后臺灣人。以雪域精神來推廣有益于都市人的正能量。
周毅 :心理占星咨詢師、講師。太陽摩羯座,月亮水瓶座。天生敏感脆弱,愛思考人生,總在融入主流與質疑主流中掙扎。
東東槍:文字/創意工作者,各種愛好者。曾出版文字作品若干,編導舞臺劇一部。
周裕隆:自由藝術家,攝影師。工作生活于北京。
陸曉婭:由新聞圈而心理圈而公益圈,熱愛閱讀、寫作、電影、游泳和荒野,近年在北京師范大學開設“影像中的生死學”公共選修課。
我們.愛別離 作者簡介
談笑靜:《當你途經我的盛放》《喃喃》作者。 鮑爾吉·原野,作家。出版《原野文庫》等著作48部,作品收入大、中、小學課本,讀者遍及海內外。 秋微,作家,編劇,主持人。 東東槍,文字/創意工作者,各種愛好者。曾出版文字作品若干,編導舞臺劇一部。 蓮子,宣武醫院神經內科的主治醫生,醫學博士。 劉釗,北京同仁堂王府井中醫醫院主治醫師。 徐寧,資深媒體人,文化藝術傳播專家。 楊鑒,從事紀錄片和電影拍攝。 王菁瑛,熱愛電影、旅行、音樂的臺灣姑娘,曾擔任鳳凰衛視主持人,澳洲麥格理投資銀行副總裁。 陸曉婭,在北京師范大學開設“影像中的生死學”公共選修課。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