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大學物理實驗教程-(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24262
- 條形碼:9787517024262 ; 978-7-5170-242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物理實驗教程-(第2版) 本書特色
本教材在編寫中著重推廣手把手演示實驗項目的基礎層實驗教學;循序漸進地鼓勵學生自主實驗,積極思考,獨立完成實驗的提高層實驗教學;積極推進培養學生研究、創新性思想學習的設計(研究)層學習的層次化實驗教學理念。 本教材共分7章,包括緒論、測量誤差與實驗數據處理、設計性(研究性)實驗基本知識、基礎性實驗16個、綜合性實驗16個、設計性(研究性)實驗29個、數字化智能探究實驗12個。
大學物理實驗教程-(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教材在編寫中著重推廣手把手演示實驗項目的基礎層實驗教學;循序漸進地鼓勵學生自主實驗,積極思考,獨立完成實驗的提高層實驗教學;積極推進培養學生研究、創新性思想學習的設計(研究)層學習的層次化實驗教學理念。 本教材共分7章,包括緒論、測量誤差與實驗數據處理、設計性(研究性)實驗基本知識、基礎性實驗16個、綜合性實驗16個、設計性(研究性)實驗29個、數字化智能探究實驗12個。
大學物理實驗教程-(第2版) 目錄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章 緒論 **節 物理實驗課的地位與作用、目的和要求 第二節 物理實驗課的三 個基本環節 第三節 物理實驗規則第二章 測量誤差與實驗數據處理 **節 測量與測量誤差 第二節 誤差的分類及處理方法 第三節 評價測量結果的“三度” 第四節 測量的不確定度 第五節 直接測量結果的表示 第六節 間接測量結果的表示 第七節 有效數字及其運算規則 第八節 數據處理的基本方法 第九節 練習題及參考答案第三章 設計性(研究性)實驗基本知識 **節 科學實驗的基本程序 第二節 設計性(研究性)實驗方案的制訂第四章 基礎性實驗 實驗一 固體密度的測定 實驗二 重力加速度的測定 實驗三 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研究 實驗四 用拉伸法測金屬絲的楊氏模量 實驗五 固體線膨脹系數的測定 實驗六 液體表面張力系數的測量 實驗七 用線式電位差計測量電動勢 實驗八 電表的改裝和校準 實驗九 二極管伏安特性測量 實驗十 用惠斯通電橋測電阻 實驗十一 用模擬法測繪靜電場 實驗十二 示波器的使用 實驗十三 薄透鏡焦距的測定 實驗十四 等厚干涉——牛頓環 實驗十五 分光計調整和三 棱鏡頂角的測量 實驗十六 光柵的衍射第五章 綜合性實驗 實驗一 用三 線擺法測定物體的轉動慣量 實驗二用動態懸掛法測定楊氏模量 實驗三 固體熱導率的測量 實驗四 氣體熱導率的測量 實驗五 空氣比熱容比cp/cv的測量 實驗六 聲速的測量 實驗七 gps水下超聲定位實驗 實驗八 用非平衡電橋測電阻 實驗九 霍爾效應實驗 實驗十 密立根油滴儀測油滴電荷 實驗十一 邁克爾遜干涉儀測氦氖激光的波長 實驗十二 光電效應及普朗克常數的測定 實驗十三 光速的測量 實驗十四 光柵光譜儀測光譜的波長 實驗十五 偏振光實驗 實驗十六 全息照相第六章 設計性(研究性)實驗 實驗一 測量不規則物體的密度 實驗二不同方法重力加速度的測定 實驗三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研究 實驗四 黏滯性阻尼常數的測定 實驗五 簡諧振動的研究 實驗六 固體熱導率測定的研究 實驗七 眼鏡鏡片透射率的測定 實驗八 電池特性的研究 實驗九 變阻器的限流和分壓特性 實驗十 多量程電表的研制 實驗十一 用示波法顯示穩壓二 極管的伏安特性曲線 實驗十二 電橋靈敏度研究 實驗十三 半導體溫度計的設計與制作 實驗十四 微小長度變化量的電測法 實驗十五 交流電橋與電容、電感的測量 實驗十六 rlc電路諧振特性的研究 實驗十七 rlc串聯電路穩態特性的研究 實驗十八 電學綜合設計實驗 實驗十九 e—blocks創新應用實驗 實驗二十 自組顯微鏡或望遠鏡 實驗二十一 用分光計測反射光的偏振特性 實驗二十二 用雙棱鏡測量光的波長 實驗二十三 測量金屬細絲的直徑 實驗二十四 霍爾效應及其應用 實驗二十五 用邁克爾遜干涉儀測量白光光源的相干長度 實驗二十六 測量壓電陶瓷的電致伸長系數 實驗二十七 等厚干涉的研究及應用 實驗二十八 全息照相的研究 實驗二十九 光源光譜的研究第七章 數字化智能探究實驗 實驗一 計算機控制受迫振動——玻爾擺實驗 實驗二計算機控制鐵磁滯曲線實驗 實驗三 計算機控制諧振管實驗 實驗四 計算機控制能量轉換——發電機實驗 實驗五 計算機控制亥姆霍茲振蕩器的共振頻率實驗 實驗六 計算機控制轉矩和角動量實驗 實驗七 計算機控制亥姆霍茲線圈實驗 實驗八 計算機控制熱膨脹實驗 實驗九 計算機控制大振幅擺實驗 實驗十 計算機控制不同物體的轉動慣量實驗 實驗十一 計算機控制韋伯福斯擺實驗 實驗十二 計算機控制光強與距離實驗附錄 國際單位制和某些常用物理數據附表一 單位制和單位附表二 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附表三 常用物理量常數表附表四 在20℃時常用固體和液體的密度附表五 在標準大氣壓下不同溫度的水的密度附表六 在海平面上不同緯度處的重力加速度附表七 在20℃時某些金屬的楊氏模量附表八 固體的線膨脹系數附表九 固體的比熱容附表十 液體的比熱容附表十一 銅—康銅溫差電偶的溫差電動勢附表十二 在20℃時與空氣接觸的液體的表面張力系數附表十三 在不同溫度下與空氣接觸的水的表面張力系數附表十四 液體的黏滯系數附表十五 蓖麻油在不同溫度時的黏滯系數附表十六 某些金屬和合金的電阻率及其溫度系數附表十七 不同溫度時干燥空氣中的聲速附表十八 常溫下某些物質對空氣的折射率附表十九 常用光譜燈和激光器的可見譜線波長參考文獻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