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學約齋文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38787
- 條形碼:9787010138787 ; 978-7-01-01387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約齋文錄 本書特色
宋儒胡宏曰:“學欲博不欲雜,守欲約不欲陋。”這是往昔學人所追求的治學境界,也是本書作者所勉力效法的為學方向,故作者以“學約”名齋而冠于書題。書中收文凡分四類:一曰“歷代易學”,盡力揭示古代及當代易家的學術創獲;二曰“經與文學”,時或衍發文必宗經的學術理念;三曰“國學傳統”,寄托著較熱切的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學術心聲;四曰“序跋題記”,以短什小篇呈示對中國文史哲及美學等方面的學術體認。所選諸文,多關乎中國古代傳統學術文化,以言約旨遠為本,力戒因襲陳說、空洞無物之弊,試圖表達筆者欲有所裨益于當今學術的某些個人見解,并借以就正于學界同道。
學約齋文錄 內容簡介
至若為文之道,前賢往哲極力倡揚文化學術的嚴謹性和純雅性,吾人宜當切實尊奉。故茲編所選之文,盡可能以言約旨遠為本,力戒因襲陳說、空洞無物之弊,期盼能表達筆者欲有所裨益于當今學術的某些個人淺見。如歷代易學研究諸文,盡力揭示古代及當代學者的學術精神;經學與文學研究諸文,時或衍發文必宗經的學術理念;國學傳統的繼承諸文,寄托著較迫切的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學術心聲;書序跋語題記諸文,則以短什小篇呈示對中國文史哲及美學等方面的學術體認。至若今世學風,言必稱“創新思想”或“獨到觀點”,《學約齋文錄/六庵文庫》的筆者張善文實不欲趨奉之,更未敢沾沾然以之自詡驕人,唯篤行力學,求實反約,是筆者所希冀之歸旨也。
學約齋文錄 目錄
李贄易因與九正易因考述
陳第伏羲圖贊評要
宋代易學中的援史證易派
先師黃壽祺教授治易成就述略
穿越易注叢林
略論孔穎達對周易義理學的拓展
福建周易研究述略
易學研究須明源流本末說
先后天學說與儒道思想
八卦名義略說
周易經傳之和諧弘旨考述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唐代易學之盛世風范
心經與易旨
石齋春秋說象凡例發微
經與文學
尚書無逸新釋四則
費信歌詠西洋諸國的詩歌
夢的記載與文學創作
朱熹詩文理論述要
李贄雜文的藝術理趣
吳檢齋先生經學成就述略
文必宗經說
國學傳統
中學文言文教學芻議
蒙以養正止于至善
李贄之傷逝情結
論孫中山的國學理念
媽祖女神崇拜之文化淵源
弘揚國學與兩岸高校國學教育觀察
古典文獻研究與繁簡字的思考
大學之道斷想
序跋題記
倚甕集厘定記
蟑媵題辭
十三經漫談總序
潔靜精微之玄思自序
周易禪解研究序
漢唐經學研究序
近思錄通解序
白鹿洞講演錄序
四書精華階梯題辭
易傳通解序
垂涎錄評注序
方寸美術六十年序
昭明慈觀創刊號題辭
王念祥金石書法展序/.
經典釋文周易音義疏證序
重修鎮海樓記
大醫亭記
楨楠館記
三月三書社記
星雨湖記
跋語
學約齋文錄 作者簡介
張善文,男,福建長樂人,1949年生。現為福建師范大學易學研究所所長、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點帶頭人。兼任國家《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特約編委、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東方國際易學研究院學術委員。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