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做官樣文章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42199
- 條形碼:9787532642199 ; 978-7-5326-421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做官樣文章 本書特色
“衙門上班族職場指要”叢書以宏富史料和精彩案例,從入仕門徑、履歷填寫、見習試職、值班考勤、在職進修、任期考核、選拔推薦、升遷路線,以及住房乘車、食堂公宴、醫療退休、家屬待遇、公務出差、節日休假、行話套語、問責懲戒等一系列獨特視點,將古代官吏仕宦生涯的多彩風貌一一生動呈現,全景展示了衙門上班族職場博弈中的酸甜苫辣、軼事秘辛。完顏紹元編著的這本《做官樣文章(衙門上班族職場指要)》就是該系列叢書之一,共分二十七章,內容涉及赴遠支邊的歷史考察、離任審計制度、“三公經費”的曲折歷程、地方駐京辦事處等。
做官樣文章 內容簡介
古今中外,只要有國家有政權,就一定有公務員有官場。這本《做官樣文章(衙門上班族職場指要)》系《古代公務員職場指要》叢書之一,作者完顏紹元從紛亂繁雜的史料中就中國古代官場中上下班、機關值班、衙署門衛制、信訪投訴、官署保密制、官印管理使用、公務出差、官員任職期限、考核、京官外任、離任審計、巡視機制、“三公經費”、地方駐京辦事處、政府編外機構、官吏懲戒、官場連坐、失職與問責、犯賭和禁賭、罷免與復出,等等,一一發掘,細細道來,生動展示當時社會生活的原貌,視角獨特,內容豐富,取材新穎,既有材料,又有故事,還有詼諧幽默之評說,可謂給愛好文史的讀者提供了一份可以咀嚼回味的“零食”。
做官樣文章 目錄
東方明矣,朝既昌矣
“有光”“無光”上班族
進出宮門憑門籍
朝班與退朝
放朝三日為泥涂
官府散衙已臨昏
直日議程一覽表
誤卯缺勤打屁股
上班簽到,下班簽退
考勤前緊后松
第二章 夜宿機關話值班
大小官員要夜值
宰相年高無例外
禁中夜半定天下
輪值數旬一歸家
值夜幸遇真如夢
西苑宿值寫青詞
夜值驚魂二三事
豐盛的值班饌肴
第三章 門衛·門規·門包
衙置門衛由來已久
號房——衙署門衛室
門簿——人物出入登記冊
公門一入深似海
出入點檢,門禁森嚴
門衛收入累千金
門包之害,上達天聽
門政積弊割除難
門包斷送清王朝
第四章 信訪與投訴
朝門前的謗木肺石
聽詣公車上訴
擊登聞鼓訴冤情
大收人望的“意見箱”
設匭利弊,見仁見智
登聞鼓院與登聞檢院
廣耳目,通下情
勤求民隱明鏡懸
第五章 奉公守法談保密
為政慎言,多言多敗
漏泄信息量刑不定
歷代自建保密紀律
晏殊吞吃的歷史之謎
保密制度貫徹不力
吏胥營私泄官事
紀曉嵐流放為哪般
第六章 掌權行令話公章
“拿印把子”——掌權的代名詞
從官員之印到官府之印
“公章 ”誕生在唐代
官印規格始亂終嚴
封之以泥,抑之以印
印文書體與鈐印格式
官印保管與使用
基層用印頻率高
第七章 奉使出差與公費旅游
驛政——貫通全國的公務網絡
食宿交通配套供應
因人而異的出差待遇
驛券——支取錢物的憑證
出差住宿的變通
客房里的身份pk
假公濟私貓膩多
長官隨行皆發財
館驛變成八大胡同
第八章 公務筆記面面觀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捂笏——仕宦身份的標志
笏囊——古代的公文包
大小官員人手一本
執笏非專用于朝見
由“公事單子”說開去
筆記本里記“奏對”
奏對筆記詳于官修實錄
御前會議各自記錄
神秘的官員筆記本
第九章 回避:徇私的預防
禁忌轉密“三互法”
王安石避親家
南人官北,北人官南
江浙蘇松人不得為戶部官
五百里內均行回避
回避之政,利弊兩存
第十章 任職周期由長變短
世卿世祿官無任期
三載考績九年一任成定規
大滿小滿盆滿缽滿
兩年一任成常態
制度嬗替有原因
任期短促弊端大
久任吏員藐視限任上司
第十一章 通貫歷代的低職高配
官秩隨職,能上能下
增秩賜金,留任原職
縣官位次在下滑
北朝兼職縣長多
蹉跎十年“將仕郎”
低官位“守”高職位
兩宋京官的帶職下放
漫說七品芝麻官
官制嬗變得失談
第十二章 官員考核彈性大
官吏考核來歷久遠
漢代考核三等九列
唐代考核分類分級
“四善”與“二十七*”
“*”實“善”虛,虛實結合
引據“事實”書寫評語
折算分數古已有之
考以四格,糾以八法
難以擺脫的考核通病
第十三章 人走茶涼話休官
秦漢休官打碎飯碗
唐宋休官搬出官邸
平生未有三間屋
致仕還鄉,不給公乘
離職看病,自己埋單
海瑞還鄉,居舍蕭然
凡事不能光看制度
第十四章 京官外任升遷快
中央地方適度分權
競內薄外成風俗
下去吃飯再上來
提升官品,激勵外任
“厚外官薄京官”的薪酬改革
“官升七級”也不干
外任成了香餑餑
退回京朝,降級補用
第十五章 赴遠支邊的歷史考察
秦漢邊區循吏多
邊官久任是把雙刃劍
朝野上下重內輕外
邊官補缺出新政
規避邊遠,勘實責罰
“煙瘴之地”實施特殊政策
改土歸流提出更多支邊需求
赴邊任官有多種優待
第十六章 離任審計有制度
漢代不禁官吏自炒魷魚
唐代刺史遷調必須交割
唐宋郡守只負領導責任
明清州縣一把手包辦
雞蛋縫里挑骨頭
不看僧面看佛面
處理疑難皆有相關規定
交代不清,縣長羈死任所
卯攤寅糧,百姓遭殃
缺份也可做交易
朝中有人好接盤
第十七章 從“學室”到“仕學館”
“作吏”必先“以吏為師”
明習律令學業務
上司下級,互為同學
爭相傳習《甲乙判》
專業考察管下不管上
高級官員順時讀《月令》
今上詔書層層傳達學習
認真學習還要善于運用
不通律意交部議處
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
第十八章 朝廷派來巡視團
兩級巡視體制的形成
刺史盯住“二千石”
郡國督郵周巡基層
分權制衡的兩面效應
豺狼當路安問狐貍
要求親過閭里,不許走馬看花
宋代的復式巡察制
無所不察的明代巡按
明察暗訪相結合
第十九章 “三公經費”的曲折歷程
漢代的“干飯”和拼車
唐代的“公廚”和“公宴”
宋代設置“公使錢”
公費濫用有禁無止
尹洙的公費曬賬
蘇東坡反對控制公費
奉使出國是美差
官商混合組團出境
貸公款做貿易實惠多
“公費”十有八九被濟私
公車消費太離譜
晚清的公費改革
第二十章 地方駐京辦事處
郡國都在京師設邸
連成一片的特區——百郡邸
逐級上計,奏報中央
長官僚屬,休戚與共
朱買臣郡邸奇遇記
買地建房,所費不貲
名稱變換,武將當家
經營兌換,服務市場
加強控制,合署辦公
吳處厚與“車蓋亭詩案”
提塘——明清的行省駐京聯絡處
“駐省辦事處”的興起
第二十一章 五花八門的編外機構
編外機構自古就有
隨機建制沒有印信
品級無定,水漲船高
形形色色的“特開”書局
王安石倡建條例司
老譜新曲“國用司”
解決辦公用房方式多
機關跟著長官跑
匪夷所思話“箔場”
編外機構有利弊
第二十二章 財經監督與審計
從“上計”到“勾檢”
財審合一有缺陷
泡沫預算居然通過
焚船秤釘核費用
逐級審計有時限
收納須分項,支出要預算
天子也曾吃回票
原始記錄妥善保管
監審體系痼疾難除
事后審計效用打折扣
凡目既多,不暇詳究
“部費”各有常數
第二十三章 懲戒條例區別實施
宰相難逃扣工資
罰俸名目多,破財不丟官
職務保留降官秩
黜陟左遷話貶職
京官謫外堪比流放
安置如管制,居住乃靠邊
革職降級分四等
禁錮——政紀懲戒的終端檔次
宮有九條命,鞭捶身滿瘡
維護等級,官官相護
第二十四章 一損俱損說連坐
秦簡上的連坐法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公罪”的職務連坐鏈
屬員犯贓,追究領導
行政違失,牽連監察
薦舉也要承擔責任
明清公坐,法網更密
主動糾舉,以免拖累
第二十五章 為官失職要問責
督責之術
輕罪深督有偏失
公罪私罪,區別對待
輪渡沉覆,監官是問
河決堤防,知州下崗
環境污染,“主司同罪”
明清制度愈趨完善
“分所應為”,政治問責
第二十六章 官員犯賭,罪加一等
顏師伯借賭行賄
陶侃鞭撲“牧豬奴”
唐代禁賭,有法不行
進士犯賭,革去功名
官員犯賭與百姓同罰
清朝懲賭,一劍封喉
司官涉足賭場,移交刑部
天潢貴胄因觀賭革職
官場牌局,娛樂到死
第二十七章 罷免復出名堂多
罷免復出門道多
終身禁錮也能解除
重新任用三種方式
特殊的“白衣領職”制
復職操作程序嚴
特事特辦說“起廢”
“開復”“捐復”兩條官道
“永不敘復”設底線
做官樣文章 作者簡介
完顏紹元,滿族,1955年生于上海。學歷通稱“七二屆”。做過火頭軍、箍銅匠、搬運工,業余從事歷史和民俗文化方面的撰述。1996年,由上海書店出版社的作者轉變身份為該出版社的編輯。從此以編務為正業,得過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并繼續以撰述為副業,其作品頗能體現個人讀書興趣和創作風格,是在歷史資源中孜孜發掘切近生活原貌的細節,從中提取別有旨趣的話題,綴織成文,為愛好文史的朋友提供一份可供咀嚼回味的“零食”。近年出版的讀物,有《風水趣談》、《千秋教化》、《趣說古代官場生態》、《天下衙門》、《流氓列傳》和《細說漢高祖》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