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設計的立場-擴展的服務設計觀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997916
- 條形碼:9787501997916 ; 978-7-5019-979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設計的立場-擴展的服務設計觀念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觀察與分析了設計在歐洲社會生活中所表現出的巨大的能量和作用,以豐富的**手資料與圖片來闡述歐洲設計風格的鮮明特點和設計教育的獨特方式與價值;以設計的社會動能為出發點,探討設計在歐洲社會中的活力,并反思商業利益與設計立場間的對立統一;進而延伸到設計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創造性設計觀念與尊重個性的自由。通過對歐洲當下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師與設計品牌的介紹,剖析了品牌經營的市場定位法則以及社會多元文化的包容與共生。 本書突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圖文并茂,結合實例分析,剖析設計的原創本源與價值。
設計的立場-擴展的服務設計觀念 內容簡介
《設計的立場:擴展的服務設計觀念》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逐漸積累成形,旨在對設計觀念的產生背景進行研究,將可持續發展觀念與服務設計有機結合,反思設計作為社會主動行為的立場,研究服務設計在當下社會發展中應用的前景和意義。該書第二部分結合作者在歐洲多年的學習經歷和經驗,深入介紹歐洲6個傳統設計大國的國家設計觀念,展現設計發展的全球性與多元化的時代特征,為國內的設計教育發展和設計實踐的推廣提供借鑒。
設計的立場-擴展的服務設計觀念 目錄
**節:設計交流的語境與風格的自言自語
1.設計交流中認知領域形成性的新發現
2.歐洲現代設計風格的獨立行為
第二節:“圍觀者”的力量----米蘭party
1.米蘭國際家居設計展中的“圍觀”與“被圍觀”
2.歐洲擴張的藝術觀念
第三節:視野坐標中的公眾審美活力
1.設計與公眾的親和力
2.設計構成的歐洲“社會雕塑”
第二章:商業的利益與設計立場的突圍
**節: 社會的需求與設計立場之辯護
1.社會需求的復雜性與設計的本身
2.辯護設計的立場
第二節: 商業利益促使社會的反思
1.商業利益的擴大化對設計的影響
2.設計的前瞻性反思社會發展的正義
第三節: 設計的可持續終極延伸----環境保護
1.低碳與可持續發展觀念
2.環境保護在設計中的權重
第三章:歐洲設計教育的人文基礎與實踐路徑
**節: 創造性設計觀念----常規以外的魅力
1.創造性設計觀念在設計學院教學中的體現
2.后現代主義影響下中西方在設計教育實踐環節中的差異
3.引入西方創新觀念對中國工業設計實踐教育的意義
第二節: 歐洲設計教育的主旨核心----尊重個性的自由
1.設計教育對個性自由的尊重
2.歐洲設計教育的方法與特點——以荷蘭為例
第三節: 設計教育的實踐路徑與市場需求間的轉換模式
1.設計是實踐性的創造活動
2.設計實踐的市場與市場需求間的歸屬
第四章:設計屬于所有人
**節: 邊界的消失----各國多元價值的選擇
1.設計的全球化運動
2.多元價值在設計中的文化優勢
第二節: 設計師的烏托邦----著名設計師的成長經歷及其貢獻
1.菲利普斯塔克
2.邁克紐伸
第三節: 360°----歐洲青年設計師的希望
1.歐洲主要設計師團體
2.青年設計師的機遇與發展空間
第五章:歐洲設計公司的品牌創立與發展策略
**節: 歐洲設計品牌的創立及品牌經營的市場定位法則
1.droog design的發展模式
2.b&g moooi的國際化過程
第二節: 不同設計公司間設計風格的整合與發展
1.品牌的市場定位與風格的歷史價值
2.客戶的需求與設計風格的延續
第三節: 設計品牌下的產品多元化與品牌核心價值
1.產品的多樣化與品牌的客戶忠誠度
2.品牌的核心價值—原創設計
第四節: 設計與藝術的交叉互補及派生出的新興領域
第六章:設計市場的拓展與社會多元文化的包容與共生
**節: 設計的核心創新力推動了設計市場的拓展
第二節: 歐洲社會多元文化對設計的挑戰與機遇
第三節: 社會的生活態度對設計立場的包容與促進
后記
設計的立場-擴展的服務設計觀念 作者簡介
鄭子云,北京工商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副教授,1989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產品造型設計專業(全日制本科); 2002年8月至2004年2月就讀于荷蘭布拉邦特大學圣約瑟學院圖形設計專業, 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就讀于荷蘭皇家藝術學院 工業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