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寫生為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849768
- 條形碼:9787539849768 ; 978-7-5398-497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寫生為大 本書特色
《不是那個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十說寫生為大》、《時尚之母是村婦》、《非作品》、《藝術不可教授》、《懷念吳冠中——陪同吳冠中先生在涼山寫生的日子》、《雅昌專訪》、《兩地古柏兩種情》、《古柏的精神》、《無情別當畫家》……《寫生為大》為當代著名山水畫家何昌林先生個人作品集,集結“寫生為大——何昌林畫展”展出的優秀作品,均為何昌林先生近期作品。
寫生為大 內容簡介
《寫生為大》為當代著名山水畫家何昌林先生個人作品集,集結“寫生為大——何昌林畫展”展出的優秀作品,均為何昌林先生近期作品!皩懮鸀榇蟆笔呛尾窒壬岢龅乃囆g主張,是據于古人對寫生的認識、理解和傳承的基礎上提出的,也是源于對寫生的深刻理解和詮釋。從他的畫中可以讀出他所說的,寫生的重要性在于大自然提供了一種永不重復的“結構”和永遠鮮活的“情緒”,其中還有一種心靈的自由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書中所選作品均是何昌林多年從藝生涯中的精彩作品,每幅作品都標有名稱、尺寸、創作年代、材質等數據,使讀者能對藝術家的作品有直觀的了解,并對藝術家的創作狀態和創作軌跡有清晰的認識。全書共4個印張,16開本的設計,精美圖片的展示,使本書更具有實用性。
寫生為大 目錄
寫生為大 人說人話,鳥歸鳥鳴——二說寫生為大 飯不夠,湯來湊——三說寫生為大 何不牽著古人鼻子走——四說寫生為大 母親的呼喚——五說寫生為大 不忍整理的寫生原稿——六說寫生為大 為什么古代畫家不愛西部大山——七說寫生為大 寫生就是田野調查——八說寫生為大 “煙火氣”是一種境界——九說寫生為大 不是那個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十說寫生為大 時尚之母是村婦 非作品 藝術不可教授 懷念吳冠中——陪同吳冠中先生在涼山寫生的日子 雅昌專訪 兩地古柏兩種情 古柏的精神 無情別當畫家 有關農耕文化的思考碎片 川北寫生記 快樂還是人之初 此生只識農家趣 趣味** 藝事我見拾碎 故鄉何處 古來材大難為用 何昌林的山水觀 彝寨寫生日記二則 《行走途中》日記摘抄一 《行走途中》日記摘抄二 南行思索 談“色” 山居駱槽寫生歌并序 壬辰夏笠園耕夫客駱槽 山行讀畫 七十述懷 西北行并序 題畫詩、句、文 寫生為大
寫生為大 節選
寫生為大 30年前,我在家里掛了一幅自己畫的山水畫,就是那種幼稚地把山畫得高聳入云的常規山水畫。一天,一位不是畫畫的朋友看后說:“山水畫從來都畫得爬都爬不上去!边@句話至少提供了兩點信息:一是山水畫的樣式從來都大同小異,惰性傳承;二是山水畫作為境,險惡大于近人。這位門外漢不經意的一句話,一直刺激我思考一個問題:山水畫的意義在哪里? 后來,在與大自然親近的不斷寫生的過程中,逐漸明白:寫生為大。 北宋畫家郭熙提出:“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尚锌赏,不如可游可居之為得”。我特別欣賞這幾句話,可以說是畫家對自然與藝術的物我交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理解得特別透徹而得出的結論,又是那樣平易而雋永,足可以作為后世畫家的座右銘,這正是古人與今人的相通之處。 *近,一家著名電視臺播了一期《解密山水畫》的節目,講的是蘇州一位畫家經過研究,對傳統山水畫進行了解密,并對一位偏遠山區的中學美術教師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速成訓練,按這位解密者的說法:“只需要一個月時問,就可以(讓被培訓者)接近或超過一般的山水畫家!蚁M蔀橹袊*好的女山水畫家。”一個月培訓期滿后,這位接受訓練者畫了一批冊頁。北京的專家看后說:“她已經進入了一個很好的狀態,形成了見功底的路子。這是好多人要幾年工夫才能達到的。在職業畫家群體中,有的人畫一生比她還差好多。” 這個案例,從媒體方面看,是正面肯定的態度,并無“惡搞”的意圖。從電視畫面的“圖式”看,屬于“文人畫”的山水畫范本,因為文人畫更程式化。 如果真的可以對傳統山水畫進行解密,并對毫無繪畫基礎的人進行如培訓熟練工式的短期培訓就能掌握傳統山水畫,說明傳統山水畫太過簡單,因為培訓一個畫家的時間比培訓一個普通廚師還短。這不能不說是傳統山水畫的悲哀。 其實,所謂對傳統繪畫的“解密”,《芥子園畫譜》早就做得非常好了。 以上這個案例正好從側面支撐了我“寫生為大”的主張。我毫不夸張地說,到大自然中去寫生,沒有三年五載的訓練,你不可能畫出基本像樣的山水畫來。 我想對熱衷于解密的人說,大自然是永遠神秘的,永遠是不可解密的,所以才魅力無窮。因此到大自然中去寫生,才是發展傳統山水畫的唯一出路。 前人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我愿意從寫生的角度去理解。古人總結的六法: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就嚴格意義講都和師法造化的寫生有關,至少“應物象形”“隨類賦彩”“傳移模寫”與寫生十分密切。只是古人的寫生與今天的寫生形式肯定是不一樣的,但我以為“外師造化”的本質是一樣的。我們今天院校教學的寫生基本上是西方藝術教學中的對景對物寫生,在院校教學中常常是作為基本功的技術訓練進行的。而我愿意把“寫生為大”的課題放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層面進行討論,以區別于院校教學的狹義寫生。 其實,“寫生”并不排斥主觀意趣的加工和發揮,也不排斥事后的“整理”和“重畫”。我們常說寫生中的“移花接木”“無中生有”都是畫面處理方面的技術枝節。所以,把我的寫生作品拿到實景中對照,并不就能找到“這里”。 但是,熟悉我寫生的人單看畫面也能說出這是“那里”。這正是我要通過畫面傳達的精神。我從來都對那種敢把東西南北中的祖國大好河山畫成一個樣子的“偽寫生”敬而遠之。 寫生的重要性在于,自然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永不重復的“結構”和永遠鮮活的“情緒”,我稱為“風景不老”。這是前人的范本和書齋的“實驗”都無法解決的。P1-2
寫生為大 作者簡介
何昌林,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編審(正高級職稱) 1943年生于四川新都,祖籍廣東梅縣。 1969年四川美術學院畢業后,分配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文化局從事美術輔導和美術創作工作。 1985年調入四川美術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 1982年創作的組畫《火把節》入選“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覽”并獲“佳作獎”。 1984年創作的組畫《彝寨即景》人選“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優秀作品展”。 1984年創作的大幅屏畫《涼山風情》獲“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銅牌獎。 1987年作品《午餐》入選“中國現代版畫展”赴日本展出。 2003年出版《何昌林畫集》。 2009年出版《何昌林畫集·山水卷》。 2010年出版《國畫名家經典——何昌林》。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