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講學札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28207
- 條形碼:9787550228207 ; 978-7-5502-282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講學札記 本書特色
1949年至1964年,錢穆先生在香港新亞書院期間,所開課程計有“論語”“孟子”“中國通史”“中國經濟史”等十余種,同時期在校內外所作學術講演,更是不可勝數。 1953年至1963年間,葉龍先生入讀新亞,受業于錢穆,詳盡記錄和整理堂上講課和學術講演。20世紀70年代,葉龍先生擇題外獨白和講學插敘語義精辟者,整理編寫,經錢穆先生刪改潤飾,所計百余條講學札記,分為思想與學術、歷史講論、文學評述、為學與做人、人物點評等五大類。每則“札記”均為已出版錢穆先生諸著作中所未見,簡短但發人深省,極富學術和文化價值。 下篇刊載錢穆與葉龍師徒二人的來往書信,從這些書信及葉龍為每一封書信增補的“案語”,可得知錢師生前對學生的愛護及提攜,以及他在學術界一些鮮為人知的往事。附錄輯錄葉龍為錢穆撰寫的報刊專題文章,多方面描述錢穆為人及做學問的嚴謹態度,包括著述及教學生涯的介紹、他對新亞書院的情意,以及其晚年人生課等。
講學札記 內容簡介
·葉龍先生在后記中提及“錢師講‘中國通史’的筆記時,有一段述及他很想以類似《廿二史札記》那樣的體裁,來寫《新廿五史札記》,或《宋史札記》、《明史札記》一類的書”。 ·錢穆曾說:“能得古人一語,便可深入研究。”實在錢師的每一語句,也猶如大海航行中的舵手,引導我們做學問的正確路向。中國經濟史國學大師錢穆經濟史唯一著作,林毅夫作序推薦!中紀委推薦干部閱讀56本書之一 中國經濟史國學大師錢穆經濟史唯一著作,林毅夫作序推薦!中紀委推薦干部閱讀56本書之一
講學札記 目錄
繁體版序二 講學粹語富有學術文化價值
繁體版前言
上篇 錢穆講學札記
壹 思想札記
貳 歷史札記
論史評史類
歷史考據類
農業經濟類
叁 文學札記
肆 為學與做人札記
伍 人物點評札記
下篇 錢穆信函遺墨
附錄 回憶錢穆先生
我們的家長——錢穆先生
論天人合一:賓四先生的親身領悟
錢穆大師的教學及著述生涯
錢穆先生軼事——紀念錢穆賓四先生逝世一周年
錢穆賓四先生淡泊名利的一貫風格
錢穆賓四先生百年冥誕感言
繁體版編后記
出版后記
講學札記 作者簡介
講授者簡介 錢穆(1895—1990),字賓四,江蘇無錫人,中國現代歷史學家。1912年始為鄉村小學教師,后歷中學而大學,先后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任教。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任院長,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為止,期間曾獲得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名譽博士稱號。1966年移居臺灣臺北市,在“中國文化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任職,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代表作有《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思想史》《中國經濟史》等。 記錄整理 葉龍,香港能仁書院前院長、能仁哲學研究所及中國文史研究所前教授及前所長。新亞書院哲學教育系及新亞研究所畢業,曾師從錢穆多年。后獲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系榮譽文學士、教育文憑、香港大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歷任中學及大專文史科教師,講述先秦諸子經濟思想、中國經濟史、史記導讀、明清古文研究及中國佛教史等科目。著有《桐城派文學史》《桐城派文學藝術欣賞》《中國古典詩文論集》《王安石詩研究》《孟子思想及其文學研究》及《中國、日本近代史要略》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