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我國社會性管制的法經濟學研究-基于沖突與糾紛解決的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46165
- 條形碼:9787514146165 ; 978-7-5141-461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社會性管制的法經濟學研究-基于沖突與糾紛解決的視角 內容簡介
《中青年經濟學家文庫·我國社會性管制的法經濟學研究:基于沖突與糾紛解決的視角》的主要工作,是從經濟學和法律(學)的研究視角,分析了現階段我國社會性管制,即產品質量、工作場所安全和環境保護過程中企業、個人和政府之間的相互關系。筆者試圖回答現階段中國社會性管制進程中屢見不鮮的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例如,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消費者的健康生命時刻處于危險之中;礦難事故頻發,工作場所安全事故不斷,工人健康和生命難以得到有效保護;突發環境事件日漸增多,局部地區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實際上,導致上述問題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深層次的原因,如政治體制層面,文化傳統層面,也有改革過程中因政府監管缺位或低效率,法律缺失或法制的不完善等,還有經濟增長過程中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擴大導致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社會不和諧等因素。這些因素,都從不同側面、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社會性管制的績效和公平。這里,筆者從政府監管缺位和法律缺失的視角切人,主要運用經濟學和法律(學)相交叉的理論和方法,對產品質量、工作場所安全以及環境保護等社會性管制的三大領域進行了法律經濟學分析。
我國社會性管制的法經濟學研究-基于沖突與糾紛解決的視角 目錄
1.1 政府管制的背景與意義
1.2 研究方法與基本結構
1.3 創新與不足
第2章 政府管制的相關研究回顧
2.1 管制的基本概念
2.2 管制的理論依據、功能、分類界定及其演化
2.3 管制的經濟理論
2.4 管制的法律理論
第3章 社會性管制的經濟學理論和法學理論
3.1 社會性管制的基本內涵
3.2 社會性管制的經濟學理論
3.3 社會性管制的法學理論
3.4 社會性管制的法經濟學分析: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
第4章 產品質量的政府管制
4.1 產品質量的內涵及我國產品質量的現狀
4.2 產品質量責任制度的沿革與產品質量的政府管制
4.3 產品質量的選擇模型
4.4 產品質量管制過程中沖突解決機制的經濟分析
4.5 產品責任的法經濟學分析
第5章 工作場所安全的政府管制
5.1 工作場所安全問題的提出
5.2 工作場所安全的理論基礎
5.3 工作場所安全的政府管制理論
5.4 風險控制、生命健康與安全管制
5.5 工作場所安全的法經濟學分析
第6章 環境保護的政府管制
6.1 環境管制問題的提出
6.2 環境管制的理論基礎
6.3 環境保護的經濟管制和法律管制
6.4 環境保護的法經濟學分析
6.5 環境保護的實踐與經驗
參考文獻
后記
我國社會性管制的法經濟學研究-基于沖突與糾紛解決的視角 節選
(1)政府在進行管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而且管制者也不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他同樣存在著信息不完全或不對稱問題。政府管制本身應該是克服信息不對稱的工具,但管制本身也需要以充分的信息為基礎,管制規則目標應建立在對問題正確診斷的基礎之上。所以,由于缺乏充分市場信息以及分析信息的技術手段,管制機構常常做出錯誤診斷。因此,即使是出發點很好的管制政策也可能使管制變得無效果或無效率,甚至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2)管制標準的“一刀切”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了消費者的福利水平。社會管制機構對產品質量、衛生和生產安全的管制制定“一刀切”式的統一標準,通常很少考慮不同地區、不同行業更不用說不同廠商間的具體情況和實施成本。一方面,這在某種程度上極大地束縛了企業的生產,限制企業生產產品的品種,從而限制消費者的選擇范圍;也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造成企業的額外生產負擔,增加的成本*終也會被轉移到消費者身上,從而也會導致消費者的福利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據美國國會通過的《1996年對小企業實施公平管制法》第202款第2條指出:小企業承擔著與管制成本和負擔不相稱的份額。政府管制讓小企業承擔的管制成本要高于大企業約61%:在1999~2000年,少于20人的小企業,管制的平均成本大約為每個雇員6975美元,人數超過500的大企業,其平均成本大約為3400美元;在2000~2001年,小企業平均每個雇員的管制成本大約為7000美元,大企業大約為4500美元,其中主要是社會性管制成本①! 。3)雖然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導致了政府對工作場所的衛生和安全的管制,但是,衛生和安全的管制或強制性的公共保險,既可能導致工人對安全預防掉以輕心,也可能降低企業預防事故發生的積極性,從而產生工人和企業兩方面的道德風險。但是從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出發,如果工人知道工作場所的衛生和安全條件狀況,那么自由的交易行為將約束企業損害工人健康和生命的行為。所以,如果管制機構能向工人提供更多這方面的公共信息以供選擇,那么,其結果將比僵硬的標準管制和強制性的公共保險更為有效①。 (4)社會性管制體系存在著多重委托一代理而帶來的道德風險問題(曾令發,2006)。從產生社會性管制需求到社會性管制的實施過程中有四個層次:公眾、議會、高層管制機構(制定管制政策)以及基層管制機構(執行政策)。在這四個層次中,每一層所追求的目標都不一樣,掌握的信息也不一樣。從委托人一代理人關系我們得知,和委托人相比,代理人是處于信息優勢一方,容易隱藏信息和采取隱藏行動行為。而委托人并不介入其中,因而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監督,委托一代理制度所帶來的道德風險問題就很難避免! ≡**個層次,公眾追求環境保護、工作場所安全、消費品質量可靠等目標,他們通過選擇國會議員,委托自己選擇的議員來完成這一任務。議員則追求選票*大化,只要是能夠達到選票*大化的一切手段都會利用,滿足普通公眾的需求拉得盡量多的選票就成了他們的手段之一。在第二個層次,國會通常會將制定管制政策的任務委托給集半立法、半行政和半司法于一身的管制機構,而管制機構追求的是權力(預算)*大化而責任*小化。在第三個層次,管制機構制定管制政策后,委托基層管制機構執行,基層管制機構則會追求自由裁量權、執行方便等一系列的目標! ≡谶@三個層次中,國會只起一個間接作用,容易產生道德風險的主要是管制的官僚機構。高層官僚機構作為社會性管制政策的制定者,必定要承擔政策所帶來的后果的責任。如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當要批準一種新藥時,就會面對兩種風險:其一是批準不完全有效藥物甚至有很大副作用藥物的風險;其二是拒絕一種有用藥物的風險!
我國社會性管制的法經濟學研究-基于沖突與糾紛解決的視角 作者簡介
黃文平,男,1968年生,湖北天門人,現為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金融與經貿分院院長,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入選人才,浙江省高校系統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高等院!叭恕毕冗M個人。在《學術月刊》、《經濟評論》、《上海經濟研究》等經濟學核心期刊發表60余篇學術論文,在《改革內參》、《中華讀書報》、《社會科學報》、《北京日報》、《經濟學消息報》等報刊發表20余篇論文或評論,主持翻譯斯蒂格利茨《經濟學習題集》,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浙江省社科規劃基金重點項目、浙江省教育廳項目等多個科研課題,主要著作有《經濟、法律與政府政策》、《侵權行為的經濟分析》、《激勵機制》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