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什剎海與京杭大運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404172
- 條形碼:9787515404172 ; 978-7-5154-0417-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什剎海與京杭大運河 本書特色
《什剎海與京杭大運河》為“什剎海歷史文化叢書”之一。書中介紹了北京城市發展史、京杭大運河開通及漕運史、北京著名風景區什剎海與京杭大運河的歷史關聯、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對什剎海地區保護、建設、管理的成效。
什剎海與京杭大運河 內容簡介
什剎海是北京的城市名片,旖旎的自然風光,厚重的人文氣息,讓這片“海子”聞名遐邇;京杭大運河,世界上*長的運河,是中國古代溝通南北方的交通大動脈。那么,什剎海與京杭大運河有什么聯系呢?本書將告訴你答案。
什剎海與京杭大運河 目錄
一、北京城市發展述略
(1)北京城原始聚落的形成
(2)燕都薊城
(3)秦漢郡國治所及幽州城
(4)魏晉北朝時期的郡國治所及幽州城
(5)隋唐時期的郡治及幽州城
(6)遼升陪都——南京城
(7)金升首都——中都城
(8)元建新城——大都城
(9)明北平城到京師北京城
(10)清北京城的進一步發展
二、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及其漕運
(1)邗溝的開鑿
(2)平虜渠與泉州渠的開鑿
(3)通濟渠、永濟渠的開鑿
(4)江南運河
(5)王馬口到淤口水道的開鑿
(6)遼蕭太后運糧河
(7)金中都的運糧水道
(8)元代京杭大運河的貫通
(9)明代京杭大運河及漕運
(10)清代大運河及漕運
(11)大運河的歷史文化價值
三、什剎海與京杭大運河
(1)什剎海的形成
(2)什剎海與金代運河的關系
(3)元代積水潭(海子)成為大運河北端碼頭
(4)明中期后大運河漕船已進不了什剎海
(5)清代什剎海與大運河藕斷絲連
(6)民國間什剎海的風情
四、什剎海的今天和明天
(1)優越的區位使什剎海成為首都北京的一方寶地
(2)優美的風光使什剎海成為北京城區的游覽勝地
(3)長期的文化積淀使什剎海名勝古跡豐富多彩
(4)北京城中軸線申遺益加顯示出什剎海的重要
(5)什剎海地區的整治、規劃和建設
(6)什剎海地區的管理
(7)什剎海地區規劃建設與管理的新進展
什剎海與京杭大運河 作者簡介
尹鈞科,1941年3月生,山東莒縣人,北京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所長,研究員。著有《北京歷代建置沿革》、《北京歷史自然災害研究》、《北京專史集成——北京建置沿革史》等,主編《北京歷史叢書》、《歷史上的永定河與北京》。1997年,與人合著的《中華古地圖珍品選集》獲全國測繪系統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發表專題學術論文百余篇,科研成果總量在200萬字以上。
- 主題:字體較大,方便閱讀。版面設計不甚講究,感覺對這本書不太重視,...
字體較大,方便閱讀。版面設計不甚講究,感覺對這本書不太重視,內容還是比較系統的,基本上把前因后果都梳理到了。照片比較少,但是地圖挺多的,便于理解記憶。特價時買的話,還是比較值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