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歷史的豐碑科學家卷-量子力學領袖玻爾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6076589
- 條形碼:9787206076589 ; 978-7-206-0765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的豐碑科學家卷-量子力學領袖玻爾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11-14歲 丹麥物理學家、量子論——震動的微粒子的解說者尼耳斯·波爾創立了原子結構理論,為20世紀原子物理學開辟了道路。穆耳評價道:“能夠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人十位數多的,然而,玻爾做到了這一點。原子時代的到來,很大程度上有賴于他的科學研究及他的影響。”
歷史的豐碑科學家卷-量子力學領袖玻爾 內容簡介
《歷史的豐碑·科學家卷:量子力學領袖(玻爾)》屬青少年勵志類圖書。精選了多位中外名人的故事,通過講述他們的經歷,讓讀者從中體會到他們執著追求的精神。
歷史的豐碑科學家卷-量子力學領袖玻爾 目錄
恩如父子 情同手足
現代科學的“雙子星座”
青年俊彥的沙龍
馳騁在原子世界
量子力學是什么
無與倫比的論戰
科學家逃難
一切為了戰勝法西斯
饋贈人類的寶貴禮品
歷史的豐碑科學家卷-量子力學領袖玻爾 節選
尼耳斯·玻爾(Niels Bohr,1885—1962)誕生在丹麥哥本哈根一個世代書香的家庭。尼耳斯·玻爾是這個聰明異常家族的第三位玻爾教授。他使這個姓氏得到了新的聲望,而在他之前,玻爾家族就早已名聲顯赫了。 尼耳斯的祖父H·玻爾,曾經擔任丹麥波恩霍姆島上著名語法學校的校長,他是當地*受尊敬的教授和知名人士。 尼耳斯的父親克里斯蒂安·玻爾,是哥本哈根大學的生理學教授。他曾兩度留學德國,終生愛好體育運動,對呼吸生理學有極深的造詣。在科學工作中,克里斯蒂安不但表現了實驗工作所不可缺少的那種一絲不茍的作風,而且始終對事實現象的理論解釋保持了濃厚的興趣。 尼耳斯·玻爾的外祖父阿德勒是一位猶太銀行家,多次當選為丹麥議會的眾議員和參議員;外祖母是一個性格堅強又極富同情心的人。 玻爾家族豐衣足食,幸福美滿。在他們那寬敞明亮的客廳,父輩人總是聚會,談論各式各樣的問題。 當尼耳斯長大到了懂事的年齡時,他就獲得了旁聽父輩們談論的機會。這種談論中所提出的問題,往往是以克里斯蒂安提出的精密科學知識為依據來進行分析的。因此,父親的榜樣和父輩的談論,從小就在尼耳斯心中產生了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尼耳斯7歲上小學,然后上中學,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也是現代*偉大科學家中惟一受過老式教育的人。傳統呆板的教育未能禁錮住聰明好動的尼耳斯。海涅談及斯賓諾莎時說的一句話,十分適合小玻爾:把他教育成人的不僅是學校而且還有生活。 生活中的尼耳斯熱愛體育運動,擅長擺弄和安裝機械裝置,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他很早就掌握踢足球和滑雪的技巧,熱愛郊游,善良正直。 1903年,尼耳斯進人丹麥*著名的哥本哈根大學,主修數學和自然科學,尤其熱愛物理學等課程。 擔任玻爾物理學老師的克瑞斯蒂安森教授,是一位既懂實驗,又懂理論的多面手。在輻射理論、氣體的擴散和電磁學方面都有過獨創性的貢獻。 他一直擔任尼耳斯的導師,指導尼耳斯作了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 尼耳斯在小學時代以及中學大學時代都遇到了無可挑剔、忠于職守的老師,教育就像托起飛機沖向藍天的跑道。 大學生活對于玻爾來說,是健全充實的。他選擇了大量的自然科學課程,還選修了父親好友于夫丁教授的哲學課。教授那文雅睿智的言談,童年玻爾在家中的餐廳里早已五體投地地聆聽過了。教授像展示珍寶一樣向學生們展示16~18世紀的主要哲學派別。他所強調的只是問題的提出而非解答。他有一句名言,影響了玻爾:“任何解答都是死的,問題卻是活的。 否則,哲學就不會有那么持久的生命力了。”玻爾為哲學家斯賓諾莎的“心物平行論”所吸引,更為哲學認識論所傾倒。哲學家穆勒的一本小冊子《一個丹麥學生的故事》,讓他愛不釋卷。書中談到:在認識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既是演員,又是觀眾。人們在認識任何事物時,在很多情況下,常常把自身分成兩個彼此愚弄的人,互相對峙,互相嘲諷,*終一個占了上風。 認識過程的神秘,抓住了玻爾的思維,以致他一度考慮改學認識論,甚至決心有朝一日能寫一本有關思維理論的著作。 盡管有哲學、認識論以及體育足球的誘惑,玻爾的主要興趣還是在物理學上。他對自然界的好奇心實在是太強了。在大學無機化學課,玻爾總是創造打破紀錄的損壞器皿的“業績”,他總想打破舊框框,好奇心幾次引致了實驗室內的小爆炸,每當此時,人們頭都不抬就說“是玻爾干的”。事實每次果真如此。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到處亂闖,也正是好奇心*終導引他步人了奧妙的原子微觀世界。 愛因斯坦十分推崇好奇心,認為它比什么都重要,是一個人能否從事科學的稟賦所在。一大群出名的教授圍繞著玻爾,每個人都讓他癡迷,追隨完這位教授,又跑去找那位教授,從哲學家到實驗大師,這個轉變過程可是太不著邊際了。有人問到玻爾時,他說:“我愿努力工作。”玻爾的物理教授克里斯蒂安森是一個擅施影響的教師,更是一個長于塑造心靈的長者。在課堂上,他一會兒大講物理學上德國學派的理論貢獻如何如何,一會兒又剖析英國學派的實驗貢獻怎么怎么樣,更讓玻爾叫絕的是,他總是讓兩國物理學派打仗,常常是“戰火紛飛、炮聲隆隆”,雙方打得不可開交卻又各不服輸。丹麥因其鄰近德國,又與英國關系密切,所以玻爾深愛這兩個國家,處于接受兩國物理學派影響的有利地位。后來,作為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上述兩個方面得到了很好的結合。哥本哈根學派既有德國學派那精湛的理論修養,又具有英國學派那深刻的實驗技能,成功地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創立了原子核物理學輝煌的歷史。 ……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