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逆襲民國-那些生如夏花之絢爛的女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04667
- 條形碼:9787517104667 ; 978-7-5171-046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逆襲民國-那些生如夏花之絢爛的女子 本書特色
民國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國難深重下的聲色犬馬、燈紅酒綠、歌舞升平,經過一個世紀的洗練和沉淀,我們開始用另外一種視角去審視,層層畢剝,探尋時代的脈搏,人物靈魂*深處的悸動--尤其是那些奇女子林徽因、張愛玲、陸小曼、凌叔華、冰心、秋瑾、張幼儀、趙一荻、阮玲玉…… 她們謀愛,謀自由,亦謀生之璀璨。 她們,風華絕世,驚才絕艷,是亂世民國一道*絢爛的風景; 她們,兼具了貴族的氣度、文士的風骨、志士的氣魄; 她們,是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完美詮釋。
逆襲民國-那些生如夏花之絢爛的女子 內容簡介
a、絕代芳華民國女子系列、文化熱點。 民國多才女,亂世佳人,她們令人又愛又敬又憐又嘆。"民國女子"是一個永不褪色的話題。 b、唯美散文詩的筆觸,感性人生。 c、集故事性與史實嚴謹性于一體,圖文相得益彰。
逆襲民國-那些生如夏花之絢爛的女子 目錄
卷一才華馥比仙
林徽因: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2
張愛玲:生命是一襲爬滿了虱子的華美衣袍………19
凌叔華:人生如夢亦如客……………………………33
冰心:一片冰心在玉壺……………………………45
蘇青:世俗里的高貴優雅……………………………57
蕭紅:呼蘭河上的孤獨之旅………………………69
卷二寂寞煙花冷
陸小曼:寂寞煙花,只為尋一世靈魂伴侶…………86
呂碧城:絳帷獨擁人爭羨…………………………101
唐瑛:歌盡桃花扇底風……………………………116
卷三如果這都不算愛
秋瑾:秋風秋雨愁煞人……………………………126
潘玉良:同古人中求我,非一從古人而忘我之
…………………………………………………138
孫多慈:慈悲之戀…………………………………151
趙一荻:因為愛,不顧一切………………………165
卷四愛,需要涅槃
張幼儀:痛苦中涅槃的鳳凰………………………178
王映霞:半生飄零半生恨…………………………188
張兆和:愛你是你的不幸…………………………205
卷五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孟小冬:繞梁遺韻落芳塵…………………………222
阮玲玉:命薄怎因畏人言…………………………234
胡蝶:蝴蝶飛走了…………………………………249
周璇:舊上海的時光與風情………………………260
逆襲民國-那些生如夏花之絢爛的女子 相關資料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曾出現過像達·芬奇那樣的多面手。他既是大畫家,又是大數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林徽因則是在中國的文藝復興時期脫穎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藝的人。她在建筑學方面的成績,無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樹。--文潔若
★天下的文章誰敢這樣起名,又能起出這樣的名,恐怕只有個張愛玲。--賈平凹
★取材大半是數千年來詩人心靈中蕩漾涵泳的自然……在這里面我所認識的是一個繼承元明諸大家的文人畫師,在向往古典的規模法度之中,流露她(凌叔華)所特有的清逸風懷和細致的敏感……--朱光潛
★冰心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樂觀。燈亮著,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燈亮著,我不會感到孤獨。--巴金
★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胡適
★光復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會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風秋雨愁煞人"之句,則傳誦不忘。--孫中山
★她(張幼儀)沉默地堅強地過她的歲月,她盡了她的責任,對丈夫的責任,對夫家的責任,對兒子的責任--凡是盡了責任的人,都值得令人尊重。--梁實秋
★我創作《花樣年華》的全部靈感,來自于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來自于周璇主演的《長相思》里面的主題曲《花樣的年華》……--王家衛
逆襲民國-那些生如夏花之絢爛的女子 作者簡介
劉承沅,山東煙臺人,十年文學求索之路,略有小成,早年詩歌作品多發表于《煙臺晚報》等多種綜合性報紙上。有詩集《微瀾集》《單軌船》《游戲與人》《短暫的歌》,另有小說《第二種納悶兒》《似水柔情》等作品。現居北京海淀,任圖書策劃編輯,策劃圖書60余種。于儒釋道亦頗有見地,近年來研究方向偏向文史哲,擅長以散文詩的筆調來重新闡釋歷史人物。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