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育公平:來自課堂的經驗和案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51477
- 條形碼:9787549551477 ; 978-7-5495-5147-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公平:來自課堂的經驗和案例 本書特色
《教育公平:來自課堂的經驗和案例》理論扎實,例證豐富,對于現今進行的教學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教育公平:來自課堂的經驗和案例 內容簡介
《教育公平:來自課堂的經驗和案例》立足于每個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重點探討了實現課堂教學公平的方法與策略,從機會均等、提供選擇、和諧互動、分層教學、多元評價等五個方面,介紹了上海市黃浦區各中小學圍繞“教育公平”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的理性思考、教改經驗和典型案例。
。
教育公平:來自課堂的經驗和案例 目錄
一、研究概況
二、我們對課堂教學公平的理解
1.課堂教學公平的內涵
2.課堂教學公平的本質要求
3.實現課堂教學公平的五個關鍵要素
4.認識轉折點:課堂教學公平要關注學生的主觀感受
三、實現課堂教學公平:教師是關鍵
1.觀點的碰撞
2.細節的力量
3.改進的智慧
4.轉變的歷程
第二章堅持人人機會均等的基本原則
一、課堂教學中的機會均等
二、課堂教學中存在著機會不均等的現象
三、課堂教學中實現機會均等的策略
1.課堂的空間格局:合理而動態
2.課堂的教學時機:實時而恰當
3.課堂的學習活動:參與中體驗
4.課堂的學習資源:差別化滿足
來自學校的實踐探索
探索1:環境合理布置和資源有效設計中透視體育課堂教學公平
探索2:關注學習參與度——高中生命科學課堂教學設計與改進
探索3:基于學生機會均等的提問設計與實施
探索4:數活動《逛街》中看教師的公平意識
探索5:聽說課“Movies”教學中給予每個學生公平的學習機會
第三章提供讓學生自主選擇的教學資源
一、課堂教學中的提供選擇
二、課堂教學在提供選擇方面存在的問題
三、提供選擇的教學策略
1.提供多樣性的學習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能力發展需求
2.提供自主性的學習方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體驗需求
3.提供差異性的課堂練習,滿足不同學生的心理感受需求
來自學校的實踐探索
探索6:提供選擇——拓展型課程的活力所在
探索7:尊重審美感受差異,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探索8:作業中提供選擇,倡導公平
探索9:融入公平意識的信息科技教學設計
第四章形成和諧互動的生態環境
一、課堂教學中的和諧互動
二、課堂教學中實現和諧互動所面臨的挑戰
三、課堂教學中實現和諧互動的策略
1.建立平等的人際關系,追求師生和諧、生生和諧
2.凸顯教學方式的轉變,倡導“互動教學”
3.注重“溝通與對話”,體現人人擁有平等的話語權
4.實施激勵性的回饋,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來自學校的實踐探索
探索10:風景與背景——師生共同演繹教與學的真正價值
探索11:構建和諧高效對話,實踐課堂教學公平
探索12:化學學科中實施互動教學的實例分析
探索13:實踐“真討論”,營造課堂和諧氛圍——《德沃夫爺爺的森林小屋》教學片段及分析
探索14:關注個體差異,體現回應的“公平性”
探索15:數學課堂中師生互動公平問題的思考
第五章在分層教學中實現差異發展
一、教學公平視野中的分層教學
二、分層教學的核心是滿足學生差異發展的需求
三、基于差異的分層教學操作策略
1.設立學生需求的教學分層目標
2.引導學生進入與“差異”對應的“*近發展區”
3.在合作與開放中利用差異提升學習質量
來自學校的實踐探索
探索16:小學自然課中關注個體差異,實現學生差異發展的探索
探索17:基于差異的合作學習是實現教學公平的有效途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教學實錄片段簡析
探索18: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關注不同學生的發展
探索19:教學公平下的分層教學
探索20:從同課異構中尋找公平教育的落實點
第六章實施適于學生發展的多元評價
一、課堂教學中的多元評價
二、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單一與方式的單調
三、實施課堂多元評價的策略
1.師評、互評與自評,體現多元的評價主體
2.不求完美,只求進步,采用多元的評價標準
3.知情意的全面關注,凸顯多元的評價內容
4.尊重循序漸進的原則,體現教育評價的發展性
5.研究思維過程和思維策略,改善思維品質
6.防范評價“疲勞”,需要多樣的評價方式
來自學校的實踐探索
探索21:在美術教學中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評價的個案分析
探索22:優化課堂即時評價,提高評價的針對性
探索23:基于每位學生已有經驗的教學與評價——“種子的結構與功能”案例評析
探索24:在發展性教育評價中促進學生發展的個案研究
探索25:通過即時性激勵評價,體現教育公平的個案研究
探索26:基于公平性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方法與能力”目標評價內容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教育公平:來自課堂的經驗和案例 節選
(1)同樣的關懷,有不一樣的公平策略。對于這句話,有兩層意思。**層意思,也是首要的要求是“同樣的關懷”,即教師對每個學生平等對待,不偏愛某些學生,不忽視某些學生。這是教學公平的**個要求,即平等性。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感受到教師的愛,才會信任老師,才會對教師的行為有更多的理解,師生關系才能和諧融洽。第二層意思,表達的是教育公平的第二個要求,即差異性。在同樣的關懷的前提下,我們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給予不同的對待策略。因為每個人需要的公平程度不同,需要的公平對待方式不同,只有教師了解每個學生,采取針對性的策略,教學效果才會達到*好。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2)同樣的措施,產生不一樣的公平體驗。正如前文所談,公平既是一個外在的東西,是可以通過客觀的顯性行為表現出來的,又是一個內在的東西,是每個人的主觀感受,正如幸福感一樣,主觀幸福感才具有更加重要的心理作用。作為一個主觀感受的公平,必然會因人而異。同樣的教學行為,在不同學生身上產生的公平體驗是不同的。如性格內向的學生,可能并不希望得到更多發言的機會,如果教師為了體現公平,給她很多機會,也許會讓她感到壓力或難堪。她可能更愿意聽大家說,或自主參與。(當然,也許有人認為,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都希望有更多“露臉”的機會。也有一種情況是,有的學生的內向是暫時的,是成長過程中形成的。也許在教師更多鼓勵下,學生會更加自信,更愿意在同學面前展示f|我,這就是潛能得到了開發。)
(3)同樣的學生,有不一樣的公平需求。大家都是學生,甚至都是成績好的學生,可能對公平的需要是小一樣的。有的人更加敏感,關注自身感受,需要更多關注;而有的人不太在乎,關注自身行為,需要更多成功體驗。
教育公平:來自課堂的經驗和案例 作者簡介
奚曉晶,上海市黃浦區教育學院院長。魏耀發,上海市“雙名”工程教心二組基地主持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