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思想政治教育-反思與構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20856
- 條形碼:9787511720856 ; 978-7-5117-2085-6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思想政治教育-反思與構建 本書特色
思想政治教育是*具中國特色的新興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反思與建構。本書著力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價值、理論創新、學科定位等基礎理論問題;系統研究了中國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較;運用社會心理學、政治學、倫理學、經濟學、傳播學等相關理論,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交叉學科研究;結合我國社會實際,對公民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理論反思與實踐探索;基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尤其是我國大學生思想問題的實際,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反思與構建 內容簡介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具中國特色的新興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反思與建構。本書著力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價值、理論創新、學科定位等基礎理論問題;系統研究了中國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較;運用社會心理學、政治學、倫理學、經濟學、傳播學等相關理論,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交叉學科研究;結合我國社會實際,對公民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理論反思與實踐探索;基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大學生的思想問題,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反思與構建 目錄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基本問題研究
唯物史觀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創新
回到“思想政治”的思想政治教育學
全球化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制度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低效探因
思想政治教育學學科特點再思考
第二篇 歷史與比較
儒家的道德敘事方法及其借鑒
論傳統儒家道德意志的修養方法
我國傳統孝德現代轉化的困境
——兼論孝德的認同機制
論儒家誠信的意志之維
新制度生成新民德
——嚴復梁啟超對新民的路徑的思考
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任務理論的歷史考察與現實思考
試論新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的歷史經驗
建國初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考察及其啟示
西方政治社會化的基本評估與我國的公民教育
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學養提升的四個維度
第三篇 交叉與借鑒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構想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研究綜述
關于公民教育的政治學解讀:價值與意義
灌輸:道德教育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的語境分歧與理論共識
思想品德心理結構形式細化的理論研究
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育人功能的路徑初探
心理學視野中的感恩情緒研究
國外抗逆力研究及對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淺談心理疏導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價值
淺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疏導”有機統一的實現路徑
從德育功能的角度看道德灌輸
——德育社會學的分析視角
第四篇 公民與社會
我國推行公民教育有待解決的若干問題探討
公民身份與公民人格:和諧社會的身份基礎與教育訴求
論公民道德建設的外在機制
美國公民教育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
英國學校公民教育新解
法國學校公民教育淺析
當代俄羅斯公民教育的嬗變及發展趨勢
香港公民教育的變革與發展
第五篇 時代與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反思與構建 作者簡介
首都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首都師范大學是全國第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辦學單位,1990年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與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聯合獲得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學位授予權,與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并列成為該專業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03年獨立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獲得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北京市重點學科,北京市“211工程”重點建設子項目,擁有首批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本學科已形成一支富有學術創新與協作精神、結構與梯次合理的高水平學術團隊。本學科擁有23位教師,其中教授9人,8人為博士生導師;副教授10人,9人為碩士生導師。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中,本學科側重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研究、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交叉學科研究。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