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網絡信息生命周期規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377397
- 條形碼:9787502377397 ; 978-7-5023-773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信息生命周期規律研究 本書特色
望俊成編著的《網絡信息生命周期規律研究》在信息構成的世界里,每天都會有大量的網絡信息被生產出來并得到快速地傳播和利用;與此同時,也有很大一部分信息因為得不到足夠的關注而提早退出了公眾的視野。信息世界體現出來的生命延續和消亡現象,如同生物世界中的一樣,信息表現出來的種種生命特征極大地激發了各路學者的興趣,他們試圖尋找到其中的生命規律成為廣大學者試圖尋找的目標。 與此同時,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實踐領域,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信息資源數量的急劇膨脹、大量異構類型的信息并存以及多重內外部環境交織產生的復雜性,給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管理和傳播利用帶來了不少的困擾。鑒于傳統的信息資源管理方法難以適用,學界和業界都試圖找到一套遵循信息自身客觀規律的理論和方法,來實施具有科學性和可持續性發展的信息資源管理活動。長期以來,有學者試圖通過階段生命周期理論來達到此目標,然而由于經驗色彩過濃而不具備普適性和易用性;也有大量學者試圖嘗試借助信息老化理論,然而由于視角和方法的單一,始終沒有找到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 因此,通過新的視角和方法來重新審視信息的生命周期規律,既有利于完善信息老化和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理論,也有助于網絡信息資源開發管理和傳播利用過程中的優化配置和效率*大化。在此背景下,本書立足于信息的生命本質,綜合運用信息計量學、網絡傳播學、統計學、行為認知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就信息生命周期的特征、規律及老化機理進行了探索性研究。 《網絡信息生命周期規律研究》共分10章,主要內容如下: 首先是引言。從網絡信息的各種生命表現及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困境入手,闡釋了網絡信息生命周期規律研究的必要性,并針對國內外關于信息老化、信息生命周期的研究進行了回顧與梳理,在此基礎上,確定了本書的研究內容和思路,然后介紹了本研究的難點和創新之處: 第l章旨在厘清并統一信息生命周期的概念體系,并指出本書后續研究的出發點。在回溯大量中英文文獻基礎上,提煉出當前信息生命周期的3類范式:管理范式、存儲范式和價值范式。 第2章進一步明確了本書是以信息價值的生命周期為出發點,在此基礎上界定了信息的生命曲線、生命測度指標以及ldp(生命長度、生命強度與生命模式 )狀態。 第3章從網絡信息的特征與分類出發,結合大量的文獻綜述,從“信息自身”、“用戶相關”、“信息獲取渠道”、“信息之間”、“用戶之間”以及“ 研究設計”這6個方面,詳細梳理了影響網絡信息生命周期的影響因素。 第4章為數據準備。首先,介紹了非連載類信息與連載類信息的選取原則與原因;然后,梳理了數據采集和處理的流程,并介紹了其中涉及到的兩項關鍵技術——“雙比例”失效判斷方法和“分層隨機抽樣 ”技術;*后,結合研究對象的屬性特征和第3章梳理的“六方面因素”,分別針對兩類信息構建了影響因素指標體系,并對其標引規范進行了詳細說明。 第5章,非連載類信息的生命長度。首先,在由 “雙比例”失效判斷方法得到信息生命長度的基礎上,運用生存分析方法繪制了網易新聞的生命表及生命函數曲線,并進一步對比了三類信息的生命分布特征;然后,利用log-rank檢驗方法,逐一驗證指標體系中16個變量分別對三類信息生命長度的影響,并相互對比分析;*后,根據生存分析的結果,歸納出信息長度的影響機理模型。 第6章,非連載類信息的生命模式。首先,在梳理已有信息生命模式分類方法的基礎上,提出“rsd/p”分類方法,將信息的生命模式劃分為4類 ——平穩型、曇花一現型、標準s型和睡美人型;然后,在該方法的指導下,探討三類信息中4種生命模式的分布特征及規律;隨后,利用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以三類非平穩型生命模式為因變量,指標體系中的16個變量為自變量,探索網絡信息生命模式的影響因素及其回歸預測模型。 第7章,連載類信息的生命周期。主要從生命長度與生命強度兩個狀態對連載類小說的生命周期予以了刻畫;然后,在此基礎上,針對網絡文學生命周期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綜合分析;并與非連載類信息的生命周期進行了對比。 第8章網絡信息生命周期的系統建模。利用多 agent仿真方法,從另一個視角對信息的生命過程進行了系統模擬研究,揭示了信息生命周期的諸多規律。 第9章和第10章為信息生命周期規律及其應用。 首先,在指出信息老化認知誤區的基礎上,厘清了信息老化、信息價值與信息生命周期之間的關系;然后,結合生命過程,探討了信息價值的產生、實現及損失的規律;并在此機理的分析上,提出了基于信息生命周期規律的網絡信息的開發管理策略和傳播利用策略。 本書的創新之處在于: (1)構建了信息生命周期的概念體系,提出了信息生命周期的三類范式,并在價值范式的信息生命周期基礎上,提出信息生命周期的生命長度(l)、生命強度(d)與生命模式(p)。并進一步從ldp 3個狀態維度來研究信息的生命周期問題,突破了傳統信息老化視角和方法單一的困境。 (2)在梳理網絡信息利用過程中各方面因素影響的基礎上,構建了網絡信息生命周期影響因素的指標體系,并制訂了相應的標引規范。 (3)提出了判定網絡信息失效的方法——“雙比例”失效判定方法,以及信息生命模式的“rsd/p” 分類方法,并在此基礎上識別了信息的4類典型生命模式——平穩型、曇花一現型、標準s型和睡美人型。 本專著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數字信息資源深度開發與管理機制研究” (項目批準號:70833005)的研究成果之一。同時已受到“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
網絡信息生命周期規律研究 內容簡介
望俊成編著的《網絡信息生命周期規律研究》綜合運用信息計量學、網絡傳播學、行為認知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直接以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實踐需求為研究初衷,通過新的視角來重新審視信息的生命周期問題。從概念、方法、數據、理論和實踐等全方位系統研究了信息生命周期的三維表征(長度、強度和模式),以及相應的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深入挖掘信息價值老化的機理,提出了基于信息生命周期規律的網絡信息資源開發管理策略和傳播利用策略。
網絡信息生命周期規律研究 目錄
1 信息生命周期的研究范式
1.1 管理范式的信息生命周期
1.2 存儲范式的信息生命周期
1.3 價值范式的信息生命周期
2 價值范式下的信息生命周期
2.1 信息的價值
2.2 信息的生命曲線
2.3 信息生命周期的刻畫指標——ldp
2.3.1 曲線模型
2.3.2 單一指標
2.3.3 信息生命的ldp狀態
3 網絡信息生命周期的影響因素
3.1 網絡信息的內涵
3.1.1 網絡信息的特征
3.1.2 網絡信息的分類
3.2 影響網絡信息生命的相關因素
3.2.1 網絡信息自身相關因素
3.2.2 用戶相關的因素
3.2.3 網絡信息獲取渠道相關的因素
3.2.4 網絡信息相互之間的影響
3.2.5 用戶對用戶的影響
3.2.6 研究設計相關的因素
4 網絡信息生命周期因素分析的指標體系
4.1實證研究對象
4.1.1 數據選取的原則
4.1.2 數據選取的原因
4.2非連載類信息的指標體系
4.2.1 數據準備
4.2.2 指標體系構建
4.3 連載類信息的指標體系
4.3.1 數據準備
4.3.2 指標體系構建
5 非連載類信息的生命長度
5.1 生存分析方法
5.1.1 生存時間和數據
5.1.2 生存函數
5.1.3 生存函數的估計方法
5.1.4 log-rank檢驗
5.2 網易新聞的生命表及生命函數曲線
5.2.1 總體情況介紹
5.2.2完整數據生命表及函數
5.3 網易新聞生命長度的單因素顯著性分析
5.3.1 形式因素
5.3.2 引導因素
5.3.3 內容因素
5.3.4 渠道因素
5.3.5 用戶因素
5.4 三類信息的壽命分布及影響因素對比
5.4.1 三類信息的壽命分布
5.4.2 三個網絡環境的特點
5.4.3 三類信息的生存期影響因素對比
5.5 信息生命長度的規律及其因素
6 非連載類信息生命模式
6.1 網絡信息4種典型的生命模式
6.1.1 生命模式的相關分類方法
6.1.2 生命模式的rsd/p分類方法
6.1.3 四種生命模式及各自特點
6.2 網易新聞的生命模式分布
6.3 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
6.3.1 回歸分析的原理和分類
6.3.2 logistic回歸分析
6.4 網易新聞非平穩型生命模式的logistic回歸分析
6.4.1 數據預處理
6.4.2 單因素顯著性檢驗
6.4.3 logistic回歸模型的擬合優度檢驗
6.4.4 logistic回歸模型解釋
6.4.5 網易新聞的logistic回歸方程
6.5 三類信息生命模式分析對比
6.5.1 三類信息的生命模式分布對比
6.5.2 三類信息各生命模式的統計指標對比
6.5.3 三類信息的非平穩型模式回歸模型對比
6.5.4 強國論壇與科學網博客的logistic回歸方程
6.6 生命模式的回歸因素
6.7 生命長度與生命模式的影響因素對比
7 連載類信息的生命周期
7.1 小說作品生命長度
7.2 小說作品的生命強度
7.2.1 生命強度的布拉德福圖像描述
7.2.2 生命強度的布拉德福區域描述
7.2.3 生命強度的函數擬合
7.3 網絡文學生命周期的影響因素綜合分析
7.3.1 網絡文學作品生產過程中的因素分析
7.3.2 網絡文學作品利用過程
7.4 連載類和非連載類信息的生命周期對比
8 網絡信息生命周期的系統模擬一
8.1 基于agent建模的方法
8.1.1 基本概念
8.1.2 建模原理及特點
8.2 多agent的網絡文學作品模型的構建
8.2.1 多agent模擬模型
8.2.2 模擬目標與假設
8.3 網絡文學作品系統模擬的實現-
8.3.1 agent:描述
8.3.2 模擬系統實現
8.4 網絡文學作品的模擬實驗
8.4.1 模擬結果對比分析
8.4.2 模擬預測分析
9 網絡信息價值老化機理
9.1 信息老化的認識誤區
9.2 信息價值的產生與實現
9.2.1 信息價值的產生
9.2.2 信息價值的實現
9.2.3 信息價值的損失
9.3 信息價值的老化機理
10 網絡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10.1 網絡信息的開發與管理策略
10.1.1 網絡信息的開發策略
10.1.2 網絡信息的管理策略
10.2 網絡信息傳播與利用策略
圖表索引
參考文獻
后 記
- >
煙與鏡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