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創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115591
- 條形碼:9787511115591 ; 978-7-5111-155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創新研究 本書特色
《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創新研究》對國民經濟規劃環評和法規環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相關問題作了探索,國民經濟規劃環評和法規環評都是重大而復雜的政策、法律問題,本書的研究是這項系統工程的開始。本書觀點可以為我國開展國民經濟規劃和法規環境影響評價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從而推動國家有關部門在國民經濟規劃和法規的制定過程中有計劃、分步驟地開展環境影響評價,促進我國國民經濟規劃和法規的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為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創新研究 內容簡介
《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創新研究》內容簡介: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環境問題尤其是污染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行政許可引發的利益沖突日益顯現,已成為備受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中的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都需要保護,如何進行衡量至關重要。在分析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中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內容和沖突原因的基礎上,闡明利益衡量原則和方法,提出了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利益衡量機制及對策。
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創新研究 目錄
一、環境影響評價概述
二、對我國30多年環境保護工作的基本認識
三、環評制度缺陷是環境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四、完善戰略環評制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上篇:國民經濟觀劃環境影響評價研究
緒論
一、研究內容概況
二、基本概念界定
**章 開展國民經濟規劃環評的必要性
一、我國當前環境形勢十分嚴峻
二、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存在問題
三、國民經濟規劃實施將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四、開展國民經濟規劃環評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章 開展國民經濟規劃環評的可行性
一、科學發展觀的思想保障
二、有力的政策組織保障
三、重要的法制建設基礎
四、必要的技術力量依托
五、廣泛的公眾參與支持
六、寶貴的地方試點實踐
七、有關的國際經驗借鑒
第三章 國民經濟規劃環評的實施機制
一、準確把握切入時機
二、合理確定評價主體
三、評價范圍和評價技術
四、評價程序
五、公眾參與
六、不同模式的比較
七、實施機制的法律化
第四章 國民經濟規劃環評的關聯機制
一、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關系
二、與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關系
三、與專項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關系
四、與綜合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關系
五、與地方國民經濟規劃環評的關系
六、與區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關系
七、與主體功能區規劃環評的關系
第五章 國民經濟規劃環評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
一、國民經濟規劃環評的消極影響
二、國民經濟規劃環評面臨的困難挑戰
三、開展國民經濟規劃環評的對策建議
四、結語
下篇:法規環境影響評價研究
緒論
一、主要內容概況
二、基本概念說明
**章 開展法規環評的必要性
一、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途徑
二、應對環境問題的迫切需要
三、避免立法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的重要舉措
四、完善環評制度的內在要求
五、促進立法完善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 開展法規環評的可行性
一、國外法規環評及其啟示
二、我國開展法規環評的有利條件
三、我國開展法規環評的不利因素及其克服
第三章 法規環評的實施機制
一、法規范圍的確定
二、評價程序
三、審查程序
四、審議程序:
五、跟蹤評價程序
六、不同模式比較
七、進一步的說明
第四章 法規環評的制度保障
一、修改《環境保護法》
二、修改《環境影響評價法》
三、修改《立法法》
四、完善配套立法
五、結論
附錄
附錄1:《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00年)(摘錄)
附錄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摘錄)
附錄3:《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2009年)(摘錄)
附錄4:《國務院關于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若干意見》
附錄5:《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試行)(摘錄)
附錄6:《寧波市深化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實施方案》(摘錄)
附錄7:《深圳經濟特區環境保護條例》(2009年)(摘錄)
附錄8:歐盟第2001/42/ec號指令
附錄9:美國國家環境政策法(1969年)(摘錄)
附錄10:制定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若干回顧
后記 顯示部分信息
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創新研究 作者簡介
孫佑海,男,山東省榮成縣人,1954年7月生。吉林大學法學學士、民法學碩士,南京農業大學管理學博士。 現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所長、最高人民法院理論研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博士后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秘書長、最高人民法院環境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員、一級高級法官。 兼任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戰略環評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資源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農業大學土地法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西南政法大學教授,河南大學教授。 曾任國務院法制局農林城建環保法規司副司長,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法案室主任(期間任全國人大環資委《環境影響評價法》起草工作小組組長)。 孫佑海教授是我國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工作的重要參與者,主持或參加了我國1985年以來一系列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起草工作,發表環境保護方面的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10部。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