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靜默的旋律-學術史與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54849
- 條形碼:9787509754849 ; 978-7-5097-548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靜默的旋律-學術史與文化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分兩部分,**部分對20世紀俄蘇文學理論框架下的高爾基 巴赫金進行了理論梳理,更加清晰的突出蘇俄文學的世紀理路;第二部分是“文化研究”,采取補充、接續(xù)的立場闡述了中國“文化研究”與歐陸學術傳統(tǒng)的關系。
靜默的旋律-學術史與文化研究 內(nèi)容簡介
這個選集收集了作者今年寫作的兩組論文,一組名曰“學術史”,一組名曰“文化研究”,前者主要是對俄蘇文學里一些重大問題的學術史梳理,特別是高爾基研究的梳理。對于20世紀這個“革命”與“戰(zhàn)爭”的世紀來說,有一些文學家是不能忘記的,也是具有特殊價值的,在俄蘇文學這個框架里,高爾基、帕斯捷爾納克、肖洛霍夫、索爾仁尼琴等就屬于這個圈子。其中高爾基尤為負責而多義。一個作家達到極高的境界后,他對人類生活中的極端事件往往有獨特的反應,例如“專政”“暴力”等,高爾基恰逢這個革命和暴力的時代,他做出的反應對于我們了解俄羅斯民族、蘇維埃政權有什么價值?對于了解一般文學家有什么價值?這個反應在不同的時代,人們是如何去理解的?今天他的意義是什么?總之,區(qū)別于研究他的具體作品、具體人物、具體手法技巧等。
靜默的旋律-學術史與文化研究 目錄
學術史研究
高爾基學的形成(1900~1930)及其問題域/003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高爾基學/037
外位性理論與巴赫金文藝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072
維謝洛夫斯基和巴赫金對民間創(chuàng)作研究比較論/096
巴赫金“意識形態(tài)科學”學說與文藝學研究的視野拓展/108
普列漢諾夫:詩學的“獲生的跳躍”/117
構建俄國文學思想史的獨立話語/168
“卡夫丁峽谷”及其文學理論效應/178
聚焦列夫?托爾斯泰現(xiàn)象/195
詩性體裁及其文化意識的積淀:“文化”與“詩學”中介的載體研究/222
求索“文學性”:跨文化種類話語的文藝學研究對象問題/235
“世界文學”概念的建立與跨民族文學研究中的文化站位問題/243
文化研究
文學家族譜系的產(chǎn)生與理論話語問題/259
“當代中國文化”視閾與內(nèi)涵/267
“面向未來的價值合作”與中美外交觀念的更新/275
學術術語的全球化旅行/280
列斐伏爾“日常生活藝術化”的言說理路/287
理論之殤:反思馬克思恩格斯一則經(jīng)典理論/296
文化研究向何處去?/306
后 記/327
靜默的旋律-學術史與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邱運華,文學博士,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馬列文論學會常務理事兼任副秘書長。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