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華傳統剪紙民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58510
- 條形碼:9787502958510 ; 978-7-5029-585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傳統剪紙民俗 本書特色
剪紙藝術是中華民族燦爛歷史文化中一朵絢麗的花朵,千百年來代代承傳,延續至今,顯示出這門傳統藝術頑強而執著的生命力量。她植根于民間百姓之豐沃土壤中,與*國的民俗風情、傳統習俗密不可分,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民俗意義。王連海編著的《中華傳統剪紙民俗》從剪紙的窗花習俗、信仰習俗、工藝習俗、當代發展等多個角度,向讀者展現了剪紙藝術的民俗特征和獨特魅力:她美麗大方、生動傳神、淡妝濃抹、風情萬種;她內涵豐富,包羅萬象?D?D天上人間、古往今來、虛幻現實、習俗信仰,蘊含著*國人趨吉避兇的民俗觀念和美好追求。《中華傳統剪紙民俗》內容豐富,行文流暢,語言風趣、生動,并配以大量精美的圖片,讀來引人入勝,*常適用于傳統文化、民俗文化、剪紙文化的研究者和愛好者。
中華傳統剪紙民俗 內容簡介
剪紙藝術是中華民族燦爛歷史文化中一朵絢麗的花朵,千百年來代代承傳,延續至今,顯示出這門傳統藝術頑強而執著的生命力量。她植根于民間百姓之豐沃土壤中,與中國的民俗風情、傳統習俗密不可分,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民俗意義。《漫話中華民俗叢書:中華傳統剪紙民俗》從剪紙的窗花習俗、信仰習俗、工藝習俗、當代發展等多個角度,向讀者展現了剪紙藝術的民俗特征和獨特魅力:她美麗大方、生動傳神、淡妝濃抹、風情萬種;她內涵豐富,包羅萬象——天上人間、古往今來、虛幻現實、習俗信仰,蘊含著中國人趨吉避兇的民俗觀念和美好追求。《漫話中華民俗叢書:中華傳統剪紙民俗》內容豐富,行文流暢,語言風趣、生動,并配以大量精美的圖片,讀來引人入勝,非常適用于傳統文化、民俗文化、剪紙文化的研究者和愛好者。
中華傳統剪紙民俗 目錄
**篇?貼窗花習俗
貼窗花
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
尋窗花
賣剪紙
第二篇?當代剪紙習俗
剪紙失竊案
“文革”期間的剪紙
剪紙繡花樣
其他剪紙
第三篇?剪紙與信仰習俗
掃晴娘
替身娃娃
紙錢紙人照天燒
第四篇?剪紙工藝習俗
起稿子和熏樣
剪與刻
染窗花畫窗花
第五篇?民間剪紙藝人
“剪花娘子”庫淑蘭
剪紙大師蔡蘭英
剪紙巧手魏文娥
第六篇?剪紙古俗
剪紙古俗
唐宋剪紙民俗
元明清剪紙習俗
第七篇?民間剪紙賞析
彩色窗花賞析
單色窗花賞析
蔡蘭英剪紙賞析
范祚信剪紙賞析
魏文娥剪紙賞析
張永壽剪紙賞析
后記
中華傳統剪紙民俗 節選
故事片《牧馬人》在演到男主角許靈鈞準備結婚時,他的新娘子李秀芝正在貼窗花。她的頭頂上飄動著一對鴛鴦戲水的紅紙掛簽,觀眾可以猜想到,這掛簽也是她剛剛貼上的。然后,她又把剪好的一頭駱駝貼在了窗戶上。 影視、戲劇作品中表現剪窗花、貼窗花的情節很多,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在20世紀前半葉的中國,剪窗花、貼窗花的習俗相當普遍。 隨著時代的變化,貼窗花的習俗逐漸減弱,但仍有余風。前幾年,我帶了幾個研究生去北京市昌平區七里渠村拜訪一位民間泥塑女藝人,名叫王秀榮。她的作品已經列入了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她自學捏泥人,作品以女性“刀馬人”為主,*典型的是穆桂英、花木蘭、梁紅玉、楊排風等古代女英雄。我想讓學生們看看她捏泥人的過程,體會一下民間手工藝的魅力。不想,走進王秀榮的住房后,學生們未及觀賞泥人,卻被兩扇窗戶吸引住,一片驚呼:“哇,太漂亮啦!”原來,這兩扇玻璃窗上貼了大紅紙剪的窗花,其一是兩棵樹,天空中飛舞著六只鴿子,四角是牡丹石榴紋角花。其一是“四菜一湯”布局,中央是“龍鳳呈祥”的大團花。那“樹、鴿子”的一扇,明顯吸收了當代美術的營養。這可算得上是當代貼窗花習俗的一個典型代表。 20世紀90年代初,我去陜西扶風縣參觀法門寺博物館,里面陳列的都是在塔下地宮發現的金銀器皿,還有一枚佛舍利,盡管華貴、珍貴、寶貴,但是“不民間”,我草草看了一圈就出來了。趁大家還沒看完,我去附近的村莊隨便走走,誰知這一“走”不要緊,竟發現了大量的貼滿窗花的窗戶。有一家院子,所有的窗戶,大概有七八個吧,全貼滿了窗花。這地方的窗戶都是小方格子的,一扇窗大約有三四十個小方格。令人驚異的是每個方格子都貼有一張窗花。屈指算來,這一個院子大約貼了二百張窗花。我正忙著拍照片,從北屋走出一位老大娘。我問她,這么多窗花是誰剪的,她說,有她剪的,也有她姐姐剪的,還有跟別人換來的。用自己剪的跟鄰居、親友交換,因此品種就更多了。仔細端詳后,我發現這小格子里的窗花有些是紋樣相同,方向相反,應該是將一張紙對折后剪下來的。這里的窗花都是單色的,一張窗花一個顏色。時值陽歷五月,距春節已經三個多月了,因此有個別窗花已經褪去了顏色,變成了若隱若現的淺色。 令我驚奇的是,在每個窗戶的上部或中部總有幾個不糊紙的窗格子,也貼著窗花。按照窗格的大小剪成邊框,中間是網狀的幾何紋。咨詢的結果是,這叫“氣孔花”。后來又走了兩個院子,窗花的情況大同小異,我估計同來的人們已經參觀完了法門寺,看看表,發現集合時間已近,便急忙趕往集合地點,沒有來得及繼續詳細調查。 氣孔花這事,我卻一直沒忘。后來見到了陜西鳳翔的木板年畫大師邰立平,詢問此事,他詳細地介紹了氣孔花的作用和制作方法:農村宅院在每扇窗戶上都保留二至四個格子不糊紙,用來通風換氣。可也不能留個黑窟窿啊,于是就剪一張氣孔花貼上,這樣既能夠通風換氣,又能阻擋蚊蠅飛入,同時還美觀。 再次見到邰立平時,他給我帶來了幾十張氣孔花,真是豐富多彩,不僅有幾何紋網狀結構的,還有帶具體形象的——小貓、小獅子、花鳥、吉祥文字都嵌在氣孔花上。據邰立平介紹,這種窗花樣式非常多。我常想,有機會時要專門編一本介紹氣孔花的書。 我在扶風縣見到的這種貼窗花的方式,僅限于該地區。在其他地方,把窗花貼得這么滿、這么不留余地的做法很少見。常見的情況是,在一扇窗戶上不論多少窗格,只在主要部位貼窗花,其余部分都空著。 ……
中華傳統剪紙民俗 作者簡介
王連海,男,58歲,滿族,北京市人。當過兵,當過工人。自1979年始研究中國民間美術、中國古代手工藝。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研究員,碩土生導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玩具協會常務理事。 研究方向:中國藝術設計學科,中國民間美術、中國古代民間手工藝。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