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有機化學實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872389
- 條形碼:9787503872389 ; 978-7-5038-723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有機化學實驗 本書特色
《有機化學實驗》包括了有機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基本操作、有機化合物的分離和提純、色譜法、波譜技術、有機化合物的制備、天然有機化合物的提取、有機化合物的基本性質、綠色化有機合成實驗及有機應用實驗、有機化合物官能團的鑒定、微型與小型實驗簡介及附錄等方面的內容。本書內容翔實、重點突出、實驗難點解析清楚、針對性和指導性強。供農、林、水高等院校和其他生物學科各專業本科生使用,也可供有關院校及農林科技工作者參考。本書由趙建莊、梁丹主編。
有機化學實驗 內容簡介
《有機化學實驗/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根據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有機化學教學研討會(浙江)上制定的“有機化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曾獲得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有機化學實驗”的基礎上編寫而成。全書共由9個部分組成:有機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基本操作,有機化合物的制備,天然有機化合物的提取,有機化合物的基本性質,綠色化有機合成實驗及有機應用實驗,有機化合物官能團的鑒定,微型與小型實驗簡介及附錄。《有機化學實驗/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對實驗的重點與難點有較詳盡的注釋,每個實驗后均有思考題。附錄中有多種表格供查閱。《有機化學實驗/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供農、林、水高等院校和其他生物學科各專業本科生使用,也可供有關院校及農林科技工作者參考。
有機化學實驗 目錄
第1部分 有機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
一、有機化學實驗室規則
二、有機化學實驗室的安全知識
三、常用玻璃儀器簡介
四、其他常用儀器設備簡介
五、實驗預習和實驗報告
第2部分 基本操作
Ⅰ.有機化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ⅰ.液態有機物的分離和提純
實驗1 蒸餾
實驗2 分餾
實驗3 水蒸氣蒸餾
實驗4 減壓蒸餾
ⅱ.固態有機物的分離和提純
實驗5 重結晶及熱過濾
實驗6 升華
實驗7 萃取
Ⅱ.有機化合物物理常數測定
實驗8 熔點的測定
實驗9 沸點的測定
實驗10 阿貝折射儀測定乙醇的濃度
實驗11 旋光度的測定
Ⅲ.色譜法
實驗12 柱色譜分離植物色素
實驗13 紙色譜法鑒定氨基酸
實驗14 薄層色譜法分離偶氮染料
實驗15 氣相色譜法測定甲苯和乙苯
實驗16 高效液相色譜儀定性分析硝基酚類化合物
Ⅳ.色譜法
實驗17 紫外—可見光譜和紅外光譜
ⅰ.紫外—可見光譜
ⅱ.紅外光譜
第3部分 有機化合物的制備
實驗18 1—溴丁烷的制備
實驗19 乙酸乙酯的制備
實驗20 苯乙酮的制備
實驗21 乙酸丁酯的制備
實驗22 乙酸異戊酯(香蕉水)的制備
實驗23 己二酸的制備
實驗24 乙酰苯胺的制備
實驗25 食品防腐劑——苯甲酸的制備
實驗26 乙酰水楊酸(阿司匹林)的制備
第4部分 天然有機化合物的提取
實驗27 茶葉中咖啡因的提取及其性質
實驗28 煙草中煙堿的提取和煙堿的性質
實驗29 油料作物中粗脂肪的提取和油脂的性質
實驗30 從槐花米中提取蘆丁
實驗31 從膽汁中提取膽紅素
實驗32 從果皮中提取果膠
實驗33 桉樹葉中桉葉油的提取
第5部分 有機化合物的基本性質
實驗34 元素的定性分析
實驗35 烴的性質
實驗36 鹵代烴的性質
實驗37 醇和酚的性質
實驗38 醛、酮的性質
實驗39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質
實驗40 胺和酰胺的性質
實驗41 糖類的性質
實驗42 氨基酸、蛋白質的性質
第6部分 綠色化有機合成實驗及應用實驗
實驗43 微波法合成肉桂酸
實驗44 新型固體酒精的制備
第7部分 有機化合物官能團的鑒定
一、雙鍵的鑒定
二、鹵代烴的鑒定
三、醇的鑒定
四、酚的鑒定
五、醚的鑒定
六、羰基化合物的鑒定
七、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羧酸的鑒定
八、胺的鑒定
九、碳水化合物的鑒定
十、氨基酸、蛋白質鑒別
第8部分 微型與小型實驗簡介
一、微型實驗舉例
二、小量—半微量實驗舉例
第9部分 附錄
附錄1 化學元素的序數、原子量、價電子排布式、原子半徑與電負性
附錄2 常用有機試劑的配制
附錄3 乙醇溶液的相對密度及濃度組成表
附錄4 常用酸、堿溶液的配制
附錄5 常用酸堿溶液的相對密度、質量分數與物質的量濃度對應表
附錄6 常用有機溶劑的純化
附錄7 常用指示劑的配制
附錄8 常用洗滌劑的配制
附錄9 常見的共沸混合物
附錄10 常見發色團的特征吸收峰
附錄11 紅外光譜中的一些特征吸收頻率
附錄12 常用有機溶劑的物理常數
附錄13 危險化學品的使用知識(易燃易爆有毒致癌)
附錄14 有機化學實驗文獻中常見英文術語
附錄15 常用有機化學工具書及網絡化學資源
參考文獻
有機化學實驗 節選
三、藥品 5%氫氧化鈉溶液、10%硝酸溶液、1%硝酸銀溶液、溴苯、1—溴丁烷、2—溴丁烷、2—甲基—2—溴丙烷、烯丙基溴、1—氯丁烷、2—氯丁烷、1—碘丁烷、2—甲基—2—氯丙烷以及15%碘化鈉丙酮溶液。 四、實驗內容 1.與碘化鈉丙酮溶液反應 取5支試管各加入1~2mL15%碘化鈉丙酮溶液,分別加入2滴1—溴丁烷、2—溴丁烷、2—甲基—2—溴丙烷、烯丙基溴、溴苯,混勻,觀察現象。記下出現沉淀的時間,必要時將試管置于60~70℃水浴中加熱片刻,記錄沉淀時間。說明沒有產生沉淀的原因。 2.與硝酸銀的反應 (1)烴基結構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取3支試管,各加入飽和硝酸銀乙醇溶液1mL,然后分別加入2~3滴1—氯丁烷、2—氯丁烷、2—甲基—2—氯丙烷,振蕩試管觀察有無沉淀析出。必要時可在沸水浴中加熱后再觀察。比較3種鹵代烴的活性。 (2)鹵原子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取3支試管,各加入飽和硝酸銀乙醇溶液1mL,然后分別加入2~3滴1—氯丁烷、1—溴丁烷、1—碘丁烷,振蕩試管,觀察有無沉淀析出。必要時在沸水浴中加熱后再觀察。比較3種鹵代烴的活性。 3.與稀堿的反應 (1)烴基結構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取3支試管,各加入10~15滴1—氯丁烷、2—氯丁烷、2—甲基—2—氯丙烷,再加入1~2mL50/0氫氧化鈉溶液,充分振蕩后靜置,小心取水層數滴加入同體積的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1%硝酸銀溶液1~2滴,觀察現象。若無沉淀生成可在水浴中小心加熱,再檢驗,比較3種鹵代烴的活性順序。 (2)鹵原子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取3支試管,各加入10N15滴1—氯丁烷、1—溴丁烷、1—碘丁烷,再分別加入1~2mL50/0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靜置,小心取水層數滴,用等體積的10%硝酸酸化后,加1%硝酸銀溶液1~2滴,觀察現象。 ……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