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交往與青少年道德修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31008
- 條形碼:9787516131008 ; 978-7-5161-310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交往與青少年道德修養 本書特色
交往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是一種交往性存在,交往不僅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和條件,更是人的發展的重要途徑。道德修養是個體的道德素質提高和完善的必要環節,而道德修養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交往發揮著重要作用。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關鍵時期,又是多變時期,無論是人際交往方面還是道德素質方面都存在諸多欠缺。《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叢書:交往與青少年道德修養》運用唯物史觀的觀點和方法,借鑒多學科知識,從分析青少年的人際交往和道德修養現狀人手,探討青少年人際交往與道德修養之間的內在關聯性,揭示青少年交往進步與道德品質發展以及雙向互動關系,試圖建構一個青少年交往德育論的理論框架。
交往與青少年道德修養 內容簡介
楊鮮蘭、彭菊花專著的《交往與青少年道德修養》總的研究思路是著眼于理論聯系實際相統一的原則,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交往和青少年道德修養基本概念和現狀人手,分析交往與青少年道德修養之間的內在聯系,力求提出合理的理論和可行的方法,為理論界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思想參考。 具體的研究思路是:首先,根據中國社會發展的市場化、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對中國社會發展及人的發展的影響,黨和政府在青少年素質拓展方面對理論界、教育界提出的期望和要求,以及通過調研獲得**手的青少年交往和思想道德修養方面的材料,說明研究交往育德的必要性。并且通過分析國內外相關的研究成果,以確立本書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為我們提供研究的動力和方向。其次,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政治教育學、教育學、心理學結合起來確立研究的框架、分析研究的難點和幾個重點解決的問題,使研究的視野和思路更開闊一些。
交往與青少年道德修養 目錄
**章 交往與交往價值
一 交往的規定性
(一)交往的內涵和特性
(二)交往的實質和核心
二 交往的復雜性
(一)交往的多樣性
(二)交往的條件性
(三)交往異化
三 交往價值
(一)社會交往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前提
(二)交往是體現人的本質的重要力量
(三)交往是人的發展的重要條件
第二章 道德修養的動力與途徑
一 道德修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道德修養的內涵
(二)道德修養的必要性
(三)道德修養的可能性
二 道德修養的方向和動力
(一)道德修養的方向
(二)道德修養的動力
三 道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
(一)道德修養的過程
(二)道德修養的基本途徑
(三)道德修養的具體方法
第三章 青少年的人際交往與良好品質建構
一 青少年人際交往的特點及意義
(一)青少年的身心和認知特點
(二)青少年人際交往的特點
(三)青少年人際交往的意義
二 當前青少年人際交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青少年人際交往存在的問題
(二)青少年人際交往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三 青少年良好交往品質的建構
(一)加強青少年人際交往教育
(二)營造良好的人際交往氛圍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開展交往教學
(五)加強班集體建設
(六)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章 優化青少年道德修養的交往途徑
一 青少年道德修養的意義
(一)促進青少年全面成長和進步
(二)涉及億萬家庭實際利益
(三)關系全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 青少年道德缺失現狀及成因分析
(一)青少年道德缺失現狀
(二)青少年道德缺失的原因
三 新時期青少年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一)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二)堅持集體主義人生觀
(三)樹立誠信品質
(四)增強感恩意識
……
第五章 網絡交往與青少年德育創新
交往與青少年道德修養 作者簡介
楊鮮蘭,女,1965年7月生,湖北麻城人,先后就讀于湖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湖北大學副校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大學省級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負責人。兼任中國人的發展經濟學學會副會長,湖北馬克思主義論壇常務副主席,湖北省哲學學會副會長,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婦女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研究會特邀研究員,是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參加工作至今,一直致力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集中研究了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人的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視閾中人的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交往與青少年道德修養等問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1項,省部級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項,出版專著2部,合著培B,在《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等權威及重要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以及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或摘載。 彭菊花,女,1986年9月生,湖北荊門人,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研究生。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