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唇槍舌戰:言辨的智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805577
- 條形碼:9787566805577 ; 978-7-5668-055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唇槍舌戰:言辨的智慧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是對中國古代的游說、侍對、諷諫、排調四類言語交際活動進行分析和解構,再現了中國歷史先哲們的語言魅力,闡釋了歷史掌故中一個個鮮活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語境因素,同時作者還精確地分析了這四類言語作品使用的各種表達手段。
唇槍舌戰:言辨的智慧 內容簡介
本書系著名修辭學家、中國古典文學專家、歷史小說家,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禮權博士所著。自1991年出版至今,20年間一直是讀書界的暢銷書與常銷書。曾先后在中國大陸印行數十萬冊,1993年引進到臺灣后,一直是臺灣書市上的寵兒,迄今計有國際村文庫本、林郁出版社本、臺原出版社本、新潮社本等四個版本,大陸兩個版本。
修訂版相較于原版,在內容上有了相當大的變動。除了增加和更換了新材料,還在文字上有大幅改動,既保持了作者年少青澀時的思想與文字鋒芒,又體現了作者人到中年后的學術與思想的深度。因此,修訂版將是有心、熱心的讀者研究作者思想、學術、文字成長歷程的好教材。
唇槍舌戰:言辨的智慧 目錄
**章 循循善誘,入吾彀中:游說的智慧(上)
1.步步為營:陽貨仁智說孔子
2.偷梁換柱:穎考叔掘地及泉說莊公
3.一鼓作氣:燭之武國家利益說秦君
4.迂回包抄:莊辛亡羊補牢說襄王
第二章 循循善誘,入吾彀中:游說的智慧(下)
1.誘敵深入:觸龍兒女情長說太后
2.欲擒故縱:孟子五十步百步說魏王
3.因勢利導:孟子資源共享說齊王
4.明修棧道:蘇代鷸蚌相爭說趙王
第三章 君君臣臣,出語攸關:侍對的智慧(上)
1.投其所好:東方朔割肉遺細君
2.怨而不怒:顏駟跟漢武帝發牢騷
3.投桃報李:紀曉嵐謝天謝地謝君王
4.見風使舵:紀曉嵐“北國一天一地一圣人”
5.言而不盡:劉楨“磨之不加瑩,雕之不增文”
第四章 君君臣臣,出語攸關:侍對的智慧(下)
1.陽奉陰違:曹植“煮豆持作羹”
2.緣情蓄意:李喜“畏法而至”
3.借花獻佛:裴楷“天得一以清”
4.曲用典故:顧榮“王者以天下為家”
5.圍魏救趙:紀昀“風雨云雷任從驅遣”
第五章 星漢燦爛,悠悠古今:諷諫的智慧(上)
1.近取諸身:盲樂師的“炳燭之明”
2.正話反說:優孟請以國君之禮葬馬
3.意他言己:鄒忌與城北徐公比美
4.危言聳聽:丑女“竊慕大王之美義”
5.王顧左右:昭奚恤“狐假虎威”
第六章 星漢燦爛,悠悠古今:諷諫的智慧(下)
1.笑里藏刀:優旃勸秦始皇多養麋鹿
2.順水推舟:優旃“漆城蕩蕩,寇來不能上”
3.稽古喻今:甘夫人“不以玉為寶”
4.指桑罵槐:敬新磨數落中牟縣令
5.蜻蜓點水:紀曉嵐不拒酬金
第七章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排調的智慧(上)
1.為情造文:孔融出典“想當然”
2.以儆效尤:諸葛恪“植梧桐以待鳳凰”
3.如法炮制:張裔認為“卓氏寡女賢于買臣之妻”
4.應時對景:張湛為范甯開“古方”
5.以矛陷盾:謝綜嘲范曄“不同夏侯色”
第八章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排調的智慧(中)
1.自怨自艾:晏子自認“*不肖”
2.證龜成鱉:諸葛恪以軍旅之事勸酒
3.同床異夢:石野豬與唐僖宗談擊毬
4.創意造言:蘇東坡建造“避孔子塔”
5.奪人酒杯:紀曉嵐傳授辨別狼狗之法
第九章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排調的智慧(下)
1.詠月嘲風:晏子論水土與民風的關系
2.拋磚引玉:張元一與女皇說笑
3.觸景生情:吳越王與陶谷蟹宴上的外交斗爭
4.抱布貿絲:張融瘦馬討官
5.圖窮匕見:劉原父“觀乞兒弄蛇”
6.以夷伐夷:紀曉嵐讓俄國人“鬼鬼在邊”
主要參考文獻
吳禮權主要論著目錄
修訂版后記
唇槍舌戰:言辨的智慧 相關資料
編輯寄語
本書系著名修辭學家、中國古典文學專家、歷史小說家,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禮權博士所著。是作者25歲風華正茂、激揚文字時代的處女作,為20世紀90年代最暢銷的學術隨筆叢書“中國的智慧”之一種,1991年10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此書自1991年出版至今,20年間一直是讀書界的暢銷書與常銷書。曾先后在中國大陸印行數十萬冊,1993年引進到臺灣后,一直是臺灣書市上的寵兒。迄今在臺灣地區計有國際村文庫本、林郁出版社本、臺原出版社本、新潮社本等四個版本,是各家出版社競逐的暢銷讀物。
修訂版相較于原版,在內容上有了相當大的變動。作者結合20多年來讀者的閱讀反饋,不僅對原書出版編輯中個別明顯的錯漏之處進行了糾正,還對個別觀點或提法的表述作了調整甚至改寫。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修訂版中還對原書中一些相對陳舊或偏僻的語料例證進行了更換,為修訂版注入了新鮮血液。另外,原版敘述歷史掌故時大多直引文言(包括人物對話語言),這對文言基礎較弱的讀者形成了一定的障礙。修訂版則將原版中的人物對話全部改成了優美流暢的白話,大大方便了讀者閱讀。修訂版在將原版文言敘事或文言對話的內容改成白話的同時,為了讓有興趣的讀者了解原掌故的原文,將掌故原文以當頁注或插頁的形式予以處理,以便讀者文言與白話相對照,從中學習文言文,增強古文獻的閱讀能力。修訂版對原版還有一個重要的修訂,就是對全書目錄作了調整。原版每一小節的目錄都是直錄文言文原話,此次全部改換成另外的表達,以方便讀者一目了然讀懂每一章節的內容。至于全書之后增加的參考文獻目錄,則是為引導讀者延伸閱讀與學術研究參考之用。
修訂版既保持了作者年少青澀時的思想與文字鋒芒,又體現了作者人到中年后的學術與思想的深度。因此,修訂版將是有心、熱心的讀者研究作者思想、學術、文字成長歷程的好教材。
————暨南大學出版社人文分社
唇槍舌戰:言辨的智慧 作者簡介
吳禮權,字中庸,安徽安慶人,1964年7月25日生。文學博士(中國修辭學第一位博士學位獲得者)。現任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復旦大學全國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字學學科)博士生導師,中國修辭學會副會長,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理事等。曾任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客員教授、專任教授,臺灣東吳大學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學者”講座教授等,上海市語文學會秘書長、副會長。
學術研究方面,迄今已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6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中國筆記小說史》、《中國言情小說史》、《清末民初筆記小說史》、《古典小說篇章結構修辭史》、《中國修辭哲學史》、《中國語言哲學史》、《中國現代修辭學通論》、《表達力》、《修辭心理學》、《現代漢語修辭學》、《委婉修辭研究》等16部。另有《闡釋修辭論》、《中國修辭學通史》、《中國修辭史》、《20世紀的中國修辭學》、《中國歷代語言學家評傳》、《大學修辭學》等合著8種。學術論著曾獲國家級獎3項,省部級獎7項,專業類全國最高獎1項,國家教育部科學研究一等獎1項。三十多歲即成為復旦大學百年史上最年輕的文科教授之一,也是唯一最年輕的語言學教授與博導。曾多次赴日本等海外高校講學或學術研究、學術交流,并受邀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等許多國際知名學府作學術演講。
文學創作方面,著有長篇歷史小說《遠水孤云:說客蘇秦》、《冷月飄風:策士張儀》,2011年11月由臺灣商務印書館與云南人民出版社以繁簡體兩種版本同步推出,在海峽兩岸讀書界與學術界產生了強烈反響。《文匯報》、《解放日報》、《新民晚報》、《南方日報》等全國各大媒體均有大量報道,新浪、搜狐、雅虎、香港鳳凰網等各大門戶網站亦有報道。另有歷史類著作《假如我是楚霸王:評點項羽》,2005年由臺灣著名出版機構遠流出版公司隆重推出,與日本“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的《項羽對劉邦》、臺灣作家陳文德的《劉邦大傳》為系列套書,是當年風靡于臺灣讀書界的暢銷讀物。另兩部長篇歷史小說《鏡花水月:游士孔子》、《易水悲風:刺客荊軻》,分別于2013年10月與2014年1月由臺灣商務印書館、暨南大學出版社以繁體與簡體兩個版本在海峽兩岸同步出版發行。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