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國文化概論-(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128707
- 條形碼:9787305128707 ; 978-7-305-1287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化概論-(第三版) 本書特色
《中國文化概論(第3版新世紀地方高等院校專業系列教材)》編著者陳江風。 中國文化是中國人的偉大創造,蘊含著中華民族對整個世界所作的無與倫比的偉大貢獻。因此,努力探索、發掘和在研究民族文化的歷史遺產,為當今的現實社會服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文化是人的活動方式與活動成果的辯證統一,是一個動態系統,一個不斷創造的過程。從過程的意義上看,文化一方面是在人和自然基礎上不斷創造的過程,另一方面又是對人和自然不斷改造,使人不斷從動物狀態中提升即不斷人化的過程。只有充分認識文化在這兩方面的價值,理解這種創造還包含著人自身的改造,文化研究才更有意義,文化建設才更有針對性。因此,本教材一方面注意對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結構、基本精神與歷史線索的研究與介紹,另一方面十分注意結合社會現實需要對當今文化體系的建設作出深情呼喚。而后乾的實現是當今仍至今后幾代中國人的偉大歷史責任。
中國文化概論-(第三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十一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中國文化形成發展的自然與社會條件、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傳統文化的哲學基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宗教等。
中國文化概論-(第三版) 目錄
**節 中國文化的研究范圍與對象
一、文化與文明
二、文他的結構與分類
三、文化的功能
四、中國文化概論的研究范圍
第二節 中國文化發展概述
一、中國文化的萌發與奠基
二、中國文化的成熟
三、中國文化的轉衰
四、近現代中國文化的轉型與走向
第三節 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道德理想主義特征
二、追求和諧統一的特征
三、延續性與內聚性特征
第四節 學習文化概論的目的、意義和方法
一、學習概論的目的
二、學習概論的現實意義
三、學習概論的方法
第二章 中國文化形成發展自然與社會條件
**節 中國文化形成與存在的基礎
一、地理環境
二、人種因素
三、經濟與生產方式
第二節 中國傳統的政治制度
一、宗法制的政治架構
二、中國古代官吏制與等級制
第三章 傳統文化的哲學基礎
**節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內容
一、天人合一與以人為本
二、剛健有為與自強不息
三、崇德利用與尚中貴和
第二節 神話與民族精神
一、上古神話的產生與分類
二、神話中的民族精神
三、神話與各文化門類的關系
第四章 傳銃文化的哲學基礎
**節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節 儒家思想的演化
一、先秦儒家的倫理觀念
二、漢代儒家的天人觀念
三、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
第三節 道家思想的嬗變與墨家、法家思想的興衰
一、道家思想的嬗變
二、墨家、法家思想的興衰
第四節 中國化的佛教與宋明理學
一、佛學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儒學的新形態——宋明理學
第五節 中國傳統哲學的特征
一、與政治倫理聯系緊密
二、唯物與辯證的思想傳統
三、重天人關系和人際關系
第五章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宗教
**節 中國傳統宗教的總體特征
一、貧乏性。 二、實用性
三、兼容性
第二節 中國原始宗教
一、自然崇拜
二、圖騰崇拜
三、生殖崇拜
四、祖先崇拜
五、天神崇拜
第三節 中國傳統道教
一、道教的形成
二、道教的思想淵源
三、道教的產生及其流布
四、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形式
第四節 中國化的佛教
一、佛教的教義與宗派
二、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三、佛教的中國化
四、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第六章 中國傳統價值取向與自我修養
**節 傳統的價值取向與國民心理
一、傳統的價值取向
二、傳統的國民心理
第二節 傳統的修養之道
一、儒家的心性修養
二、道家的虛靜導引
三、佛家的定慧雙修
**節 民俗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民俗的概念及其范圍
二、民俗在文化系統中的地位
三、民俗的社會作用
第二節 中國民俗的產生及歷史背景
一、中國民俗的產生
二、民俗產生的條件及背景
第三節 中國民俗的民族特點
一、多樣性與共同性的統
二、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統
三、實用性特點
第四節 民俗與其他文化現象的關系
一、民俗與文學第八章 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文化精神
**節 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文化精神
一、天人合一的哲學背景
二、文以載道的教化傳統
三、抒情寫意的主體精神
第二節 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美學追求
一、審美與真善
二、意境與意象
三、形神與虛實
第三節 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審美形態
一、陽剛與陰柔
二、中和之美
第九章 中國傳統教育
**節 中國古代教育機構與考試制度
一、教育機構
二、科舉制度
第二節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及其特征
一、教育思想
二、教學思想
第十章 中國古代科技
**節 中國古代對科學和技術的貢獻
一、古代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力
二、四大發明的歷史意義
第二節 中國古代科技的整體觀
一、古代科技整體觀的思想基礎
二、古代科技整體觀的長處與不足
第三節 中國古代科技的實用性
一、實用性與古代國束政治的關系
二、實用性的具體表現與相互關系
三、實用性與傳統思維方式的關系
第四節 中國古代的科技方法論
一、古代科技方法論的邏輯起點
二、辨合、符驗、解蔽的方法論
三、觀變、知常、明理的方法論
第十一章 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體戲
**節 文化評估與文化選擇
一、文化論爭與文化變革(一)
二、文化論爭與文化變革(二)
第二節 傳統文化與現代新文化建設
一、傳統文化的歷史地位
二、傳統文化的前景
三、與時俱進創建社會主義新文化體系
后記
中國文化概論-(第三版) 作者簡介
鄭州輕工業學院副院長陳江風,男,漢族,1953年7月生,湖南寧鄉人,中共黨員,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民俗學碩士生導師。資深學科帶頭人.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