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三讀集-讀稗讀曲讀詩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00540
- 條形碼:9787100100540 ; 978-7-100-10054-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三讀集-讀稗讀曲讀詩文 本書特色
作者從事學術研究六十年,除重點課題是吳敬梓和《儒林外史》外,其研究范圍也涉及整個古代文學。現將發表的論文(吳敬梓專題除外)按小說、戲曲、詩文三類各精選若干篇匯為一集,題為“三讀集”。“讀稗”,以小說論,有對《水滸傳》、《宋元春秋》、《金瓶梅》、《后西游》、《西湖二集》、《西湖佳話》、《剪燈新話》、《紅樓夢》、《岐路燈》、《閱微草堂筆記》、《鏡花緣》等名著的評析。如《水滸》一度更名《宋元春秋》,雖有個別專家提及,但并未披露全文,筆者則在劉子北文集中尋出《宋元春秋序》,并考索了劉子北的生平、思想,這對深入研究《水滸》亦非無意義之舉。“讀曲”,以戲曲言,除對傳統戲曲的繼承、發展有所概述外,對諸宮調、元雜劇(包括散曲)、明清傳奇中的名著如董、王西廂、《玉簪記》、《清忠譜》、《桃花扇》、《秣陵秋》等均有論述考證。“大中華文庫”曾約作者整理《桃花扇》以漢英對照出版,作者則以西洋詩劇形式整理,并撰寫長篇前言,向海外讀者介紹。“讀詩”,以詩文而言,有對杜甫、張岱、程延祚、陳友漁等作家的研究。
三讀集-讀稗讀曲讀詩文 內容簡介
作者從事學術研究六十年,除重點課題是吳敬梓和《儒林外史》外,其研究范圍也涉及整個古代文學。現將發表的論文(吳敬梓專題除外)按小說、戲曲、詩文三類各精選若干篇匯為一集,題為“三讀集”。“讀稗”,以小說論,有對《水滸傳》、《宋元春秋》、《金瓶梅》、《后西游》、《西湖二集》、《西湖佳話》、《剪燈新話》、《紅樓夢》、《岐路燈》、《閱微草堂筆記》、《鏡花緣》等名著的評析。如《水滸》一度更名《宋元春秋》,雖有個別專家提及,但并未披露全文,筆者則在劉子北文集中尋出《宋元春秋序》,并考索了劉子北的生平、思想,這對深入研究《水滸》亦非無意義之舉。“讀曲”,以戲曲言,除對傳統戲曲的繼承、發展有所概述外,對諸宮調、元雜劇(包括散曲)、明清傳奇中的名著如董、王西廂、《玉簪記》、《清忠譜》、《桃花扇》、《秣陵秋》等均有論述考證。“大中華文庫”曾約作者整理《桃花扇》以漢英對照出版,作者則以西洋詩劇形式整理,并撰寫長篇前言,向海外讀者介紹。“讀詩”,以詩文而言,有對杜甫、張岱、程延祚、陳友漁等作家的研究。
三讀集-讀稗讀曲讀詩文 目錄
明嘉靖朝都察院和武定侯郭勛為什么刊刻《水滸>
《宋元春秋》序>略評
《后西游記>的思想、藝術及其他
試論《金瓶梅>對《儒林外史>和《歧路燈》的影響
《西湖二集》考論
重視對瞿佑小說的研究
《閱微草堂筆記》淺議
略評《紅樓夢>
李汝珍和《鏡花緣>
《歧路燈》散論
試論中國古代小說的歷史地位和社會作用
重視小說評點的研究、促進小說評點的繁榮
中 編
中國傳統戲曲簡述
……
下編
三讀集-讀稗讀曲讀詩文 作者簡介
陳美林,男,回族,1932年生,江蘇南京市人。古代文學研究家。1950年考入浙江大學文學院中文系,畢業后一直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出版小說、戲曲等著作三十二種,發表小說、戲曲、詩文等論文二百余篇。《吳敬梓研究》獲江蘇省第二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吳敬梓評傳》獲江蘇省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和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新批〈儒林外史〉》獲全國古籍整理優秀成果獎。1998年被評為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工作者。現為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務委員會委員,先后被數所重點大學聘為兼職教授,享受國務院有特殊貢獻專家津貼。陳美林先生研究領域涉及古代文史,重點為古代小說、戲曲,尤以吳敬梓和《儒林外史》研究著稱。代表著作有《吳敬梓研究》(1984)、《新批儒林外史》(1989,增補后更名《清涼布褐批評〈儒林外史〉》(2002)、《吳敬梓評傳》(1990)、《儒林外史人物論》(1998)、《西湖二集校注》(1998)、《清涼文集》(1999)、《吳敬梓研究》(2006)等。《人民日報海外版》曾發表《陳美林和<儒林外史>研究》專訪(1991.5.7)。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