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文明曙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079472
- 條形碼:9787543079472 ; 978-7-5430-794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荊楚文明曙光 本書特色
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組成部分,荊楚文明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寶藏,而且其文化演進模式對于研討文明起源這個課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關于文明起源的問題,牽涉到古人類學、古地質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學和考古學、歷史學等諸多學科,歷史久遠,而且專業性強,一般讀者很難弄清頭緒。因此,在編寫《荊楚文化叢書·史傳系列:荊楚文明曙光》過程中,作者試圖通過新穎簡單的體例、清新通俗的文字,努力還原荊楚文化從蒙昧野蠻到文明開化的漫長發展軌跡,為荊楚文化的研究、宣傳和普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荊楚文明曙光 內容簡介
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組成部分,荊楚文明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寶藏,而且其文化演進模式對于研討文明起源這個課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關于文明起源的問題,牽涉到古人類學、古地質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學和考古學、歷史學等諸多學科,歷史久遠,而且專業性強,一般讀者很難弄清頭緒。
荊楚文明曙光 目錄
前言
上編 走出蒙昧:湖北舊石器時代
一、人猿相揖別: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湖北古人類
(一)建始步氏巨猿
(二)“建始人”
(三)三峽遠古人類文化
(四)“鄖縣人”
(五)大冶石龍頭文化
(六)神農架遠古人類文化
二、“只幾個石頭磨過”:舊石器時代中期的湖北古人類
(一)“長陽人”
(二)枝城九道溝文化
三、走出大山: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湖北古人類
(一)丹江口石鼓后山遺址
(二)江陵雞公山遺址
(三)鄖西黃龍洞人牙化石
(四)房縣樟腦洞遺址.
四、湖北境內其他舊石器文化遺存
(一)雙樹舊石器時代遺址
(二)果茶場2號舊石器時代遺址
(三)肖溝舊石器時代遺址
(四)鳳凰山舊石器時代遺址
(五)“漢陽人”化石
上編小結
下編 文明曙光初現:湖北新石器時代
一、文明之光:湖北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巡禮
(一)城背溪文化
(二)大溪文化-
(三)屈家嶺文化
(四)石家河文化
(五)湖北境內其他重要新石器時代遺址
二、精彩紛呈:湖北新石器時代文化內涵
(一)荊楚原本魚米鄉
(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三)文明曙光初現
(四)印證炎帝神農傳說的文化遺址
下編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上編 走出蒙昧:湖北舊石器時代
一、人猿相揖別: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湖北古人類
(一)建始步氏巨猿
(二)“建始人”
(三)三峽遠古人類文化
(四)“鄖縣人”
(五)大冶石龍頭文化
(六)神農架遠古人類文化
二、“只幾個石頭磨過”:舊石器時代中期的湖北古人類
(一)“長陽人”
(二)枝城九道溝文化
三、走出大山: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湖北古人類
(一)丹江口石鼓后山遺址
(二)江陵雞公山遺址
(三)鄖西黃龍洞人牙化石
(四)房縣樟腦洞遺址.
四、湖北境內其他舊石器文化遺存
(一)雙樹舊石器時代遺址
(二)果茶場2號舊石器時代遺址
(三)肖溝舊石器時代遺址
(四)鳳凰山舊石器時代遺址
(五)“漢陽人”化石
上編小結
下編 文明曙光初現:湖北新石器時代
一、文明之光:湖北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巡禮
(一)城背溪文化
(二)大溪文化-
(三)屈家嶺文化
(四)石家河文化
(五)湖北境內其他重要新石器時代遺址
二、精彩紛呈:湖北新石器時代文化內涵
(一)荊楚原本魚米鄉
(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三)文明曙光初現
(四)印證炎帝神農傳說的文化遺址
下編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