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城市研究-第六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03183
- 條形碼:9787100103183 ; 978-7-100-10318-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城市研究-第六輯 本書特色
“近30多年,中國快速城鎮化推動了大量農民從鄉村向城鎮遷移,這些農民進城后如何融人城市社會已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雖然社會融合包括不同層面,但導致城鄉二元結構的現有戶籍制度是影響進城農民融入城市社會的重要因素。為此,我們發表一組筆談,側重討論針對進城農民的政策融合。我們認為,應以新型城鎮化為指導思想促進社會融合,戶籍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國民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由于地方實施政策融合過程中存在諸多難題,需要相應的行政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而國家一社會關系的討論可以引發我們對社會融合更多的思考……”這是來自寧越敏主編的《中國城市研究(第6輯)》的節選部分。
中國城市研究-第六輯 內容簡介
中國城市研究(第六輯)主要收錄了三個方向的論文:(1)預防和治理城市病研究專題;(2)城市和區域研究專題;(3)城市社會學研究專題。本書共收錄中英文論文24篇,代表我國城市學研究的*新發展方向,對于該專業的研究者,本書極具參考價值。
中國城市研究-第六輯 目錄
“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促進社會融合”筆談
中國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背景與發展戰略思考
轉型中國城市中的社會融合問題
多元文化背景下特定社會群體城市融入問題研究
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融合中的ngo角色分析——以福州工友之家為例
gentrificfltlon and urban social change in western cities
transfetable lessons from the new towns movement in the uk
城市空間結構的經濟績效研究——集中分散的視角
城市和區域研究專題
我國城市一區域系統研究30年
地震災害約束下塔里木盆地縣市城鎮化發展模式研究
基于區域空問分異視角下行政區劃調整的研究:以“三分巢湖”為例
生產網絡嵌入與區域產業升級——以長三角汽車生產網絡為例
創意城市的緣起、發展及測度分析
產業區視角的溫州模式研究綜述:內涵、起源與演化
園區效應:上海市軟件企業區位選擇中的政府作用
地理鄰近、信息化程度對區域創新投入與產出的影響研究——基于廣東省21個地級市的空間計量分析
城市生活方式的地理學解讀
城市社會學研究專題
barriers to integration for migrant workers in urban china and chinese immigrants
in canada:a dynamic comparison
終結與延續:大城市郊區農村的社會結構變動——以上海市寶山區q村為例
城鄉語域中農民工身份化問題再認識——基于歧視視角的問題分析
公民性與基層治理:基于兩個上海社區的定量研究
城鄉法治一體化?——轉型期中國法治二元結構的困境及其超越
進取性市民維權與都市“畸零地”城市更新的困難--上海yp區q家浜的個案研究
業主社會:橫向團結與縱向分化——對于上海兩個封閉社區的調查
a formal—theoretic approach to china puzzles:an application 0f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unhappy growth”and differential“migrant work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中國城市研究》征稿簡則
中國城市研究-第六輯 作者簡介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華東師范大學和上海社會科學院雙聘教授。主要從事城市地理、城市經濟、城市規劃研究,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研究項目,并參與多項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城市研究》主編,《人文地理》、《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編,《城市規劃》、《經濟地理》等雜志編委。代表著有《中國城市發展史》(第一作者,1994),《城市地理概論》(第二作者,1983),《城市地理學》(第三作者,1997),《從勞動空間分工到大都市區空間組織》(第一作者,2011)、《企業空間組織與城市-區域發展》(第一作者,2011)。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