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大唐越國公汪華文獻-中國徽學徽文化探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07787
- 條形碼:9787516607787 ; 978-7-5166-077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唐越國公汪華文獻-中國徽學徽文化探源 本書特色
《大唐越國公汪華文獻》,是在浩如煙海的中國歷史書籍、地方志、名人文集和汪氏宗譜中搜集整理出來的。**部分為越國公汪華自撰文獻14篇;第二部分為唐以來歷朝對越國公汪華的詔封、誥敕以及對汪王墓祠、汪王廟保護的告示、部文、通知等文獻36篇;第三部分為唐至清歷代丞相、大臣、巡撫、州官、縣令和文人雅士等撰寫越國公汪華的有關文獻]35篇;第四部分為當代有關領導和歷史、徽學專家、學者、教授等研究越國公汪華的重要文選38篇;第五部分為當代國內外歷史、徽學專家、學者、教授等研究越國公汪華與徽州汪氏家族的重要文選10篇;全書包括《前言》、《后記》共235篇49萬7干多字。由于年代久遠和史料奇缺,本書在收錄的清朝以前的文獻中,因輾轉傳抄和鍥刻錯誤,可能會出現版本不一、內容不一、年代不一和文字錯漏等等問題;同時,由于水平有限,在文獻的選取、文章的編排、斷句、標點上錯誤也一定難免。但是,為了滿足廣大專家、學者、教授、學子和汪氏宗親學習研究越國公汪華文化的迫切需要,這次把凡是能夠搜集到的有關越國公汪華的文獻(主要是清以前部分)盡量編入其中, 目的是為大家的學習研究提供一點線索和方便,讓大家在閱讀和研究中進行考證、印證和鑒別。在當代有關領導和專家學者教授等文章的選取中,則采取了精選的原則。即在現有大量文章的基礎上,精選有深度、有高度、有廣度、有特點、有新意的高水準的文章。 《大唐越國公汪華文獻)),是繼2009年12月《大唐越國公汪華頌歌》出版后我們編著的又一部研究越國公汪華的重要專著,史料來之不易,內容豐富翔實,彌足珍貴。這兩部專著,既是對越國公汪華*真實的歷史記載,又是越國公汪華文化*集中的體現,還是研究徽文化的重要工具書。更為重要的是,這兩部書的出版,為越國公汪華在中國豎立起一座永不磨滅的歷史豐碑!
大唐越國公汪華文獻-中國徽學徽文化探源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國歷代史料、地方志、文集和汪氏宗譜中搜集整理而成。有汪華自撰文獻,唐以來歷朝的詔封等,歷代大臣地方官的文獻若干篇,當代學者的研究文章等內容豐富,史料價值高,是對越國公汪華文化研究的資料匯集,是研究徽文化的重要工具書。
大唐越國公汪華文獻-中國徽學徽文化探源 目錄
**部分:越國公汪華自撰文獻
1.奉籍歸唐表
2.上譜表
3.潁川侯像贊
4.潁川侯傳
5.魯都司馬誦公傳
6.魯彭城戍主欣公傳
7.漢沛郡守猛公傳
8.漢猛烈將軍高公傳
9.漢漁陽太守云公傳
10.漢龍驤將軍文和公傳
11.吳陳留太守授公傳
12.宋軍司馬叔舉公傳
13.支派序首
14.垂裕錄
第二部分:唐以來對越國公汪華的詔封、誥敕以及對汪王墓祠,汪王廟保護的告示、部文、通知等文獻
1.唐高祖武德四年封汪華越國公制
2.唐太宗貞觀二年授汪華左衛白渠府統軍誥
3.唐太宗貞觀十九年授汪華九宮留守、輔朝政誥
4.唐玄宗開元五年對汪華誥敕
5.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追封汪華靈惠公勑
6.宋黴宗政和七年封汪華英濟王誥
7.來徽宗宣和四年加封汪華顯靈英濟王誥
8.宋孝宗隆興二年封汪華信順顯靈英濟王誥
9.宋孝宗乾道四年加封汪華信順顯靈英濟廣惠王誥
10.宋寧宗嘉定四年封汪華昭應顯靈英濟廣惠王誥
11.宋理宗淳佑八年封汪華昭應顯靈英濟威信王誥
12.宋理宗淳佑十二年改封汪華昭應廣濟靈德英烈王誥
13.宋理宗寶佑三年改封汪華昭應廣佑顯圣英烈王誥
14.宋理宗寶佑六年改封汪華昭忠廣仁顯圣英烈王誥
15.宋恭宗德佑元年封汪華昭忠廣仁武神英圣王誥
16.元順帝至正元年封汪華昭忠廣仁武烈英顯王誥
17.明洪武四年頒汪華昭忠廣仁武神英圣祠榜文
18.明洪武四年續敕封汪華汪公圣主洞淵大帝誥
19.清康熙四十四年七月徽州府告示
20.清康熙四十四年八月徽州參府告示
21.清康熙五十九年十月奉部文
22.清乾隆五年正月奉敕重修部文
23.清乾隆六年九月徽州參府告示
24.清乾隆六年十一月縣憲告示
25.清乾隆八年六月副總府告示
26.清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府憲告示
27.清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縣憲告示
28.清乾隆五十六年七月參憲告示
29.清道光十二年五月歙縣告示
30.清道光二十三年歙縣告示
31.清道光二十九年閏四月參府告示
32.清同治八年十二月奉部禁示文
33.清光緒二十年十月戶部部文
34.公元二00六年六月七日歙縣政府通知
35.公元二0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黃山市政府通知
36.公元二0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安徽省政府通知
第三部分:唐至清歷代丞相,大臣,巡撫,州官,縣令及文人雅士撰寫越國公汪華的有關文獻
1.歙州重建汪王廟記
2.唐越國公行狀
3.績溪縣登源越國公廟記
4.越國世家
5.表請追封靈惠公申狀
6.婺源縣靈惠公廟記
7.祭靈惠汪公文
8.謁汪王廟文
9.謝雨文
第四部分:當代有關領導和歷史、徽學專家、學者、教授等研究越國公汪華的重要文選
第五部分:當代國內外歷史、徽學專家、學者、教授等研究越國公汪華與徽州汪氏家族的重要文選
大唐越國公汪華文獻-中國徽學徽文化探源 作者簡介
汪承興 字逸群, 男,1948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金寨縣,祖籍徽州。1965年參軍以來,先后從事軍事、政治、新聞、外事和科技等工作,并先后在武漢通信學院、北京大學、北師范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學習進修。1992年9月任總參四部政治部副主任,授大校軍銜;1998年1月任總參謀部某部政委;現任中華周公思想文化研究會會長,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山市汪華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學者、詩人、書法家。 汪如紅 男,1984年5月生,江西弋陽人。中共黨員,碩士學歷,工程師。2010年7月,就職于中航工業動力機械研究所。主要從事機械設計、文史創作等方面的研究,完成項 專機設計三項,主持某工程項目一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多篇,編有《大唐越國公汪華頌歌》等,著有《徽州汪華研究》、《江右詩文稿》等。 汪根發 男,1963年7月26日出生,安徽省池州市人,畢業于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研究生進修班。現任北京安徽企業商會副會長,北京大學農業產業化協會首席顧問,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茶藝師國家級考評員,國家級高級茶藝技師,北京信裕泰商貿有限公司、北京國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著名茶文化專家,國際著名茶道師。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