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古賦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31916
- 條形碼:9787516131916 ; 978-7-5161-319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古賦論研究 本書特色
《中古賦論研究》作為一部賦學批評斷代史研究論著,采用歷時性與共時性相結合的視角,系統研究了中古賦論生發背景、流變歷史、理論內涵、批評形態、關系映現以及輻射影響等論題。通過對中古賦論的宏觀透視,既展示出中古賦論與其時思想文化以及詩、文等文藝理論的推衍互動,又揭示出中古四百余年來賦學思想發展嬗變的歷程、自身的理論特征、價值影響及其在古代賦論史上承前啟后的轉捩意義。
中古賦論研究 內容簡介
中古賦論是對古典賦學的拓展,不僅提出了若干重要的賦學命題與范疇,建構了較為完備的賦學理論體系,還實現了賦學批評標準的轉變,形成了“以賦論賦”的自覺批評意識,彭安湘編著的《中古賦論研究》作為一部賦學批評斷代史研究論著,采用歷時性與共時性相結合的視角,系統研究了中古賦論生發背景、流變歷史、理論內涵、批評形態、關系映現以及輻射影響等論題。通過對中古賦論的宏觀透視,既展示出中古賦論與其時思想文化以及詩、文等文藝理論的推衍互動,又揭示出中古四百余年來賦學思想發展嬗變的歷程、自身的理論特征、價值影響及其在古代賦論史上承前啟后的轉捩意義。《中古賦論研究》資料翔實全面,內容充實豐富,理論架構合理完整,是一部史論結合、頗有創見的著作。
中古賦論研究 目錄
**節“中古賦論”界說
第二節研究現狀與展望
第三節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二章生發與緣起:中古賦論背景論
**節中古文化思潮的熏染
第二節中古賦作嬗變的推動
第三節漢代賦學理論的牽引
第三章主體與歷史:中古賦論流變論
**節曹魏賦論轉折與探覓
第二節晉代賦論回溯與發展
第三節南朝賦論成熟與深化
第四節北朝賦論因循與融合
第四章拓展與嬗變:中古賦論內涵論
**節賦之本質闡釋與功能探討
第二節賦之源流考索與文體辨析
第三節賦體創作理論的探討
第四節賦體美學意蘊的傳釋
第五章展示與遷流:中古賦論形態論
**節中古賦論形態的類型
第二節中古賦論形態的特征
第三節幾種主要賦論批評形態釋例
第六章回響與輻射:中古賦論影響論
**節中古賦論與文論、詩論的關系
第二節中古賦論與畫論、樂論的關系
第三節中古賦論對后世賦學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古賦論研究 作者簡介
彭安湘(1974),女,漢族,湖南湘潭人,畢業于湖北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現為湖北大學文學院講師。出版專著《中國賦論史》(合作),主持湖北省2011年度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古賦論研究》和湖北省2012年度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古文苑>辭賦編撰體例及文本研究》,并發表有《傳播與接受視野下的中古賦與中古賦論》、《論北朝賦的創作及理論嬗變》等辭賦研究論文十余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