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成本膨脹論:一個實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541890
- 條形碼:9787509541890 ; 978-7-5095-418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成本膨脹論:一個實證研究 本書特色
成本膨脹的博弈與系統分析 成本的變化與成本的膨脹
成本膨脹論:一個實證研究 內容簡介
《成本膨脹論:一個實證研究》發現和論證了成本膨脹的過程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研究以馬克思主義成本理論為邏輯起點,以委托代理成本理論、社會成本理論為方法,以標準成本理論為計算工具,論證了完全競爭市場狀態下的廠商成本、壟斷廠商成本、大學生培養成本等三種不同膨脹性態及其動因。并以20所大學的財務數據為實證案例,通過人力資源、教學設施、教育教學規范的過程分析,確認計量了大學生培養的標準成本數額及其膨脹數額、膨脹系數,提出了成本膨脹的治理策略。
成本膨脹論:一個實證研究 目錄
一、成本的經濟學本質:馬克思主義成本理論
二、西方經濟學的成本觀
三、會計學的成本方法
四、高等教育成本理論
五、高等教育成本理論的評議
第二章 成本的變化與成本的膨脹
一、廠商成本的基本趨勢
二、機構成本變化的要素動因
三、機構成本變化的行為動因
四、機構成本下降動因組合、協調效應
五、成本的膨脹屬性
六、企業精神、大學精神與成本膨脹
第三章 成本膨脹的計量:以大學生培養成本標準為例
一、高等教育屬性與大學生培養過程
二、人力資源費用標準的計算
三、教學設施費用標準的計算
四、大學教育教學過程的財務費用標準估計
五、大學教育教學費用標準
六、教育成本膨脹的實證分析:以武漢大學為例
第四章 成本膨脹、大學成本膨脹的博弈與系統分析
一、成本膨脹:企業管理當局與產權人博弈
二、大學教育成本膨脹的制度博弈
三、大學教育成本膨脹原因的系統分析
第五章 本研究的政策含義與下一步的研究
一、市場競爭狀態下的企業:兩權治理與成本膨脹治理
二、壟斷狀態下的企業:兩權治理與成本膨脹治理
三、優化大學治理結構,建立合理的成本考核體系,控制成本膨脹
四、本研究的局限及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附錄一 借鑒國外經驗:我國貧困大學生的現狀與資助政策的完善
一、國外大學生入學狀況及對學生資助政策的特點
二、我國大學生的入學狀況及對貧困大學生的資助
三、對我國當前貧困大學生資助的政策分析與建議
附錄二 發揮高校人才資源匯聚優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體制機制問題研究
摘要
一、高等學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我國高校人才資源的狀況
三、基本經驗
四、問題與挑戰
五、匯聚人才資源、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國際經驗:以美國為例
六、政策建議
附錄三 背景調查:武漢市湯遜湖大學群的興起
附錄四 主要研究工作
成本膨脹論:一個實證研究 節選
高等學校的管理人員,在建立職員職務序列的基礎上,實行職員職務等級工資制。在工資構成上,主要分為職員職務工資和崗位目標管理津貼兩部分。職員職務工資主要體現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高低和所負責任大小,是工資構成中的固定部分。職員職務工資標準,是按照職員職務序列設置的。按六級職務階梯分別設立若干工資檔次。崗位目標、管理津貼,主要體現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大小和崗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是工資構成中活的部分。 高等學校的工人,分為技術工人和普通工人兩大類。技術工人實行技術等級工資制,在工資構成上,主要分為技術等級工資和崗位津貼兩部分。技術等級工資是工資構成中的固定部分,主要體現技術工人的技術水平高低和工作能力的大小。其工資標準是按照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三個技術等級設置,每個技術等級分別設立若干工資檔次。高級技師、技師按照現行技術職務分別設立若干工資檔次。崗位津貼主要體現技術工人實際工作量的大小和崗位的差別,是工資構成中活的部分。普通工人實行等級工資制。在工資構成上,主要分為等級工資和津貼兩部分。等級工資是工資構成中的固定部分。津貼是工資構成中活的部分,主要體現普通工人實際工作量的大小和工作表現的差異。 具體來講,按照國家工資政策規定,高校教職工享有按國家統一規定發放給在職人員的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等。基本工資,指高等學校按國家統一規定發放給在職人員的基本工資,包括固定工資與國家規定比例的津貼、補貼、各類學校畢業生見習期間的臨時待遇。補助工資,指高等學校按國家統一規定發放的津貼、補貼,包括各項崗位津貼、價格補貼、地區性補貼、冬季取暖補貼、職工上下班交通費補貼等。其他工資,指高等學校在基本工資、補助工資之外,發給在職人員的屬于國家規定工資總額組成范圍內的其他各種津貼、補貼、獎金等。據教育部統計,從1984年至今的20年間,高校教師年平均工資分別增長了17.8倍,增加近2.21萬元。 高等學校津貼分配改革開始于1999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推出的崗位津貼制度,后來又出現了業績津貼。此外,高校教職工還享受福利費和社會保障費。教職工福利費,指高等學校按規定標準提取和國家規定允許學校開支的,用于在職人員各項福利性的費用,包括:工會經費,按標準提取的工作人員福利費、獨生子女保健費、公費醫療經費、未參加公費醫療單位的職工醫療費,因公負傷等住院治療以及住療養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病假兩個月以上期間的人員工資(不含符合離休條件的在職人員)、職工探親路費、由原單位支付的退休金、退職人員及其隨行家屬路費、職工死亡火葬及其費用、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長期贍養人員補助費等。財政部門規定福利費、工會經費一般是分別按教職工工資基數的3%、2%計提 參照企業財務會計制度要求,企業的職工福利費按工資總額的14%提取,計入標準教育服務成本。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的職工福利費按計稅工資總額的14%計算扣除。稅法同時規定,如果企業實際發放的工資高于確定的計稅工資標準的,應按其計稅工資總額的14%計算扣除職工福利費;如果企業實際發放的工資總額低于確定的計稅工資標準的,則按其實際發放的工資總額的14%計算扣除職工福利費。 社會保障費,指高等學校按規定支付給離退休人員的費用(離退休金和其他開支),單位職工住房公積金,以及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支出,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支出。由于離退休人員并未為學生提供教學服務,其離退休費用不計入標準教育服務成本。 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單位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五。具體繳存比例由住房委員會擬訂,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后,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
成本膨脹論:一個實證研究 作者簡介
李從松,清華大學講師、博士后(2004~2007年),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 研究員(三級),中國注冊會計師,高級會計師; 主持的研究成果獲教育部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湖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主持完成國家社會基金等多項國家級項目; 中共湖北省委引進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引進人才獎獲得者; 專業領域:成本管理、政策管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