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晚清漢學群體與近代社會變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35679
- 條形碼:9787516135679 ; 978-7-5161-356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晚清漢學群體與近代社會變遷 本書特色
王惠榮編著的這本《晚清漢學群體與近代社會變遷》在廣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晚清漢學群體與近代社會變遷之相互影響和作用進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從而揭示了西潮沖擊下的傳統學者的真實的思想變化和與此相適應的社會實踐,有助于從思想史的發展脈絡中尋繹到中國近代化逐步展開的來自傳統的思想源泉。《晚清漢學群體與近代社會變遷》資料翔實、論述嚴謹,文字清晰,結構合理,不僅有益于中國近代學術史研究的深入,而且豐富了學界對中國近代歷史的認識。
晚清漢學群體與近代社會變遷 內容簡介
《晚清漢學群體與近代社會變遷》在廣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晚清漢學群體與近代社會變遷之相互影響和作用進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從而揭示了西潮沖擊下的傳統學者的真實的思想變化和與此相適應的社會實踐,有助于從思想史的發展脈絡中尋繹到中國近代化逐步展開的來自傳統的思想源泉。本書資料翔實、論述嚴謹,文字清晰,結構合理,不僅有益于中國近代學術史研究的深入,而且豐富了學界對中國近代歷史的認識。
晚清漢學群體與近代社會變遷 目錄
**章 近代社會與晚清漢學
**節 近代社會與傳統學術
一 經世致用思潮之興起
二 儒學在近代傾向實用
第二節 晚清漢學
一 晚清漢學的時間范圍、研究內容和特點
二 今文經學
第二章 晚清漢學群體分布區域及學術特征
**節 道光年間的漢學
一 漢學地域之擴展、新的漢學中心的出現
二 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
三 由漢宋之爭走向漢宋調和
第二節 學人游幕與晚清漢學
一 學人游幕對晚清漢學的促進
二 學人游幕有益于晚清漢學領域之拓展
三 學人游幕與學術文獻之編纂
第三節 晚清漢學群體概觀
第四節 晚清漢學區域之擴展與漢宋調和
一 漢學新區域的理學背景
二 新漢學群體的兼容漢宋
第三章 漢學家之思想取向與西學東漸
**節 晚清漢學家與西學東漸
一 漢學群體促進西學東漸之內外因素
二 西學東漸中漢學群體之作用
第二節 思想演變與近代社會變遷
一 實事求是與西學東漸
二 漢宋之爭與清中期的近代啟蒙思潮
三 漢宋調和與中體西用
第四章 西潮沖擊下的漢學群體思想之發展演化
**節 浙江漢學群體
一 晚清浙江漢學群體思想演變之淵源和時代背景
二 地域文化與近代社會交互作用下的浙江漢學群體
第二節 嶺南漢學群體
一 道光年間的嶺南漢學群體之思想取向
二 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年間的嶺南漢學群體之思想發展
第三節 湖南漢學群體
一 古文經學群體
二 今文經學群體
第四節 吳、皖漢學群體
第五節 今文經學群體
一 道光、咸豐年間今文經學家的思想傾向
二 同治、光緒年間今文經學家的維新思想
第六節 西北史地學群體
一 道光、咸豐年間西北史地學者之史地經世思想
二 近代化視野下的西北史地學者
第五章 漢學群體的近代社會實踐
**節 漢學家與近代工商業的發展
一 漢學家與區域近代化
二 輔佐洋務新政,實施科學救國
第二節 投身近代新興文化教育事業
一 新式教育
二 文化事業
第六章 晚清漢學群體在近代社會中的歷史作用
一 漢學群體對儒學和孔子的維護
二 漢學群體在近代社會變遷中所起的作用
附錄:《時務報》內訌背后的學術與地域之爭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晚清漢學群體與近代社會變遷 作者簡介
王惠榮,1972年生,山西臨汾人。歷史學博士。任教于山西師范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學術史研究。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