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31749
- 條形碼:9787516131749 ; 978-7-5161-317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史 本書特色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史》作者立足于人類的社會的以文學為本位的整體性藝術理論立場,用理論的歷史的方法去探析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史興起、演進、發展的整個歷程,提出了不少新的重要的觀點、看法。《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史》根據現代文學理論史的總體脈絡和各個時期文學理論的特質,區劃出不同的理論階段,在揭示其發生、形成的社會政治史緣由之際,深掘其理論轉換的諸種內在關系;同時,以各階段文學觀念、概念、范疇之內涵、變化為主線,對之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構建出一部概念化的完整而系統的現代文學理論發展史。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史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史》作者立足于人類的社會的以文學為本位的整體性藝術理論立場,用理論的歷史的方法去探析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史興起、演進、發展的整個歷程,提出了不少新的重要的觀點、看法。《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史》根據現代文學理論史的總體脈絡和各個時期文學理論的特質,區劃出不同的理論階段,在揭示其發生、形成的社會政治史緣由之際,深掘其理論轉換的諸種內在關系;同時,以各階段文學觀念、概念、范疇之內涵、變化為主線,對之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構建出一部概念化的完整而系統的現代文學理論發展史。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史 目錄
上卷 文學革命時期(19171927)
**章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的產生
**節 文學革命爆發與其理論產生的社會時代原因
第二節 新文化運動與新文學運動
第三節 中國古典文論的終結與現代文論的興起
第二章 文學革命時期的三大文學觀
**節 文學革命的理論基石:進化論文學觀
第二節 語言形式的革命:白話文學觀
第三節 思想內容的革命:“人的文學”觀
第三章 文學革命時期的三大主義
**節 三大主義概論
第二節 文學革命時期的現實主義
第三節 文學革命時期的浪漫主義
第四節 文學革命時期的現代主義
第四章 文學革命時期的文學批評
**節 文學批評性質與方式的轉換
第二節 文學批評思想觀念的變革
中卷 左翼文學運動時期(19271937)
第五章 階級論文學觀的確立:“革命文學”論爭
**節 革命文學論爭(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產生之社會時代緣由
第二節 革命文學論爭之理論主旨
第六章 左翼時期的革命現實主義理論
**節 唯物辯證法的創作方法
第二節 革命現實主義理論的創建
第七章 階級性文學理論的調適:“兩個口號”論爭
**節 “兩個口號”之提出與論爭
第二節 民族性與階級論文學觀的融合
下卷 抗戰及解放戰爭時期(19371949)
第八章 抗戰時期文學觀念的變化
**節 抗戰爆發與民族文學觀的確立
第二節 社會功能和創作方向的變移和強化
第九章 階級性文學理論的體制化政策化:延安文藝整風與《講話》
**節 體制化延安文藝整風
第二節 《講話》的政策性質和經典地位
第十章 革命現實主義理論體系的奠立
**節 革命現實主義理論之發展態勢
第二節 革命現實主義理論之體系構成
第三節 革命現實主義理論之特質解析
結語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之發展特點
后記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史 作者簡介
朱丕智(1950),男。1982年畢業于重慶師范學院中文系后,即留校于學報編輯部(哲社版)從事學術編輯工作,歷任學報副主編、主編、主任。編審,重慶市抗戰文史研究基地研究員。曾任四川省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副理事長、重慶市高校學報研究會副理事長,現任重慶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主研中國現當代文學理論史、文藝學,偏攻書法、武俠小說研究。獨著、合著、主編著作多部,代表作為《中國現當代文學理論批判》和《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史》;獨撰論文六十余篇,曾獲四川省優秀社科獎、重慶市社科二等獎。所撰文章,約半數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或《新華文摘》、《光明日報文摘》、《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等摘要,有不少文章觀點被他人引用。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