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電影化敘事技巧與手段-經典名片優秀手法剖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6036935
- 條形碼:9787106036935 ; 978-7-106-0369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影化敘事技巧與手段-經典名片優秀手法剖析 本書特色
林洪桐編著的這本《電影化敘事技巧與手段(經典名片優秀手法剖析)》是一部從電影敘事角度分析讀解電影創作技巧與手段的理論專著。全書共分六章:分別為:電影化敘事篇、時間與空間篇、視覺語言篇、聽覺語言篇、蒙太奇長鏡頭篇、剪輯節奏篇,附錄包括三個部分:影視學習必讀的參考書目,影視學習必看的參考片目,數百個優秀例證,其中詳盡剖析幾十例*有價值、*值得借鑒的經典電影手法。
電影化敘事技巧與手段-經典名片優秀手法剖析 內容簡介
《電影化敘事技巧與手段:經典名片優秀手法剖析》是一部探討電影敘事的重要理論著作,也是林洪桐教授系列電影理論專著帶有總結性的論著。它凝聚了作者多年來對于電影藝術的思考,也展示了理論聯系創作實踐的生動面貌。
電影化敘事技巧與手段-經典名片優秀手法剖析 目錄
序二
引言
**章 電影化敘事
**節 電影敘事
一、敘事藝術
二、電影化敘事
三、電影敘事的革命
第二節 電影化——劇作
一、創意與情節
二、劇作與文學價值
三、劇作與電影的綜合性
四、電影劇本的改編
五、電影劇本的撰寫
第三節 電影化——導演
一、創意與構思
二、確立敘事結構
三、電影化語言敘事
四、有意味的藝術形式
五、現代創作觀念
六、總體把握與整合
七、電影場面調度
八、導演劇本寫作
第四節 電影化敘事元素
一、時間敘事
二、空間敘事
三、視點敘事
四、視聽敘事
五、結構敘事
第五節 電影化結構
一、電影結構的創作原則
二、電影結構的類型
三、蒙太奇的劇作結構
四、繪畫、詩、散文的結構
五、紀實風格的結構
六、多時空、多視點的結構
七、板塊式敘事結構
八、圓形敘事結構
九、心理線索結構
第二章 時間空間篇
**節 電影時空的構成
第二節 電影的時空觀念
一、“時空的同化”
二、時空的自由性
三、無限中的有限
四、再造的藝術時空
五、非連續的連續
六、時空的運動性
七、真實與內涵
八、視聽組合
九、時空與敘事
十、時空與結構
第三節 能動的電影時間
一、時間的主觀性
二、雕塑時光、創造節奏
三、時間的藝術處理
……
第三章 視覺語言篇
第四章 聽覺語言篇
第五章 蒙太奇長鏡頭
第六章 剪輯節奏篇
附錄一 參考書目
附錄二 推薦影片
附錄三 范例片目
電影化敘事技巧與手段-經典名片優秀手法剖析 節選
《滑動的門》的故事是:在地鐵滑動的門之內、之外,偶然性構成剛剛失業的年輕女人海倫的兩種不同的感情遭遇。這樣出現了兩條并置的行動線:**條行動線,趕上地鐵的海倫,現場目睹了同居男友哲尼與美國女人的外遇,憤然離開,遇到了熱心、浪漫的男人詹姆斯,開始另一段感情遭遇,并且開始成功地面對未來的生活,就在她認為一切將變好的時候,詹姆斯一段未斷的婚姻,成為海倫生活的一個重創,于是懷著詹姆斯孩子的海倫痛苦地游離出以前的生活,*后,詹姆斯在雨中向海倫訴說衷腸,兩人和解,在他們準備開始幸福美滿生活時,海倫被突如其來的車撞翻,死在醫院里。在這個線索的側面并行著一條副線:因為海倫的出走,海倫的前男友哲尼開始調整與美國女人的關系,他試圖能夠維持他在兩個女性之間的平衡,但一個偶然的人物關系錯位的電話,讓海倫徹底離開了男友哲尼。第二條動作線,沒有趕上地鐵的海倫,正好錯過男友哲尼的外遇,于是海倫繼續不知情地與男友生活,去餐館做服務員,使得能夠讓男友在家寫作,但男友哲尼依然繼續與縱情的美國女人妮迪雅藕斷絲連。敘事在這里出現一個有趣的偏移,海倫始終被動地生活在男友的外遇之中,她的行動開始變得匱乏而單一,整天不是送餐,就是在餐廳的人群中忙碌,她從行動者的位置上退席,成為一個敘事客體。帶動敘事進程的線索是其男友,哲尼一次次驚慌失措地在海倫面前掩蓋自己的外遇之后,變得精疲力竭,于是準備跟美國女人分手,但哲尼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一個典型意義上優柔而被動的知識分子,他無法收拾自己的感情殘局。美國女人開始做情感反擊,一邊準備與哲尼尋歡一邊打電話約見海倫,這終于讓海倫目睹了男友的外遇。懷著哲尼孩子的海倫氣急之下,滾下樓梯,住院流產,從此與男友哲尼決絕。故事的結尾是:出院后的海倫走進電梯,宿命地遇見了詹姆斯。兩條行動線分離又匯合,但*終歸于一點:不管海倫是否趕上了地鐵,她*終會遭遇到詹姆斯,只是時間的偶合問題。試圖用簡短的語言去描述《滑動的門》的故事時,敘述就變得支離破碎,這種裂縫是無法彌合的裂縫,實際上也不需要去彌合,因為不管怎么描述,描述故事都將逐漸遠離這部電影的原本形態。敘事革命,首先要把電影與現實的關系、電影與想象的關系重新來討論。電影不再是現實的鏡子,也不再是現實的一面窗戶,而是對現實本質一個無限深的推測與無限遠的遐想,并是對現實圖景的多種想象性的虛擬傳達。 ……
電影化敘事技巧與手段-經典名片優秀手法剖析 作者簡介
林洪桐,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曾任青年電影制片廠編導、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副會長、北京名人影視藝術學校校長等職01992年獲得國務院授予的突出貢獻專家榮譽。 從教近50年,授課二萬余課時,培養學生近千人。講授“表演藝術”“電影大師”“電影技巧與手段”“編劇技巧”“當代剪輯”等課程。曾任電影文學碩士研究生導師。《電影藝術辭典》“表演學科”主編、《大百科全書》“電影表演藝術”大辭條撰稿人,提出“表演三圈論”“創作圍棋思維論”“表演生命學”等學說。發表論文《當代電影表演斷想》《伯格曼的表演觀》等百余篇,撰寫理論專著《表演藝術教程》系列叢書、《銀幕技巧與手段》等共12部,共達一千余萬字,曾獲優秀教材一等獎、藝術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高校優秀暢銷書二等獎等。 創作影視劇本《寒夜》《北京人》等15部,編導電影、電視《多夢時節》《死神與少女》等10余部,導演話劇《悲悼》《家》《羅密歐與朱麗葉》等20余部。作品曾獲金雞獎最佳兒童故事片獎及最佳表演獎、政府優秀影片獎、“瓦爾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美國“雙城國際電影節”優秀影片獎、中國紅十字會及評論學會“人道主義精神獎”等,并選送“戛納”“南特”國際電影節展映。 曾任金雞獎評委(11屆、14屆、20屆)、金橋獎評委(3屆、4屆)、華表獎評委、十佳影視明星評委、電影百年“世紀杯”獎評委等。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