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群書治要五十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616578
- 條形碼:9787512616578 ; 978-7-5126-165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群書治要五十講 本書特色
★唐太宗、唐玄宗、德川家康……一千三百年來,帝王將相*看重的書
★一本書讓您讀懂《群書治要》的治國大智慧
★洞察五千年的治國大道,剖析永不變的盛衰定律
★官學可以為政 商學可以治企 民學可以齊家
群書治要五十講 內容簡介
《群書治要五十講》是作者關于《群書治要》五十次講座的文字結集。《群書治要》自其問世后,雖成就了有唐一代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但其命運多舛,自宋以來即已銷聲匿跡,不見于中華大地。清嘉慶年間該書方由日本返回中國故土,但并未引起時人的重視,更未廣為流傳。直至老一代革命家習仲勛同志發現該書的價值,親自題詞“古鏡今鑒”,再度出版之后,方始為社會所關注。本書作者潛心閱讀該書三年,先后主持出版了《群書治要考譯》《群書治要譯注》等書,錄制了數百小時關于《群書治要》的講座。《群書治要五十講》總結了《群書治要》的治國智慧,為現代人了解此書大開方便之門,尤其值得領導者一讀。
群書治要五十講 目錄
《群書治要》的緣起
《群書治要》的編撰
《群書治要》的流傳
《群書治要》概覽
第二講 “圣賢政治”之以道治國(一)
“圣賢政治”的境界
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第三講 “圣賢政治”之以道治國(二)
“元亨利貞”的啟示
與天下同利者,則得天下
失天之度,雖滿必涸
*上之道,莫若法天
第四講 “圣賢政治”之以德治國(一)
道德是中國文化的核心
齊家治國,修德為本
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非有所為,上德之道
為政以德,孝為德本
第五講 “圣賢政治”之以德治國(二)
《孝經》感應章的啟示
舜帝的故事
為什么古人要舉孝廉
厚德方能載物,無德必有災殃
孔夫子對領導干部的提醒
第六講 “圣賢政治”之仁義治國(一)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
治以道德為上,行以仁義為本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推己及人為仁
仁昭義立,德博化廣
第七講 “圣賢政治”之仁義治國(二)
仁義廢則太平不興
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
惟仁者宜在高位
仁者愛人,義者循理
荀吳成就道義
欒共子殺身以成仁
仁義為本,法度為末
第八講 “圣賢政治”之仁義治國(三)
仁義不可違
仁的三種境界
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第九講 “圣賢政治”之以禮治國(一)
不學禮,無以立
晏子與齊景公論“禮”
禮為天之經、地之義
禮的本質是恭敬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第十講 “圣賢政治”之以禮治國(二)
安上治民,莫善于禮
差若毫厘,謬以千里
為什么兒媳婦要跪著給長輩盛湯
沒有禮,天下就會失去和諧
第十一講 “圣賢政治”之以樂易俗(一)
第十二講 “圣賢政治”之以樂易俗(二)
第十三講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一)
——教學的宗旨和目標
第十四講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二)
——教學的內容和形式
第十五講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一)
——用人決定成敗
第十六講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二)
——如何求取賢才
第十七講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三)
——如何識別賢才
第十八講 任用賢能,去除奸佞(一)
——如何任用賢才
第十九講 任用賢能,去除奸佞(二)
——如何識別佞臣
第二十講 拔奇取異,安定社稷
——多事之世須用奇
第二十一講 德治為主,法治為輔(一)
——歷史的經驗總結
第二十二講 德治為主,法治為輔(二)
——正確認識德教和法治
第二十三講 德治為主,法治為輔(三)
——先仁而后法 ,先教而后刑
第二十四講 德治為主,法治為輔(四)
——以人為本,謹慎用刑
第二十五講 德治為主,法治為輔(五)
——提升治國的境界
第二十六講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一)
——為政要以民為本
第二十七講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二)
——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二十八講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三)
——時刻心存百姓
第二十九講 重本輕末,去奢從儉(一)
——治國要以農為本
第三十講 重本輕末,去奢從儉(二)
——古人如何處理工商業和農業的關系
第三十一講 重本輕末,去奢從儉(三)
——杜絕奢靡之風,禁作奇技淫巧
第三十二講 偃武修文,以德懷遠(一)
——謹慎用兵,不可好戰
第三十三講 偃武修文,以德懷遠(二)
——誅暴討亂,奉行天道
第三十四講 虛心納諫,忠言直諫(一)
——為君要善于納諫
第三十五講 虛心納諫,忠言直諫(二)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第三十六講 虛心納諫,忠言直諫(三)
——體諒為臣進諫的不易
第三十七講 虛心納諫,忠言直諫(四)
——國之將興,貴在諫臣
第三十八講 治國就是治吏(一)
——考功按績,舉賢任能
第三十九講 治國就是治吏(二)
——以德賜爵,依功施祿
第四十講 勤修善政,化解災害(一)
——應對災害的古老智慧
第四十一講 勤修善政,化解災害(二)
——反躬修德,化解災難
第四十二講 歷史證明的因果律(一)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第四十三講 歷史證明的因果律(二)
——作惡多端,必遭惡報
第四十四講 齊家治國,女德為要(一)
——王化始于閨門
第四十五講 齊家治國,女德為要(二)
——男女要各守本位
第四十六講 齊家治國,女德為要(三)
——女子無德,貽害家國
第四十七講 居安思危,慎終如始(一)
——要懂得預防禍患
第四十八講 居安思危,慎終如始(二)
——做一個明智的“先醒者”
第四十九講 盛衰興亡的的規律
——文化是國家的命脈
第五十講 以古鑒今,古為今用
——學習的目的全在應用
群書治要五十講 作者簡介
蕭祥劍,1981年生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2010年接觸學習《群書治要》,先后負責整理出版了《群書治要考譯》、《群書治要譯注》兩書;另出版有《群書治要心得》、《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合著);先后于錄影棚錄制《群書治要》的《周易治要》《尚書治要》《孝經治要》《禮記治要》《孔子家語治要》等講座。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