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歷史:第1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911829
- 條形碼:9787564911829 ; 978-7-5649-118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史:第1冊 本書特色
陳廣勝、王翠主編的《中國歷史》采用時序加主題編寫體例,總體呈現了中華民族輝煌的文明及偉大的復興歷程。全書共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大部分,每部分按學習主題分為若干單元,單元之下設若干課。全書共包含18個單元主題,其中,古代部分包括8個單元23課,分別介紹了中國古代的政治文明、農耕經濟、傳統文化與主流思想、杰出人物、對外交往、科技成就、文學、史學和藝術及古代的社會風貌;近代部分包括6個單元18課,主要介紹了民族危機、民族解放,中華民族自求進步的探索,民族經濟的發展及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現代部分包括4個單元9課,主要介紹了新中國的政權建設,道路探索,新中國外交及現代化建設之成就。 本教材堅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注重培養學生實踐探究意識,鍛煉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與實踐創新能力,在每個學習單元之后,根據該單元主題均設有一個“實踐活動課”,并對活動提出了實施建議、操作方案和具體要求。
中國歷史:第1冊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全1冊)/“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作為職業教育和幼兒師范教材共分三大部分:古代部分、近代部分、現代部分。古代部分八個單元,分別介紹中國古代的政治文明,農耕經濟,傳統文化與主流思想,杰出人物,對外交往,科技成就,文學、史學和藝術以及古代的社會風貌:近代部分六個單元,介紹了民族危機,民族解放,中華民族自求進步的探索,民族經濟的發展及中國現代化的變遷:現代部分,介紹了新中國的政權建設,道路探索,外交新成就,中華民族輝煌的文明及偉大的復興歷程。
中國歷史:第1冊 目錄
**單元 中國古代的政治文明
**課 華夏文明的起源
第二課 “封邦建國”的奴隸制度
第三課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與鞏固
實踐活動課
第二單元 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
**課 大河農業文明
第二課 農耕時代的手工業
第三課 農耕時代的商業與城市
實踐活動課
第三單元 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與主流思想
**課 春秋戰國:中國文化的“軸心時代”
第二課 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第三課 宋明理學和明清之交的思想
實踐活動課
第四單元 中國古代燦若群星的杰出人物
**課 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第二課 推動歷史進步的改革家
第三課 運籌帷幄的軍事家
第四課 不讓須眉的女性
實踐活動課
第五單元 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
**課 秦漢——對外交往的開端
第二課 唐宋——對外交往的繁榮
第三課 元明清——由開放走向閉關
實踐活動課
第六單元 中國古代發達的科學成就
**課 輝煌的科學成就
第二課 卓越的技術成就
實踐活動課
第七單元 中國古代瑰麗的文學、史學和藝術
**課 輝煌璀璨的文學、史學和戲劇
第二課 魅力永存的書畫、樂舞和雕塑
實踐活動課
第八單元 中國古代獨具魅力的社會風貌
**課 豐富多彩的古代服飾和美食
第二課 風格多樣的古代民居和發達的交通
第三課 獨具一格的宗教文化和風俗節令
實踐活動課
近代部分
**單元 近代西方工業文明對中國傳統文明的沖擊
**課 鴉片戰爭
第二課 甲午戰爭
第三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實踐活動課
第二單元 近代中國追求民族解放與民主的探索
**課 戊戌變法
第二課 辛亥革命
實踐活動課
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艱難發展
**課 洋務運動和民族工業的艱難發展
第二課 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實踐活動課
第四單元 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課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第二課 “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國民大革命
第三課 土地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熟
……
現代部分
中國歷史:第1冊 節選
第二個重點,要強調從首都長安出發,穿過河西走廊西行,經玉門關、陽關以西,跨越蔥嶺,到大月氏,再到大秦。在前面查找資料,編寫劇本的過程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再通過視頻資料的欣賞,動畫的演示和填圖訓練的強化,使學生基本掌握所學知識點。 2.本課難點,一是如何調動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情景劇的編演中來,如何指導學生*大限度地利用教材資料;二是要充分理解絲綢之路開辟的影響。 **個難點可通過分解任務的辦法來解決,張騫出使西域的過程分成三幕來演,學生按任務分成三組,每組有專人負責查找資料,有專人負責編輯資料,有負責找“演員”的,有負責編臺詞的,有負責排練的,有負責做“道具”的,還有負責與其他組協調的。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本,盡可能把課本的知識點用上。 第二個難點,要充分理解絲綢之路開辟的影響,這部分內容教師要補充,結合學生手中的資料進行內容拓展。絲綢之路開辟的*大的貢獻是推動了東西文化交流,*顯著的例子便是中國發明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藥等,后來都是由這條絲綢之路傳人西亞再傳至歐洲。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東傳人中國的。可以說,絲綢之路是地理大發現之前一條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僅溝通了東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這兩個文明的相互滲透。 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本課采取表演“情景劇”,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以活動促發展”的教學策略。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表演法。 2.多媒體演示法。 3.啟發談話法。 4.討論法。 教學媒體選擇: 本課以計算機多媒體為教學平臺,以師生交流互動為主要學習方法,把本課主要內容和相關圖片顯示在一張張幻燈片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能抓住主線,并調動多種感官的體驗。 教學過程設計: 1.課前準備 ①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上網查找有關張騫的一些資料、編組、分段準備資料(如當地的地理情形等)。 ②編寫張騫通西域的歷史短劇。把任務分解到每一個小組。指導各組組建“創作班子”,編寫劇本,要盡可能多地用到課本所學知識;注意時間先后,路線順序,出場人員,以及張騫等人在當時當地可能遭遇到的困擾(如敵人、野獸、沙塵暴等)。 ③確定角色,分派“演員”按本課的內容要求,擬定以下角色:張騫、漢武帝、堂邑父、張騫隨從、匈奴單于、匈奴兵士、大月氏首領等人。要求各角色熟記臺詞,演得自如大方,符合歷史史實。 ……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