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行政執法實務及案例解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1688118
- 條形碼:9787801688118 ; 978-7-80168-81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政執法實務及案例解析 內容簡介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行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依法治國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同時還強調:“行政機關是實施法律法規的重要主體,要帶頭嚴格執法。” 行政執法活動是各級行政機關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是法治政府條件下行政管理的核心內容。但是,隨著行政執法任務不斷增加、行政執法要求不斷嚴格,行政執法過程中的一些不文明、不規范、不合法問題也日益凸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執法效果和政府形象,損害了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為此,《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國發〔2010〕33號)中明確要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牢固樹立以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自覺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 為了提高廣大行政執法人員的行政執法能力和水平,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我們特邀請法律界專家編寫了《行政執法實務及案例解析》。《行政執法實務及案例解析》針對廣大執法人員行政執法的實際需求,緊緊圍繞當前行政執法的熱點難點問題,精心選取了行政執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執法監督、行政監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國家賠償等九個方面的學習內容,每章后都配有【典型案例分析】和【綜合能力檢測】(包括單選、多選、簡答和案例分析),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規范和要求進行了準確解讀。附錄中共收錄了行政執法常用綜合性法律、法規11部,突出了實用性、指導性,既是講解行政執法規范的教科書,也是查詢行政執法規定的工具書。
行政執法實務及案例解析 目錄
**章 行政執法
**節 行政執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節 行政執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行政執法主體與行政執法對象
第四節 行政執法依據
第五節 行政執法程序
第六節 行政執法行為
【典型案例分析】“釣魚執法”到底是執法還是違法
【綜合能力檢測】
第二章 行政許可
**節 行政許可的概念和原則
第二節 行政許可的設定
第三節 行政許可的實施
第四節 行政許可的費用與監督檢查
第五節 行政許可的法律責任
【典型案例分析】資格考試是否必須參加指定培訓
【綜合能力檢測】
第三章 行政處罰
**節 行政處罰的概念和原則
第二節 行政處罰的種類和設定
第三節 行政處罰的實施
第四節 行政處罰的程序
第五節 行政處罰的法律責任
【典型案例分析】王某某不服某縣工商局行政委托處罰案
【綜合能力檢測】
第四章 行政強制
**節 行政強制的概念與原則
第二節 行政強制的種類和設定
第三節 行政強制措施實施程序
第四節 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程序
第五節 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六節 行政強制的法律責任
【典型案例分析】執法城管“請 ”違規小伙執勤三小時違法又違規
【綜合能力檢測】
第五章 行政執法監督
**節 行政執法監督概述
第二節 行政執法監督的內容
第三節 行政執法監督的手段
第四節 行政執法監督隊伍
【典型案例分析】監察部等四部門調查處理吉林長春、遼寧盤錦等
強制拆遷致人傷亡案件
【綜合能力檢測】
第六章 行政監察
**節 行政監察制度概述
第二節 行政監察機關的領導體制與管轄
第三節 行政監察機關的職責與權限
第四節 行政監察的程序
【典型案例分析】鄭筱萸受賄瀆職案
【綜合能力檢測】
第七章 行政復議
**節 行政復議的概念與原則
第二節 行政復議范圍
第三節 行政復議機關機構及其職責
第四節 行政復議的程序
第五節 行政復議中的法律責任
【典型案例分析】郭某申訴某計生辦頒發離婚證書案
【綜合能力檢測】
第八章 行政訴訟
**節 行政訴訟概述
第二節 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與管轄
第三節 行政訴訟參與人
第四節 行政訴訟的起訴與受理
第五節 行政訴訟的裁判與執行
【典型案例分析】“闖黃燈”引發的行政訴訟案
【綜合能力檢測】
第九章 國家賠償
**節 國家賠償概述
第二節 國家賠償的適用范圍和構成要件
第三節 行政賠償
第四節 司法賠償
第五節 國家賠償方式和計算標準
【典型案例分析】冤獄10年,叔侄倆各獲國家賠償110萬余元
【綜合能力檢測】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國務院關于印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
國務院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
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行政執法實務及案例解析 節選
《行政執法實務及案例解析》: 二、一般程序 一般程序,又稱普通程序,是指對一般違法案件實施處罰所普遍適用的基本程序。相對于簡易程序而言,這種程序嚴格、復雜一些,適用也廣泛得多。具體包括: (一)立案 這是行政處罰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適用一般程序時的**個環節。是指行政處罰機關對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控告檢舉材料和自己發現的違法行為,認為需要給予違法者行政處罰,并決定進行調查處理的活動。行政處罰的案件,除依法采用簡易處罰程序以及在法定情形下采取緊急措施的以外,都須經過立案階段,先立案再進行調查處理。對在行政管理中發現的正在進行的違法行為需要立即查處的,必須在事后補辦立案手續。行政處罰的立案對于防止行政機關濫施行政處罰,有效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行政機關或被授權組織迅速查處違法行為,避免案件的推諉和久拖不決具有重要的意義。 行政處罰案件的立案,應當填寫立案報告表,經主管負責人審批后即為立案。對于符合立案條件的應及時予以立案;經審查認為不符合立案條件或者違法行為輕微的則不予立案。對通過審查不屬于本機關管轄的案件,應將案件材料移送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如決定立案應當及時通知利害關系人;如不予立案,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或組織應當制作附理由的不予立案決定書,送達利害關系人;利害關系人對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不予立案的決定不服的或者行政機關不予答復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內申請行政復議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調查 調查是指有管轄權的行政處罰機關對立案處理的案件,為了查明行政違法案件的事實真相而依法進行的專門調查、獲取證據和采取有關的行政強制措施的活動。調查是行政處罰程序的必經步驟,行政機關必須先調查取證,再決定處罰。調查取證應符合下列幾項基本原則:(1)應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和收集各種有關證據。(2)根據案件的性質和難易程度組成調查人員或調查組進行調查取證,負責調查的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在進行調查、收集證據時,應向被調查人員出示有關證件。(3)調查人員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4)行政機關在調查案件時有關單位和個人都有作證以及協助的義務,有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拒絕提供有關證據。 調查取證的程序大致由調查和取證兩個階段構成,此外還包括為保證調查取證順利進行或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后執行而采取強制措施的步驟。 1.調查。調查是執法人員依照法定程序向案件的當事人、證人及利害關系人了解案件情況的活動。調查活動*經常的表現形式就是詢問當事人和證人。詢問應如實制作筆錄。詢問筆錄由詢問人閱讀或向被詢問人宣讀,并由詢問人和被詢問人簽名或者蓋章。詢問當事人或證人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同時,被調查人員應如實回答詢問,并協助調查或者檢查,不得阻撓。 2.取證。執法人員除對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證人進行調查外,還必須進行收集證據的活動。取證具體包括提取和索取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進行現場勘驗和鑒定幾個方面。 3.強制措施及其他相關措施。為了調查取證的需要或保證行政處罰的執行,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可依法采取一些強制措施和對證據的保全措施以及其他法定措施。根據《行政處罰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這些措施主要有檢查、扣押、查封、凍結、扣留、擔保等。 (三)審查決定 一般經立案調查終結的案件,由調查取證人員或者聽證會主持人向實施行政處罰的行政處罰機關提出處理意見,由所在行政機關的行政首長決定。對于未經聽證的案件,在處罰決定作出之前,應當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允許其申辯。有權作出處理決定的行政機關或組織,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作出不同的處理決定,如處罰決定、不予處罰決定、撤案決定、移送決定等。 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上述相應的處理決定,由行政機關負責人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