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華語文學印象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077242
- 條形碼:9787205077242 ; 978-7-205-0772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語文學印象 本書特色
林建法主編的《華語文學印象(1984-2013當代作家評論30年文選)》是“《當代作家評論》三十年文選”叢書之一,是《當代作家評論》雜志三十年來圍繞作家、作品所刊發的文章的精萃。收入王德威、張新穎、陳平原、王安憶、余華等著名學者、作家縱論華語文學圈著名作家、作品的文章。
華語文學印象 內容簡介
林建法主編的《華語文學印象(1984-2013當代作家評論30年文選)》是“《當代作家評論》三十年文選”叢書之一,是《當代作家評論》雜志三十年來圍繞作家、作品所刊發的文章的精萃。收入王德威、張新穎、陳平原、王安憶、余華等著名學者、作家縱論華語文學圈著名作家、作品的文章。
華語文學印象 目錄
金庸小說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超越“雅俗”
金庸的成功及武俠小說的出路
無奈與悲哀
張愛玲的小說基調
從反文典到后文典時期的超文典:作為文本和神話的張愛玲
劉以鬯:中國意識流小說的先驅
“通俗的現代派”
論徐訐的當代意義
當代啟示錄
高行健話劇世界面面觀
“浪子的悲歌回到老家來唱了”
評聶華苓近年來在國內出版的幾部小說
《夢回青河》:“抗戰記憶”中的人性敘事
“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獨特”
齊邦媛與《巨流河》
現代精神:從感悟到抗拒
對王文興小說創作主題的一種貫通
大人大出大即大離
論洛夫詩的“當代性”
“自我”的面相
論郭楓的詩
“與永恒拔河”的人
隔岸妄論余光中
葉維廉的詩與傳統
靈視之域
羅門詩主題論述
年度作家如是說
詩人也斯與香港文壇的世界性
豈容青史盡成灰:白先勇的歷史敘事與時代悲情
正義在身膽識過人
側寫女作家陳若曦
試論李昂
商業語境中的生存獨白
評陶然長篇小說《一樣的天空》
讀西西女士的《手卷》
刻舟求劍人
朱天心小說印象
政治的諷喻
評宋澤萊的《弱小民族》
評張大春《四喜憂國》
純真的愛心清新的文字
尤今其人其作
蒼茫世界的求索
《沉默之島》之秘藏與“雌雄同體”的象征
在恒常中追尋新的可能
關于簡散文
重復:黃碧云小說的一道奇觀
光景里的聲音是怎樣流淌出來的
讀葛亮的短篇小說
為什么要寫長篇小說
答黎紫書《告別的年代》
談哈金并致海內外中國作家
論臺灣新世代在文學史上的意義
臺灣女性詩歌中的“情欲主題”
南天一隅,重巒疊翠、萬壑爭流的散文風景線
臺灣散文發展的一個輪廓
香港情與愛
回歸后的小說敘事與欲望
香港情與愛
回歸前的小說敘事與欲望
光明與黑暗之門
我對夏氏兄弟的敬意和感激
夏濟安、《文學雜志》與臺灣大學
兼論臺灣“學院派”文學雜志及其與“文化場域”和“教育空間”的互涉
重讀夏志清教授《中國現代小說史》
李歐梵的浪漫與現代探索
魂兮歸來
文學譜系意識形態文本解讀
王德威的學術路向
華語文學印象 節選
林建法主編的《華語文學印象(1984-2013當代作家評論30年文選)》是“《當代作家評論》三十年文選”叢書之一,是《當代作家評論》雜志三十年來圍繞作家、作品所刊發的文章的精萃。收入王德威、張新穎、陳平原、王安憶、余華等著名學者、作家縱論華語文學圈著名作家、作品的文章。
華語文學印象 作者簡介
林建法,《當代作家評論》主編。常熟理工學院特聘教授、《東吳學術》執行主編。主要著作有《尋找精靈文學情感與其他》、《對話時代的思與想》,主編有《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大系(19492009)》(與王堯主編)、《《當代作家評論》三十年文選》(十卷)等一百余部。榮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出版人物獎,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