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流民問題與近代社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15366
- 條形碼:9787565015366 ; 978-7-5650-153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流民問題與近代社會 本書特色
流民問題是普遍的歷史存在,也是困擾中國歷代統治者的一大社會問題。《流民問題與近代社會》是作者池子華十多年來持續研究中國流民問題的*新力作,全書采用整體性研究與區域性研究相結合的手法,對流民現象發生的原因、流民的空間和職業流向、流民對近代中國社會所產生的效應、近代中國如何解決流民問題等,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跨學科的考察,以史為鑒,是一部研究中國近代社會史的一部力作。
流民問題與近代社會 內容簡介
流民問題是普遍的歷史存在,也是困擾中國歷代統治者的一大社會問題。“農民定,天下安”。一旦農民被強制脫離物質生產資料而被拋出正常的生活軌道成為無所依歸的流民,就會對社會形成爆發性沖擊波,引發社會震蕩,甚至成為王朝更迭的主導力量。因此,歷代王朝的治亂興衰往往取決于對流民的控制程度。本書是作者十多年來持續研究中國流民問題的*新力作,全書采用整體性研究與區域性研究相結合的手法,對流民現象發生的原因、流民的空間和職業流向、流民對近代中國社會所產生的效應、近代中國如何解決流民問題等,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跨學科的考察,以為史鑒,是一部研究中國近代社會史的一部力作。
流民問題與近代社會 目錄
流民問題與近代社會 節選
流民問題是普遍的歷史存在,也是困擾中國歷代統治者的一大社會問題。《流民問題與近代社會》是作者池子華十多年來持續研究中國流民問題的*新力作,全書采用整體性研究與區域性研究相結合的手法,對流民現象發生的原因、流民的空間和職業流向、流民對近代中國社會所產生的效應、近代中國如何解決流民問題等,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跨學科的考察,以史為鑒,是一部研究中國近代社會史的一部力作。
流民問題與近代社會 作者簡介
池子華,男,生于1961年8月,安徽渦陽縣人。1981年考入安徽師范大學歷史系,1985年畢業,留校擔任《安徽師范大學學報》編輯。1991年以同等學力考入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師從著名歷史學家茅家琦教授、方之光教授治中國近現代史。1994年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95年12月任安徽師范大學副教授。1996年7任河北大學教授,河北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中國近現代史、人口學碩士研究生導師(“雙重導師”),河北省職稱評審委員,河北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2001年9月至今,任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蘇州大學中國農村城鎮化研究中心兼職教授。著作有《中國近代流民》(獲河北省教委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專著’類貳等獎)、《曾國藩傳》、《幻滅與覺醒》、《張樂行評傳》(在安徽舉行首發式,獲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專著類貳等獎)、《晚清梟雄苗沛霖》、《中國流民史:近代卷》(獲安徽省圖書獎)、《流民問題與社會控制》、《紅十字與近代中國》(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貳等獎)、《百年紅十字》(第一作者)等,在海內外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主要業績錄入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主編的《世界名人辭典》、《中華優秀人物大典》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