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劉向《列女傳頌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618329
- 條形碼:9787550618329 ; 978-7-5506-183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劉向《列女傳頌圖》研究 本書特色
《列女傳》是中國**部女性傳記、婦女通史,具有重要的思想和學術價值。劉向、劉歆父子在編撰的基礎上加了頌、圖,故《漢書·藝文志》稱之為《列女傳頌圖》。《列女傳》*早著錄于劉向的《七略別錄》,在西漢中晚期,《劉向列女傳頌圖研究》已開始廣泛流傳。東晉時,顧愷之為《列女傳》重新繪了圖,使它傳播更廣。由于《列女傳》極力宣揚封建倫理綱常,所以受到歷代重視,在古代為之作注校釋的人很多,也給予了《列女傳》很高的評價。近代以來,《列女傳》仍然廣受關注,但對其研究卻出現粗暴化、教條化的傾向,甚至被認為是腐朽、落后的東西而備受責難,其作者劉向也未能幸免。本書由鄭先彬著。
劉向《列女傳頌圖》研究 內容簡介
《列女傳》是中國**部女性傳記、婦女通史,具有重要的思想和學術價值。劉向、劉歆父子在編撰的基礎上加了頌、圖,故《漢書·藝文志》稱之為《列女傳頌圖》。《列女傳》*早著錄于劉向的《七略別錄》,在西漢中晚期,此書已開始廣泛流傳。東晉時,顧愷之為《列女傳》重新繪了圖,使它傳播更廣。由于《列女傳》極力宣揚封建倫理綱常,所以受到歷代重視,在古代為之作注校釋的人很多,也給予了《列女傳》很高的評價。近代以來,《列女傳》仍然廣受關注,但對其研究卻出現粗暴化、教條化的傾向,甚至被認為是腐朽、落后的東西而備受責難,其作者劉向也未能幸免。 劉向作為王室宗親,統治階層中的一員,他的思想及著述難免會帶有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翦伯贊說,因為歷史有階級性,于是史學家敘述或批評過去的歷史都是站在自己的階級立場。對于其先行時代的諸事實之分析與批判,必反映著現社會正在敵對著的諸種傾向與意識形態。這不僅是一個哲學問題、理論問題,而是一個現實的政治問題。①劉向編撰《列女傳》,“采取《詩》、《書》所載賢妃貞婦,興國顯家可法則,及孽嬖亂亡者,序次為《列女傳》”②。劉向所撰的內容及思想傾向與《詩》、《書》所傳內容及思想傾向已經多有出入,出入的原因當然是因為他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用自己的意識形態去加以判斷的結果。二十世紀以來,《列女傳》備受批評,這當然同樣是因為學者們站在今天的社會,以現在的立場和觀念去評判以前的緣故,這也是一種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我們不能完全用今天的標準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劉向及其《列女傳》,而應結合當時的背景及歷史發展要求對其作客觀的評價。
劉向《列女傳頌圖》研究 目錄
序
前言
緒章《列女傳》研究史回顧
**章劉向的生平、著述及思想
**節劉向的家世及生平
一、劉向的家世
二、劉向的生平
第二節劉向的著述
一、劉向的家學淵源
二、劉向的主要著述
第三節劉向的思想
一、對儒家思想的傳承
二、對諸子思想的融合
第二章《列女傳》的編撰、版本及流傳
**節《列女傳》的編撰背景及目的
一、《列女傳》編撰的歷史背景
二、《列女傳》編撰的現實背景
三、《列女傳》編撰目的
第二節《列女傳》材料的來源及編撰的方式
一、《列女傳》材料的來源
二、《列女傳》編撰的方式
第三節《列女傳》的體裁特征
一、關于《列女傳》的體裁之爭
二、雜傳的特點及漢人的小說觀念
三、《列女傳》體裁的界定
第四節《列女傳》的版本及流傳
一、關于《列女傳》作者之爭
二、《列女傳》的版本及流傳
第三章 《列女傳》所蘊含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列女傳》的倫理思想
第五章 《列女傳》中的女性群像
第六章 《列女傳》的文學特色
第七章 《列女傳》的史學價值
第八章 《列女頌》的性質特征及作者考辨
第九章 《列女傳》的教化功能及對后世的影響
余論
參考文獻
后記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