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學概論-(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2058818
- 條形碼:9787102058818 ; 978-7-102-05881-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設計學概論-(第三版) 本書特色
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設計學的產生是20世紀以來的事件;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它毫無疑問有著它自己的研究對象。由于設計與特定的物質生產與科學技術的關系,這使得設計學本身具有自然科學的客觀性特征;而設計與特定社會的政治、文化、藝術之間所存在的顯而易見的關系,又使得設計學在另一方面有著特殊的意識形態色彩。
尹定邦、邵宏主編的《設計學概論(第3版)》是一本內容精當;資料翔實,兼具學術價值與普及意義的設計藝術理論類圖書,填補了同類出版物的空白。
設計學概論-(第三版) 內容簡介
尹定邦、邵宏主編的《設計學概論(第3版)》是一本內容精當;資料翔實,兼具學術價值與普及意義的設計藝術理論類圖書,填補了同類出版物的空白。本書嚴謹規范,內容涵蓋設計學以及學科的理論發展與歷史沿革,具有不可替代的權威性!对O計學概論(第3版)》是藝術與設計理論研究者、從業人員以及愛好者**的設計理論與批評類讀物。
設計學概論-(第三版) 目錄
第1章 導論:設計學的研究范圍及其現狀/1**節 設計學的研究范圍/5 一、設計史/6 知識鏈接:設計史協會成立 二、設計理論/8 三、設計批評/13 知識鏈接:批判性設計批評第二節 設計學的研究現狀/17 一、對當代西方設計思潮的一般看法/18 二、中國古代設計思想研究概述/25 知識鏈接:中國古代有關設計的論著第2章 設計的多重特征/3l**節 設計與藝術/32 一、設計的藝術淵源/32 二、設計的藝術指向/34 知識鏈接:中國原始藝術中的設計表現 三、設計中的藝術手法/36 四、藝術對設計的影響/37第二節 設計與科學技術/42 一、科技進步對設計的影響/42 知識鏈接:拉茲羅·默奧里一納吉與塑料美學 二、科學理論與設計/46 知識鏈接:膜面結構 知識鏈接:赫伯特·西蒙與“設計科學” 三、作為科技商品化載體的設計/48 知識鏈接:設計與“美國國家關鍵技術”第三節 設計與經濟/50 一、設計與經濟發展規劃的關系/50 二、作為產品附加值的設計/52 知識鏈接:商品的附加價值 三、作為經濟體管理手段的設計/53 四、生產和消費中的設計/54第3章 中國設計溯源/59**節 史前時期/60 一、石器/60 二、陶器/61 知識鏈接:新石器時代陶器造型的共同的特點 三、玉器/63 四、建筑/64 五、服飾/65 六、工具/65第二節 夏、商、周和戰國時期/66 一、青銅器/66 二、玉雕/68 知識鏈接:禮玉的“五瑞”“六器” 三、建筑/69 四、服飾/69第三節 從秦代到晚清/71 一、瓷器/71 知識鏈接:唐三彩 二、建筑/75 知識鏈接:李誡的《營造法式》 三、園林/81 四、家具/B3 五、紡織品與服飾/85 知識鏈接:清代絲織品紋樣的設計風格 知識鏈接:藍印花布的裝飾圖案 六、工具/90 七、兵器/95第4章 西方設計概觀/99**節 “前設計”時期/100 一、從史前到古典時期/100 知識鏈接:維特魯威的《建筑十書》 二、中世紀/105 三、文藝復興時期/116 四、巴洛克設計/119 五、洛可可設計/123第二節 工業革命與現代設計的開端/124 一、工業革命的意義/125 知識鏈接:瓦特蒸汽機的歷史貢獻 二、印刷業的發展與視覺傳達設計/127 知識鏈接:石版印刷術 三、現代意義的設計師/129第三節 西方19世紀設計/131 一、19世紀設計發展的背景/131 二、19世紀的設計教育和設計改革/133 知識鏈接:拉斯金的理論基礎第四節 現代設計運動/137 一、現代主義運動/137 二、二戰后的設計/141 知識鏈接:20世紀50年代典型的家庭設計風格 三、20世紀60年代的“波普”審美觀/146 知識鏈接:約翰·列農的造型變遷 四、技術與反技術/149第五節 當代設計的現狀/150 一、后現代主義理論與設計/150 二、新時代的設計方向/153 知識鏈接:鍋爐房第5章 設計的現代分類/157**節 視覺傳達設計/158 一、什么是視覺傳達設計/158 知識鏈接: “視覺傳達設計”的起源 二、視覺傳達設計的構成要素/160 三、視覺傳達設計的領域/162 知識鏈接:廣告的五個要素第二節 產品設計/165 一、什么是產品設計/165 二、產品設計的基本要素/166 三、產品設計的基本要求/166 四、產品設計的分類/167第三節 環境設計/171 一、什么是環境設計/171 二、環境設計的類型/172 附表一:設計分類第6章 設計師/177**節 設計師的歷史演變/178 一、工匠/ 知識鏈接:手工匠的分類 二、美術家兼設計師/181 三、專業設計師/182第二節 設計師的知識技能要求/184 一、設計師的藝術與設計知識技能/185 知識鏈接:三大構成 知識鏈接:價值工程學 二、設計師的自然與社會學科知識技能/188第三節 設計師的類型/191 一、橫向的分類/191 附表二:視覺、產品、環境設計師的設計領域與知識技能要求 附表三:日本設計師從事職業分布 二、縱向的分類/194第四節 設計師的社會職責/196 一、服務意識/196 二、倫理道德意識/199第7章 設計批評/201**節 設計批評的對象及其主體/202 一、兩者的范圍與特征/202 二、批評主體的多元身份/204第二節 設計批評的標準/205 一、設計評價體系的參照標準/205 知識鏈接:德國的優良設計評選標準 二、設計批評標準的歷時性/207 知識鏈接:穆特修斯的設計觀第三節 設計批評的特殊方式/212 一、博覽會模式/212 知識鏈接:倫敦水晶宮博覽會后著名的博覽會及其成就 二、集團批評/214第四節 設計批評的理論/216 一、設計批評理論的出現與發展/216 知識鏈接:佩夫斯納《現代運動的先鋒》的理論核心 二、設計批評理論的多元化/219 知識鏈接:豪格談設計的雙重價值第8章 附件/223 設計專業術語表/223 進一步閱讀書目/236 索引/240
展開全部
設計學概論-(第三版) 節選
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設計學的產生是20世紀以來的事件;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它毫無疑問有著它自己的研究對象。由于設計與特定的物質生產與科學技術的關系,這使得設計學本身具有自然科學的客觀性特征;而設計與特定社會的政治、文化、藝術之間所存在的顯而易見的關系,又使得設計學在另一方面有著特殊的意識形態色彩。
尹定邦、邵宏主編的《設計學概論(第3版)》是一本內容精當;資料翔實,兼具學術價值與普及意義的設計藝術理論類圖書,填補了同類出版物的空白。
設計學概論-(第三版) 作者簡介
尹定邦,1940年5月出生于湖北武漢,1957年入讀中南美術?茖W校附中,1965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并留校任教;教授。曾任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設計分院院長、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代理事長、中國科協第五屆委員、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會長、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設計學叢書”主編;現任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榮譽委員。已出版專著有《設計目標論》《圖形與意義》;發表設計學研究論文數十篇。邵宏,1958年2月出生,江蘇南京人。暨南大學文藝學博士、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史博士、武漢理工大學設計管理學博士后;曾先后任教于廣州美術學院、暨南大學和華南師范大學;現為廣州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設計學類出版著作有:《設計專業英語:西方藝術設計經典文選》和《設計管理基礎》(合著),主編《“歲月銘記”設計學研究文集》和《西方設計:一部為生活制作藝術的歷史》,論文“經營與disegno的風格學意義”、“設計史學小史”、“設計理論與藝術理論的同源特征”、“設計批評的歷時形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