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服務型政府建設規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32717
- 條形碼:9787514132717 ; 978-7-5141-327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服務型政府建設規律研究 本書特色
當前,中國在政府發展方面面臨著“雙重任務”:既要像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解決政府管理的現代化這一基礎問題;又要建設服務型政府。即中國在新世紀伊始提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發展目標是一種“歷史壓力下的歷史性選擇”。 建設服務型政府與政府職能轉變兩大歷史進程具有內在聯系。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中國政府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和全球化帶來的外在壓力,主動進行的歷史性戰略選擇。’從理論上說,提供公共服務既是政府的主要職責,也是國家本質的要求;從現實來講,在社會發展不同階段,政府職責是有差別的,要適時調整。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的情況下,中國需要深化和細化對國家的社會職能和政府公共服務職責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把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推進到新的階段。同時,深度推動公共服務事業,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需要政府的能力更強、更有作為、效率更高,即需要一個“有為政府”。 建設服務型政府,轉變政府職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充分考慮時間、空間的協調性問題,重點建立起全方位、廣覆蓋、多層級、高效能、制度化的公共服務體系。它是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著力點,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一項核心內容。在這方面,一個合理的財政體制是政府實現執政理念、國強民富的必要保證。
服務型政府建設規律研究 內容簡介
當前,中國在政府發展方面面臨著“雙重任務”:既要像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解決政府管理的現代化這一基礎問題;又要建設服務型政府。即中國在新世紀伊始提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發展目標是一種“歷史壓力下的歷史性選擇”。 建設服務型政府與政府職能轉變兩大歷史進程具有內在聯系。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中國政府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和全球化帶來的外在壓力,主動進行的歷史性戰略選擇。'從理論上說,提供公共服務既是政府的主要職責,也是國家本質的要求;從現實來講,在社會發展不同階段,政府職責是有差別的,要適時調整。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的情況下,中國需要深化和細化對國家的社會職能和政府公共服務職責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把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推進到新的階段。同時,深度推動公共服務事業,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需要政府的能力更強、更有作為、效率更高,即需要一個“有為政府”。 建設服務型政府,轉變政府職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充分考慮時間、空間的協調性問題,重點建立起全方位、廣覆蓋、多層級、高效能、制度化的公共服務體系。它是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著力點,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一項核心內容。在這方面,一個合理的財政體制是政府實現執政理念、國強民富的必要保證。
服務型政府建設規律研究 目錄
引言 服務型政府——歷史壓力之下的歷史性選擇
一、“服務型政府”概念的來源與內涵
二、服務型政府建設:歷史壓力之下的選擇
三、服務型政府建設:一個歷史性的選擇
四、服務型政府建設:一個循序漸進的歷史過程
**章 建設服務型政府是政府職能轉變的新階段
**節 當前政府職能轉變存在的重要問題
一、改革的深入要求對政府職能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化和細化
二、實踐的發展要求政府在職能轉變中實現創新
三、“建設服務型政府”正式提出
第二節 基本認識:建設服務型政府是政府職能轉變的新階段
一、政府職能轉變的歷史前提
二、初步認識與改革啟動階段(1984-1998年)
三、調整認識與改革探索階段(1998-2003年)
四、深化認識與改革深入階段(2003年至今)
第三節 現代政府公共服務職責的擴展趨勢
一、公共服務職責擴大化的趨勢
二、更全面地理解“政府職能轉變”中的“轉變”概念
三、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下建設“服務型政府”
第四節 履行公共服務職責是國家的本質要求
一、明確國家的階級性和社會性的辯證關系
二、中國應當不斷增強國家的社會性
三、中國要善于對政治行為做“社會性”處理
第二章 服務型政府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節 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條件性
一、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前提條件
二、兩個平臺:經濟發展水平和政府管理水平
三、四個支柱:市場、第三部門、法治國家與積極成熟的公眾
第二節 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應堅持“留有余地”的原則
一、“福利剛性”要求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循序漸進
二、公共服務水平可以適度滯后于經濟發展水平
三、小結:適度和漸進地提升服務水平
第三節 堅持“均等化”與“差別性”的動態統一
一、應充分認識均等化對市場效率的影響
二、應充分認識區域差距對均等化的制約
三、應充分重視人口的城鄉構成對均等化的制約作用
第三章 深度推進公共服務事業要求合理的政府定位
**節 “有為政府”是公共服務事業中政府的基本定位
一、對政府的綜合定位:“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政府”
二、實踐中政府定位的演變
三、中國的服務型政府建設對“有為政府”的客觀要求
第二節 “有為政府”的內涵
一、平衡職責:經濟監管、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
二、行政主導:資源配置樞紐與“軟約束”
三、注重績效:投入和效益并重
四、規模適度:規模與結構的合理化
五、法治健全:自律與制約相結合
六、靈活開放:敏于應對外部變化
第三節 “有為政府”的定位是特定條件下的抉擇
一、轉型社會的特定階段
二、現代化的雙重歷史任務
三、超大發展中國家的現實
四、深厚歷史傳統的制約
五、巨大的外部壓力
六、“有為政府”:一個階段性的選擇
第四章 構建公共服務體系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核心內容
第五章 完善公共財政體制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制度保障
第六章 突出“多元參與”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特征
第七章 合理調度社會資源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現實需要
第八章 全面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保障
第九章 構建“伙伴型”府際關系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政策工具創新
第十章 服務型政府建設推動公共服務與現代服務業的密切結合
第十一章 “以服務平衡差距”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突出社會價值
第十二章 服務型政府建設是城市化良性發展的有效推力
第十三章 服務型政府建設對政治發展具有內在推動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