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包容的智慧(精裝38.0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894334
- 條形碼:9787543894334 ; 978-7-5438-943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包容的智慧(精裝38.00) 本書特色
本書是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與人間佛教的開創者星云大師就社會現狀、人生態度、企業管理等話題的智慧交流,古老的東方哲學與現代的都市人生呈現出完美的交融。 平易之處與我們交流人生的閱歷,世間的故事,生活的感知,從心治、義利、篤學、慈愛到忍辱、舍得、財富、格局。書中觀點和態度更加與時俱進,也更入世、更實用、更貼進讀者的生活,而故事也更幽默、更動人。這也就決定了它在風格上的時代感。會讓讀者進一步的體會古老東方哲學與現代都市人呈現出的完美交融。
包容的智慧(精裝38.00) 內容簡介
1. 傳媒大亨劉長樂先生與佛教宗師星云大師喜樂對談 囊括種種人生哲學與處世原則:有容、伏惑、若水、度己、變通、多元、管理、信遠。二位智者,各具視野,款款道來,足見包容。他們談中華文化,談人生履歷,談生死意義,談現代管理…… 2. 華人世界*重要的修心之書,暢銷達數十萬冊 本書的核心,就是“包容”。包容修的是心,包容煉的是心,心一點一點擴大,大到能包太虛,能盛宇宙。如果說做人、成功要靠智慧,包容就是智慧的藝術。 3. 一本提升你心靈能量的智慧之作 人間講和是,世事求包容。兩位大師說盡人生事理,用妙語真言帶您進入善美之地。佛家講究眾生之和,人人都可以成佛,本書用“包容”含蓄地指明實現和平寧靜的妙法。
包容的智慧(精裝38.00) 目錄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一、 有容
柏林墻是被音樂電視摧毀的嗎?
醍醐灌頂“一句話”
規律藏在“愛和良知”的鏡子里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心靜,則萬物莫不自得
虛空包容萬有
身臨其境,方知別有洞天
生活本身就是神通
二、伏惑
不給別人留余地,可能自己沒有立錐之地
*不聽話的是我們的心
王道與佛法的沖撞
薪盡火傳,生命在于轉化
良知就是知恥、知愧、知恩
不能圓融人我關系,是*大悲哀
財富會空,真空能生妙有
迷惑時的判斷:止于至善
三、若水
當提起時提起,當放下時放下
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
在人群中實現使命
中國的禪學 世界的視野
一天保有十分鐘的寧靜
為兇手立一塊祭奠的石頭
上與君王同坐,下與乞丐同行
四、度己
每天講三句贊美的話
持久熱情,才能耐得住寂寞
一切阻礙都是線索,所有陷阱都是路徑
文化血型與世界華人
對工作存有敬重之心
信息多元遏止信息霸權
深入才有洞察,熱愛才能感動
自省者自強,自律者自尊
五、變通
退步原來是向前
忍是智慧,忍是擔當
在沖突中學習
受保護的文化,榮耀與危險并存
寬可容人,厚可載物
寬恕讓未來變得開闊
善待資源,兜里不能老是揣著弓和箭
六、多元
讓“平等”回歸人心
信仰可改變一國之精神格局
我們有什么可自卑的呢?
禪者眼中,萬物皆美
中國媒體是喜鵲叫,外國媒體是烏鴉嘴
意識形態是一道墻,佛教則是門窗
瞻禮佛指,讓中國率先統一
文化沖突走向文化融合
七、管理
柔性管理 自覺管理 感動管理
十年前的一碗面
如果勝利意味著打敗所有人……
和解是歷史的正途
東方與西方的中庸
菩薩心腸+現代管理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西方的一分為二,東方的二分為三
不管理就是高明的管理
管人難,管心更難
八、信遠
善惡若不報,乾坤必有私
重振勇氣,向死而生
危機:危險之中有機會
憨商之道是聰明
我們欣賞身處困境仍微笑的人
以無聲的覺悟,求有聲的視野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
跋:智慧的藝術
附錄:
佛教智慧的真義
——星云大師《世紀大講堂》演講錄
附帖:
1.星云大師的云水日月
2.星云大師的借鑒與獨辟
3.圣情如畫,“人性與愛”
4.人間佛教現代律儀
包容的智慧(精裝38.00) 節選
1. 傳媒大亨劉長樂先生與佛教宗師星云大師喜樂對談
囊括種種人生哲學與處世原則:有容、伏惑、若水、度己、變通、多元、管理、信遠。二位智者,各具視野,款款道來,足見包容。他們談中華文化,談人生履歷,談生死意義,談現代管理……
2. 華人世界*重要的修心之書,暢銷達數十萬冊
本書的核心,就是“包容”。包容修的是心,包容煉的是心,心一點一點擴大,大到能包太虛,能盛宇宙。如果說做人、成功要靠智慧,包容就是智慧的藝術。
3. 一本提升你心靈能量的智慧之作
人間講和是,世事求包容。兩位大師說盡人生事理,用妙語真言帶您進入善美之地。佛家講究眾生之和,人人都可以成佛,本書用“包容”含蓄地指明實現和平寧靜的妙法。
包容的智慧(精裝38.00) 作者簡介
星云大師 1927年生于江蘇揚州。12歲剃度出家。21歲出任南京華藏寺住持,授記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49年赴臺,1967年創建佛光山,廣設道場,培育僧才,主張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1991年創立國際佛光會,于五大洲成立170余個國家地區協會,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社團。著有《釋迦牟尼佛傳》《星云禪話》《舍得》《寬心》等。 劉長樂 1951年生于上海。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佛教學會特邀顧問、香港太平紳士。20世紀80年代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1996年創立鳳凰衛視。獲頒香港城市大學榮譽文學博士。擔任南京大學校董及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著有《東西論劍》《再造天堂》等。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