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佛教與江浙-第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42417
- 條形碼:9787542642417 ; 978-7-5426-424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佛教與江浙-第一輯 本書特色
《佛教與江浙文化》由中國計量學院佛教與江浙文化研究中心主辦,是一本具有較高質量的學術出版物。邱高興主編的《佛教與江浙文化(第1輯)》收錄了當代江浙學者研究佛教義理、文學與宗教、歷史與現實、江浙文化等方面的二十篇文章,全書匯集了大量嚴實的史料和豐富的前沿研究成果,見解深刻,屢有新意。
佛教與江浙-第一輯 內容簡介
《佛教與江浙文化(第1輯)》一共收錄了20余篇論文,首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名譽學部委員楊曾文教授受邀為本刊撰寫的特稿,其他論文大致圍繞江浙佛教、義理探討、文學與佛教、歷史與現實、文學與文化等主題展開。 《佛教與江浙文化(第1輯)》既有對江浙佛教文獻、石刻資料、造像等的研究,也有對佛教義理的深度討論;既有對文藝作品中所表現的佛教思想的探討,也有對現實問題的調查與探討。論文的篇幅或短或長,文筆或沉穩或飄逸,論說或直接或曲折,作者們邱高興等以不同的方式將自己的研究所得呈現在這里,期待方家批評指正。
佛教與江浙-第一輯 目錄
浙江的禪宗祖庭和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江浙佛教
編纂“浙江佛教文獻集成”的構想
佛教石刻史料的價值
孔望山摩崖造像佛道與世俗互融現象淺說
義理探索
深度、奧秘與神性之維
論太虛大師的智慧說
禪宗語言觀對文學意境生成的影響
一心與法界:華嚴宗別教一乘的兩個基石
文學與佛教
祁彪佳與晚明禪悅士風
法海形象演變的文化意義
唐寅佛禪詩探析
清代女性作家皈依佛道風氣探析
歷史與現實
佛教與江浙-第一輯 節選
二、在中日曹洞宗發展史上的天童寺 天童寺位于寧波市東25公里的太白山麓,據傳在西晉永康元年(300),僧義興游至此地,因喜愛此處山水,便開山建寺,感動太白金星化童子為他擔水砍柴,因將寺稱天童,山名太白,至北宋時改名景德禪寺。在南宋寧宗建制的“五山十剎”中屬于“五山”中列為第:三位,稱“太白山天童景德禪寺”! √焱略谥腥辗鸾涛幕涣髦姓加兄匾匚,既是中國著名禪寺、曹洞宗振興的重鎮,又是日本曹洞宗在中國的重要祖庭! ≈袊芏醋谟商颇┒瓷搅純r(807~869)創立,至其弟子曹山本寂(840—901)及云居道膺(8357—902)時有較大發展。曹洞宗的“曹洞”是取自曹山本寂和洞山良價二人名號的前一個字。曹洞宗雖奉洞山良價為祖,但使此派禪法盛行于世的是其弟子本寂。然而本寂的法系流傳幾代后佚失不明,流傳后世的是道膺的法系。 曹洞宗在五代、宋初曾長期不振,直到北宋后期芙蓉道楷(1043—1118)以后才出現振興的轉機。丹霞子淳上承道揩繼續推進曹洞宗的發展,著名弟子有宏智正覺(1091—1157)和真歇清了。宏智正覺(1091—1157)在天童寺傳法,提倡“默照禪”,主張靜默坐禪,休歇身心,使欲望煩惱自然凈盡,所具清凈本性自然顯現,達到解脫。著有《坐禪箴》、《默照銘》,并有《宏智廣錄》傳世。 洞山之下第十三代、丹霞子淳下第四代長翁如凈(1163~1228),繼承和發揚曹洞宗天童正覺(109l一1157)“默照”禪風,常以“只管打坐”、“心塵脫落’’的禪法教導弟子。正是在他住持天童寺期間,日本道元投到他門下學法,將曹洞宗傳到日本。 ……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