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G6-糧安天下 農業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171732
- 條形碼:9787109171732 ; 978-7-109-1717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G6-糧安天下 農業卷 本書特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編著的《糧安天下(農業卷)》是聚焦中國之科學發展系列之一。本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食物生產的基本情況和取得的成就。重點闡述中國完全有能力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中國人能自己養活自己,中國人的飯碗始終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G6-糧安天下 農業卷 內容簡介
糧食豐則天下安,倉廩實而知禮節。中國是人口大國,確保國家食物安全,必須堅持立足國內實現基本自給的方針c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供給,以方針政策強扶持,資金投入強支持,人才培養強支撐,科技引領強助力,各種措施強保障,使食物生產取得長足發展、實現新的跨越。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的十年(2003-2012年),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十年;是國民生活穩步提升,逐步向小康邁進的十年;是農業綜合生產力逐步提高,食用農產品產量特別是糧食總產逐年增加的十年。事實充分證明,中國完全有能力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中國人能自己養活自己,中國人的飯碗始終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G6-糧安天下 農業卷 目錄
1 概淪
1.1 中國農業的基本特點
1.2 近年來強農惠農富農政策
1.3 近十年中國農業發展成就
1.4 農業科技支撐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2 糧食生產
2.1 加大政策扶持和基礎投入是穩步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的基本保障
2.2 技術進步是促進糧食生產發展的有力支撐
2.3 主要糧食作物生產
2.4 前景展望
3 經濟作物生產
3.1 經濟作物生產發展的主要特點
3.2 科技進步在經濟作物產業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3.3 主要經濟作物生產
3.4 經濟作物發展前景展望
4 畜禽生產
4.1 畜禽產品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4.2 畜禽生產科技創新和支撐能力增強
4.3 主要畜禽產品生產
4.4 畜禽養殖業發展展望
5 漁業生產
5.1 近十年中國漁業發展形勢良好
5.2 科技進步對中國漁業發展起到支撐作用
5.3 主要漁業產業生產
5.4 發展前景展望
6 展望
6.1 繼續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
6.2 穩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6.3 持續增加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產量
6.4 進一步增強農業科技支撐能力
6.5 不斷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
6.6 逐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G6-糧安天下 農業卷 節選
截至2010年,全國參加后裔測定的公牛累計達1341頭,有生產性能測定記錄的女兒總數240070頭,平均每頭公牛女兒數312頭,育種值估計的可靠性顯著提高。根據良種補貼項目需要,2010年重新修訂了“中國奶牛性能指數(CPI)”,包括了生產性狀、體型性狀和體細胞性狀等7個性狀,并使用全國DHI測定數據庫進行了種公牛的遺傳評定。 2010年,中國奶牛育種工作者使用XY分離性控冷凍精液約40萬到50萬劑,產母犢率可達到90%以上,推廣效果良好,很受奶牛養殖者的歡迎。特別是2010年,內蒙古賽科星繁育生物技術公司在引進美國XY公司分離機的基礎上,重點進行XY精子分離技術流程、異種精子輔助受精、改善精子活力和存活時間等關鍵技術研發,建立了奶牛性控凍精生產新技術,顯著提高性控凍精的生產效率以及性控凍精受胎率,通過特定的原精分離前處理方法和生產技術流程,使種公牛精液的分離利用率由30%提高到90%以上,解決了使用XY精子分離技術的種公牛利用率低的技術難題,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奶牛性控冷凍精液的產業化應用。 在充分調研中國奶牛養殖現狀的基礎上,科研人員研究制定了《奶牛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GAP》(國家標準)、《奶牛飼養標準》(農業行業標準)、《奶牛用精飼料》(農業行業標準)和《奶牛飼養規范》(北京市大興區地方標準),并以階段飼養方式、適宜的精粗飼料結構、陰陽離子平衡、飼用微生物為核心開發出奶牛專用預混料產品,形成了針對集約化牛場和小區的兩種養殖技術規范、TMR(Total Mixed Rations,全混合日糧)飼喂工藝與技術規程。針對中國上海和北京地區奶牛熱應激發生規律,集成有機鉻、陽離子鹽和飽和脂肪酸等營養調控技術和《牧場緩解熱應激自動控制系統》軟件,建立了緩解奶牛熱應激的綜合控制技術,并將上述各項技術組裝集成為“奶牛規范化飼養與牛奶品質營養調控技術研究應用”成果,自2006年在16個省份的150多個奶牛場和奶牛養殖小區(園區)共18.98萬頭奶牛中推廣應用,平均提高產奶量13%以上,乳脂率、乳蛋白含量分別達到3.4%和3.1%以上,奶牛常見疾病發生率下降了50%左右,奶牛敏殖性能和牛奶質量得到顯著改善,平均每頭奶牛每年新增純收益約853元,累計給奶牛養殖戶帶來了4.85億元的純收益。確定了中國荷斯坦高產奶牛可代謝蛋白質的適宜水平,提出了乳蛋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和肽結合氨基酸理想模式,建立了提高乳蛋白含量的營養調控技術。 ……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