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春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020096473
- 條形碼:9787020096473 ; 978-7-02-009647-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春 本書特色
全新改版重裝
大開本 新版式
封面精致淡雅 形象詮釋巴金經(jīng)典名著
經(jīng)典的作品的裝幀設(shè)計,想要有新意,又不能標(biāo)新立異。要做到貼合作品,貼合時代是非常難的。本書設(shè)計的玄機(jī)是在書名的位置,設(shè)計者匠心獨運用地用門上貼紙的形式代表封建舊式大家庭,貼紙由新到舊,逐漸褪色剝離,象征大家庭的衰敗。這是近年來巴金《家》《春》《秋》的裝幀設(shè)計中對原著*形象的詮釋。
春 內(nèi)容簡介
我國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作為現(xiàn)代意義上的長篇小說則是五四新文學(xué)運動之后受中外文學(xué)交互影響而產(chǎn)生的。五四時期的文化啟蒙運動使小說這個古老的文學(xué)樣式在華夏大地上從“稗官野史”升級到與詩文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從茶余飯后的消遣娛樂變?yōu)樽骷液妥x者表現(xiàn)人生、看取社會的重要手段,在語言與形式上也經(jīng)歷了由文言章回體到現(xiàn)代形態(tài)的蛻變。
自二十世紀(jì)二十年代始,在白話短篇小說發(fā)展興盛的基礎(chǔ)上,長篇小說也孕育萌芽,三十年代達(dá)到創(chuàng)作的高峰,出現(xiàn)了巴金、老舍、茅盾、張恨水、李劫人等重要作家和以《家》、《駱駝祥子》、《子夜》、《金粉世家》、《死水微瀾》為代表的重要作品,立體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當(dāng)時的社會生活和國民的生存狀態(tài),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的經(jīng)典篇章。
為了系統(tǒng)展示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成就,我們新編了這套“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藏本”系列圖書,選收1919至1949年間創(chuàng)作的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長篇,為讀者相對完整地閱讀并珍藏這一時段的長篇小說提供一套優(yōu)質(zhì)的讀本。 我國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作為現(xiàn)代意義上的長篇小說則是五四新文學(xué)運動之后受中外文學(xué)交互影響而產(chǎn)生的。五四時期的文化啟蒙運動使小說這個古老的文學(xué)樣式在華夏大地上從“稗官野史”升級到與詩文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從茶余飯后的消遣娛樂變?yōu)樽骷液妥x者表現(xiàn)人生、看取社會的重要手段,在語言與形式上也經(jīng)歷了由文言章回體到現(xiàn)代形態(tài)的蛻變。
自二十世紀(jì)二十年代始,在白話短篇小說發(fā)展興盛的基礎(chǔ)上,長篇小說也孕育萌芽,三十年代達(dá)到創(chuàng)作的高峰,出現(xiàn)了巴金、老舍、茅盾、張恨水、李劫人等重要作家和以《家》、《駱駝祥子》、《子夜》、《金粉世家》、《死水微瀾》為代表的重要作品,立體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當(dāng)時的社會生活和國民的生存狀態(tài),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的經(jīng)典篇章。
為了系統(tǒng)展示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成就,我們新編了這套“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藏本”系列圖書,選收1919至1949年間創(chuàng)作的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長篇,為讀者相對完整地閱讀并珍藏這一時段的長篇小說提供一套優(yōu)質(zhì)的讀本。
春 目錄
春
春 節(jié)選
一
“二小姐,我們太太請你去打牌,”倩兒走進(jìn)房來笑嘻嘻地說。
高淑英正坐在窗前一把烏木靠背椅上,手里拿了一本書聚精會神地讀著,吃驚地抬起頭來,茫然地看了倩兒一眼,微微一笑,似乎沒有聽懂倩兒的話。
“二小姐,我們太太請你就過去打牌!王家舅太太來了,”倩兒看見淑英專心看書的樣子,忍不住噗嗤笑了一聲,便提高聲音再說一遍。她走到淑英面前,站在書桌旁邊,等候淑英回答。
淑英把兩道細(xì)眉微微一皺,推辭說:“怎么喊我去打?為什么不請三太太打?”三太太張氏是淑英的母親。
“我去請過了,三太太喊你去替她打,”倩兒答道。
淑英聽了這句話,現(xiàn)出為難的樣子。她放下書,站起來,伸一個懶腰,剛打算走了,馬上又坐下去,皺起眉頭說:“我不想去,你就說我今天有點不舒服。”
“我們太太請你一定去,”倩兒知道她的心思,卻故意跟她開玩笑,不肯走,反而追逼似地說了上面的話,一面帶笑地看她。
淑英也微笑了,便帶了一點央求的口氣連忙說:“倩兒,你去罷。大少爺就要回來了,你去請他。我實在不想打牌。”
倩兒會意地笑了笑,順從地答應(yīng)一聲,就往外面走。她還沒有走出門,又轉(zhuǎn)過身子看淑英,說道:“二小姐,你這樣子用功,將來一定考個女狀元。”
“死丫頭,”淑英帶笑地罵了一句。她看見倩兒的背影出了房門,寬慰地噓了一口氣。她不用思想茫然地過了片刻,然后猛省地拿起書,想接著先前中斷的地方讀下去。但是她覺得思想不能夠集中在書上面了。印在三十二開本書上的四號字,在她的眼前變得模糊起來,而且不時地往隔行跳動。值得人憧憬的充滿陽光與歡笑的歐洲生活漸漸地黯淡了。代替那個在她的腦子里浮現(xiàn)的,是她過去的日子和她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她是一個記憶力很強(qiáng)的人。她能夠記起許多的事情,尤其是近一年來的。的確,近一年來這個公館里面發(fā)生了許多大的變化,每一個變化都在她的心上刻劃了一條不可磨滅的痕跡,給她打開了一個新的眼界,使她知道一些從前完全不曾想到的事情。這些變化中*大的就是祖父的死,嫂嫂的死,和堂哥哥覺慧的出走,尤其是后一件事情給了她相當(dāng)大的刺激。她從另一個堂哥哥那里知道那個堂哥哥出走的原因。她以前從不曾想到一個年輕人會把家庭當(dāng)作可怕的地方逃出去。但是現(xiàn)在仿佛那個堂哥哥從家里帶走了什么東西似的,家里的一切都跟從前不同了。她自己也似乎有了改變。一年前別人還批評她心直口快,愛說愛笑,如今她卻能夠拿一本書靜靜地獨自在房里坐上幾個鐘頭,而且有時候她還一個人在花園里帶著沉思的樣子閑步,或者就在圓拱橋上倚著欄桿看下面的湖水。在這種時候她的心情是很難形容出來的。好像有一個渴望在搔她的心,同時又好像有什么東西從她的心里飛走了,跟著過去的日子遠(yuǎn)遠(yuǎn)地飛走了,她的心上便有了一個缺口,從那里時時發(fā)生隱痛,有時甚至是無緣無故的。固然這心上的微痛有時是突然襲來的,但是過一下她也就明白那個原因了。她馬上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過后她又膽怯地把它拋開,雖然那件事情跟她有極大的關(guān)系,而且使她很擔(dān)心,她卻不敢多想它;同時她自己又知道即使多想也不會有好處。這是關(guān)于她的婚事的。她只知道一點,另外又猜到一點。她的祖父在日把她許了給陳克家的第二個兒子。庚帖已經(jīng)交換過了。這門親事是祖父起意而由她的父親克明親手辦理的。下定的日期本來已經(jīng)擇好了,但是因為祖父突然病故就耽擱下來。*近她又聽到要在年內(nèi)下定的話。關(guān)于陳家的事情她知道得很少。但是她聽說陳家的名譽很壞,又聽說陳家二少爺不學(xué)好,愛賭錢,捧戲子。這是丫頭翠環(huán)在外面聽來的,因為她父親克明的律師事務(wù)所同陳克家的律師事務(wù)所設(shè)在一個公館里面,她父親的仆人和轎夫知道一些陳家的事情。她的堂哥哥覺民同堂妹淑華也常常在談話里批評陳家,有意無意地引起她對那件親事的不滿。其實她自己也不愿意在這樣輕的年紀(jì)嫁出去做人家的媳婦,更不愿意嫁到那樣的人家去。然而她覺得除了聽從父親的命令以外,也沒有別的辦法,她自己對那件事情又不能過問。她沒有勇氣,又不好意思。她只是無可奈何地捱著日子。這就是使她變得沉靜的主要原因。憂郁趁勢在她的心里生長起來。雖然在十七歲的年紀(jì),她就已經(jīng)感到前途的黯淡了。
這一切都是她的父母所不知道的。在這些時候給她以莫大安慰的除了同隔房兄弟姊妹的聚談外,就只有一些西洋小說的譯本和幾份新出的雜志,它們都是從她*大的堂哥哥覺新那里借來的。雜志上面的文章她還不能夠完全了解,但是打動她的心喚起她的熱情的處所卻也很多;至于西洋小說,那更有一種迷人的魅力。在那些書里面她看見另外一種新奇的生活,那里也有像她這樣年紀(jì)的女子,但她們的行為是多么勇敢,多么自然,而且*使人羨慕的是她們能夠支配自己的命運,她們能夠自由地生活,自由地愛,跟她完全兩樣。所以她非常愛讀那些小說,常常捧著一卷書讀到深夜,把整個自己都溶化在書中。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人干涉她,不過偶爾有人用了“書呆子”、“女狀元”一類的字眼嘲笑她。這不一定含得有惡意。她雖然不高興那一類字眼,但是也不覺得受到了傷害。然而近來情形有些不同了。一些新的事情開始來糾纏她,常常使她花費一些時間去應(yīng)付,譬如陪家里的長輩打牌就是一件。她對那種事情并不感到興趣,但是嬸娘們差了人來請她去,她的母親也叫她去,她怎么能夠拒絕呢?她平日被人強(qiáng)迫著做的事情并不單是這一樣,還有別的。她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面生活的,而且以后的生活又是多么令人懸心。她想了一會兒,依舊沒法解決這個問題。她覺得眼前只是一片陰暗的顏色,沒有一點點希望。她心里有些煩躁了。她就放下書,沒精打采地走出房去。
天氣很好。蔚藍(lán)色的浩大天空中只有淡淡的幾片白云。陽光留戀地掛在墻頭和檐上。天井里立著兩株高大的桂樹,中間有一個長方形的花壇,上面三株牡丹正在含苞待放。右邊一棵珠蘭樹下有兩個孩子俯在金魚缸上面弄金魚,一個女孩在旁邊看。她的同胞兄弟覺英是十五歲的少年了,相貌也生得端正,可是不愛讀書,一天就忙著同堂弟弟覺群、覺世一起養(yǎng)鴿子,弄金魚,捉蟋蟀。另一個孩子就是四房里的覺群,今年有十歲了。她看見他們,不覺把眉尖微微一蹙,也不說什么話。覺群無意間抬起頭,一眼看見了她,連忙往石階上面跑,上了石階便站在那里望著她笑。覺英立刻驚訝地站直了身子。他掉過頭來,看見是他的姐姐,便安靜地笑著叫一聲“二姐”。他手里還拿著一個撈魚蟲的小網(wǎng)。
“四弟,你少胡鬧點,爹回來看見你不讀書又要罵你的!”她溫和地警告覺英說。
“不會的,”覺英很有把握地回答了一句,依舊轉(zhuǎn)過頭俯著身子弄金魚。
女孩是四房的淑芬,今年也有九歲了。她轉(zhuǎn)過身子笑著招呼她的堂姐:“二姐,你來看,金魚真好看!”
淑英含糊地答應(yīng)一聲,微微搖一下頭,就從旁邊一道角門走出去。這時覺群的同胞兄弟覺世,一個塌鼻頭的八歲孩子,帶跳帶跑地從外面進(jìn)來,幾乎撞在她的身上。她驚恐地把身子一側(cè)。覺世帶笑地喚了一聲“二姐”,不等她說什么,就跑下天井里去了。淑英厭煩地皺了皺眉頭,也就默默地走出了角門。那邊也有一個小天井,中間搭了一個紫藤花架,隔著天井便是廚房,兩三個女傭正從那里出來。她順著木壁走到她的堂妹淑華的窗下。她聽見有人在房里說話,聲音不高。這好像是她的琴表姐的聲音。她剛剛遲疑地停了一下腳步,就聽見淑華在房里喚道:
“二姐,你快來。琴姐剛剛來了。”
淑英驚喜地把頭一仰,正看見琴的修眉大眼的鵝蛋臉貼在紙窗中間那塊玻璃上,琴在對她微笑。她不覺快樂地喚了一聲:“琴姐!”,接著抱怨似地說了一句:“你好幾天不到我們這兒來了。”
“三表妹剛才向我抱怨過了。你又來說!”琴笑著回答道。“你不曉得,我天天都在想你們。媽這兩天身體不大好。我又忙著預(yù)備學(xué)堂里的功課。現(xiàn)在好容易抽空趕到你們這兒來。你們還忍心抱怨我!”
淑英正要答話,淑華卻把臉貼在另一面玻璃上打岔地說:
“快進(jìn)來罷,你們兩個隔著窗子講話有什么意思?”
“你不進(jìn)來也好,我們還是到花園里去走走,”琴接口道,
“你就在花園門口等我們。”
“好,”淑英應(yīng)了一聲,微微點一下頭,然后急急往外面走了。她走到通右邊的那條過道的門口,停了一會兒,便看見琴和淑華兩人轉(zhuǎn)進(jìn)過道往這面走來。她迎上前去招呼了琴,說了兩三句話,然后同她們一道折回來,轉(zhuǎn)了彎走進(jìn)了花園。
她們進(jìn)了月洞門,轉(zhuǎn)過那座大的假山,穿過一個山洞,到了梅林。這里種的全是紅梅,枝上只有明綠色的葉子。她們沿著一條小路走出梅林,到了湖濱。她們走上曲折的石橋。這時太陽快落下去了。天空變成一片明亮的淡青色,上面還涂抹了幾片紅霞。這些映在緞子似的湖水里,在橋和亭子的倒影上添加了光彩的裝飾。
她們在欄桿前面站住了,默默地看著兩邊的景色。在這短時間里外面世界的一切煩擾似乎都去遠(yuǎn)了。她們的心在這一刻是自由的。
“琴姐,你今晚上不回去罷?”淑英忽然掉過頭問琴。
“我想還是回去的好,”琴沉吟一下回答道。
“明天是星期,你又不上課,何必回去。我看二姐有話要跟你談,”淑華接口說。
“你好幾天不來了,來了只坐一會兒就要回去,你好狠心,”淑英責(zé)備琴說。
琴溫和地笑了,把左手搭在淑英的肩頭柔聲說道:“你又在抱怨我了。看你說得怪可憐的。好,我就依你的話不回去。……看你們還有什么話好說?”
“依她的話?”淑華在旁邊不服氣地插嘴道。然后她又高興地拉了淑英的膀子笑著說:“二姐,你不要相信她的話。她樂得賣一個假人情,其實她是為了二哥的緣故……”
“呸,”琴不等淑華說完就紅著臉啐了一口,接著帶笑地罵道:“你真是狗嘴里長不出象牙!這跟二表哥又有什么關(guān)系?我要撕你的嘴,看你以后還嚼不嚼舌頭!”說著就動手去擰淑華的嘴。淑華馬上把身子一閃。琴幾乎撲了一個空,還要跑去抓淑華的辮子,卻被淑英拉住了。淑英一把抱住琴,笑得沒有氣力,差不多把整個身子都壓到琴的身上去了。
“饒了她這回罷,你看你差一點兒就碰在欄桿上面了。”琴忍住笑,還要掙脫身子去追淑華,但是聽見淑英的話,卻噗嗤地笑起來,連忙從懷里摸出一方手帕去揩嘴。
淑華在旁邊彎腰拍掌地笑著,笑夠了便走到琴的面前,故意做出哀求的聲音乞憐道:“好姐姐,親姐姐,饒了妹子這回罷。我下回再也不敢多嘴了。”她一面說話,一面捏著自己的辮子偷看琴,臉上的表情是叫人一見就要發(fā)笑的。
琴把手帕放回衣袋里,舉起手輕輕地在淑華的頭上敲了兩下,然后挽住她的膀子說:“哪個跟你一般見識!……話倒說得比糖還甜。哪個還忍心責(zé)罰你?……”
…… 一
“二小姐,我們太太請你去打牌,”倩兒走進(jìn)房來笑嘻嘻地說。
高淑英正坐在窗前一把烏木靠背椅上,手里拿了一本書聚精會神地讀著,吃驚地抬起頭來,茫然地看了倩兒一眼,微微一笑,似乎沒有聽懂倩兒的話。
“二小姐,我們太太請你就過去打牌!王家舅太太來了,”倩兒看見淑英專心看書的樣子,忍不住噗嗤笑了一聲,便提高聲音再說一遍。她走到淑英面前,站在書桌旁邊,等候淑英回答。
淑英把兩道細(xì)眉微微一皺,推辭說:“怎么喊我去打?為什么不請三太太打?”三太太張氏是淑英的母親。
“我去請過了,三太太喊你去替她打,”倩兒答道。
淑英聽了這句話,現(xiàn)出為難的樣子。她放下書,站起來,伸一個懶腰,剛打算走了,馬上又坐下去,皺起眉頭說:“我不想去,你就說我今天有點不舒服。”
“我們太太請你一定去,”倩兒知道她的心思,卻故意跟她開玩笑,不肯走,反而追逼似地說了上面的話,一面帶笑地看她。
淑英也微笑了,便帶了一點央求的口氣連忙說:“倩兒,你去罷。大少爺就要回來了,你去請他。我實在不想打牌。”
倩兒會意地笑了笑,順從地答應(yīng)一聲,就往外面走。她還沒有走出門,又轉(zhuǎn)過身子看淑英,說道:“二小姐,你這樣子用功,將來一定考個女狀元。”
“死丫頭,”淑英帶笑地罵了一句。她看見倩兒的背影出了房門,寬慰地噓了一口氣。她不用思想茫然地過了片刻,然后猛省地拿起書,想接著先前中斷的地方讀下去。但是她覺得思想不能夠集中在書上面了。印在三十二開本書上的四號字,在她的眼前變得模糊起來,而且不時地往隔行跳動。值得人憧憬的充滿陽光與歡笑的歐洲生活漸漸地黯淡了。代替那個在她的腦子里浮現(xiàn)的,是她過去的日子和她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她是一個記憶力很強(qiáng)的人。她能夠記起許多的事情,尤其是近一年來的。的確,近一年來這個公館里面發(fā)生了許多大的變化,每一個變化都在她的心上刻劃了一條不可磨滅的痕跡,給她打開了一個新的眼界,使她知道一些從前完全不曾想到的事情。這些變化中*大的就是祖父的死,嫂嫂的死,和堂哥哥覺慧的出走,尤其是后一件事情給了她相當(dāng)大的刺激。她從另一個堂哥哥那里知道那個堂哥哥出走的原因。她以前從不曾想到一個年輕人會把家庭當(dāng)作可怕的地方逃出去。但是現(xiàn)在仿佛那個堂哥哥從家里帶走了什么東西似的,家里的一切都跟從前不同了。她自己也似乎有了改變。一年前別人還批評她心直口快,愛說愛笑,如今她卻能夠拿一本書靜靜地獨自在房里坐上幾個鐘頭,而且有時候她還一個人在花園里帶著沉思的樣子閑步,或者就在圓拱橋上倚著欄桿看下面的湖水。在這種時候她的心情是很難形容出來的。好像有一個渴望在搔她的心,同時又好像有什么東西從她的心里飛走了,跟著過去的日子遠(yuǎn)遠(yuǎn)地飛走了,她的心上便有了一個缺口,從那里時時發(fā)生隱痛,有時甚至是無緣無故的。固然這心上的微痛有時是突然襲來的,但是過一下她也就明白那個原因了。她馬上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過后她又膽怯地把它拋開,雖然那件事情跟她有極大的關(guān)系,而且使她很擔(dān)心,她卻不敢多想它;同時她自己又知道即使多想也不會有好處。這是關(guān)于她的婚事的。她只知道一點,另外又猜到一點。她的祖父在日把她許了給陳克家的第二個兒子。庚帖已經(jīng)交換過了。這門親事是祖父起意而由她的父親克明親手辦理的。下定的日期本來已經(jīng)擇好了,但是因為祖父突然病故就耽擱下來。*近她又聽到要在年內(nèi)下定的話。關(guān)于陳家的事情她知道得很少。但是她聽說陳家的名譽很壞,又聽說陳家二少爺不學(xué)好,愛賭錢,捧戲子。這是丫頭翠環(huán)在外面聽來的,因為她父親克明的律師事務(wù)所同陳克家的律師事務(wù)所設(shè)在一個公館里面,她父親的仆人和轎夫知道一些陳家的事情。她的堂哥哥覺民同堂妹淑華也常常在談話里批評陳家,有意無意地引起她對那件親事的不滿。其實她自己也不愿意在這樣輕的年紀(jì)嫁出去做人家的媳婦,更不愿意嫁到那樣的人家去。然而她覺得除了聽從父親的命令以外,也沒有別的辦法,她自己對那件事情又不能過問。她沒有勇氣,又不好意思。她只是無可奈何地捱著日子。這就是使她變得沉靜的主要原因。憂郁趁勢在她的心里生長起來。雖然在十七歲的年紀(jì),她就已經(jīng)感到前途的黯淡了。
這一切都是她的父母所不知道的。在這些時候給她以莫大安慰的除了同隔房兄弟姊妹的聚談外,就只有一些西洋小說的譯本和幾份新出的雜志,它們都是從她*大的堂哥哥覺新那里借來的。雜志上面的文章她還不能夠完全了解,但是打動她的心喚起她的熱情的處所卻也很多;至于西洋小說,那更有一種迷人的魅力。在那些書里面她看見另外一種新奇的生活,那里也有像她這樣年紀(jì)的女子,但她們的行為是多么勇敢,多么自然,而且*使人羨慕的是她們能夠支配自己的命運,她們能夠自由地生活,自由地愛,跟她完全兩樣。所以她非常愛讀那些小說,常常捧著一卷書讀到深夜,把整個自己都溶化在書中。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人干涉她,不過偶爾有人用了“書呆子”、“女狀元”一類的字眼嘲笑她。這不一定含得有惡意。她雖然不高興那一類字眼,但是也不覺得受到了傷害。然而近來情形有些不同了。一些新的事情開始來糾纏她,常常使她花費一些時間去應(yīng)付,譬如陪家里的長輩打牌就是一件。她對那種事情并不感到興趣,但是嬸娘們差了人來請她去,她的母親也叫她去,她怎么能夠拒絕呢?她平日被人強(qiáng)迫著做的事情并不單是這一樣,還有別的。她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面生活的,而且以后的生活又是多么令人懸心。她想了一會兒,依舊沒法解決這個問題。她覺得眼前只是一片陰暗的顏色,沒有一點點希望。她心里有些煩躁了。她就放下書,沒精打采地走出房去。
天氣很好。蔚藍(lán)色的浩大天空中只有淡淡的幾片白云。陽光留戀地掛在墻頭和檐上。天井里立著兩株高大的桂樹,中間有一個長方形的花壇,上面三株牡丹正在含苞待放。右邊一棵珠蘭樹下有兩個孩子俯在金魚缸上面弄金魚,一個女孩在旁邊看。她的同胞兄弟覺英是十五歲的少年了,相貌也生得端正,可是不愛讀書,一天就忙著同堂弟弟覺群、覺世一起養(yǎng)鴿子,弄金魚,捉蟋蟀。另一個孩子就是四房里的覺群,今年有十歲了。她看見他們,不覺把眉尖微微一蹙,也不說什么話。覺群無意間抬起頭,一眼看見了她,連忙往石階上面跑,上了石階便站在那里望著她笑。覺英立刻驚訝地站直了身子。他掉過頭來,看見是他的姐姐,便安靜地笑著叫一聲“二姐”。他手里還拿著一個撈魚蟲的小網(wǎng)。
“四弟,你少胡鬧點,爹回來看見你不讀書又要罵你的!”她溫和地警告覺英說。
“不會的,”覺英很有把握地回答了一句,依舊轉(zhuǎn)過頭俯著身子弄金魚。
女孩是四房的淑芬,今年也有九歲了。她轉(zhuǎn)過身子笑著招呼她的堂姐:“二姐,你來看,金魚真好看!”
淑英含糊地答應(yīng)一聲,微微搖一下頭,就從旁邊一道角門走出去。這時覺群的同胞兄弟覺世,一個塌鼻頭的八歲孩子,帶跳帶跑地從外面進(jìn)來,幾乎撞在她的身上。她驚恐地把身子一側(cè)。覺世帶笑地喚了一聲“二姐”,不等她說什么,就跑下天井里去了。淑英厭煩地皺了皺眉頭,也就默默地走出了角門。那邊也有一個小天井,中間搭了一個紫藤花架,隔著天井便是廚房,兩三個女傭正從那里出來。她順著木壁走到她的堂妹淑華的窗下。她聽見有人在房里說話,聲音不高。這好像是她的琴表姐的聲音。她剛剛遲疑地停了一下腳步,就聽見淑華在房里喚道:
“二姐,你快來。琴姐剛剛來了。”
淑英驚喜地把頭一仰,正看見琴的修眉大眼的鵝蛋臉貼在紙窗中間那塊玻璃上,琴在對她微笑。她不覺快樂地喚了一聲:“琴姐!”,接著抱怨似地說了一句:“你好幾天不到我們這兒來了。”
“三表妹剛才向我抱怨過了。你又來說!”琴笑著回答道。“你不曉得,我天天都在想你們。媽這兩天身體不大好。我又忙著預(yù)備學(xué)堂里的功課。現(xiàn)在好容易抽空趕到你們這兒來。你們還忍心抱怨我!”
淑英正要答話,淑華卻把臉貼在另一面玻璃上打岔地說:
“快進(jìn)來罷,你們兩個隔著窗子講話有什么意思?”
“你不進(jìn)來也好,我們還是到花園里去走走,”琴接口道,
“你就在花園門口等我們。”
“好,”淑英應(yīng)了一聲,微微點一下頭,然后急急往外面走了。她走到通右邊的那條過道的門口,停了一會兒,便看見琴和淑華兩人轉(zhuǎn)進(jìn)過道往這面走來。她迎上前去招呼了琴,說了兩三句話,然后同她們一道折回來,轉(zhuǎn)了彎走進(jìn)了花園。
她們進(jìn)了月洞門,轉(zhuǎn)過那座大的假山,穿過一個山洞,到了梅林。這里種的全是紅梅,枝上只有明綠色的葉子。她們沿著一條小路走出梅林,到了湖濱。她們走上曲折的石橋。這時太陽快落下去了。天空變成一片明亮的淡青色,上面還涂抹了幾片紅霞。這些映在緞子似的湖水里,在橋和亭子的倒影上添加了光彩的裝飾。
她們在欄桿前面站住了,默默地看著兩邊的景色。在這短時間里外面世界的一切煩擾似乎都去遠(yuǎn)了。她們的心在這一刻是自由的。
“琴姐,你今晚上不回去罷?”淑英忽然掉過頭問琴。
“我想還是回去的好,”琴沉吟一下回答道。
“明天是星期,你又不上課,何必回去。我看二姐有話要跟你談,”淑華接口說。
“你好幾天不來了,來了只坐一會兒就要回去,你好狠心,”淑英責(zé)備琴說。
琴溫和地笑了,把左手搭在淑英的肩頭柔聲說道:“你又在抱怨我了。看你說得怪可憐的。好,我就依你的話不回去。……看你們還有什么話好說?”
“依她的話?”淑華在旁邊不服氣地插嘴道。然后她又高興地拉了淑英的膀子笑著說:“二姐,你不要相信她的話。她樂得賣一個假人情,其實她是為了二哥的緣故……”
“呸,”琴不等淑華說完就紅著臉啐了一口,接著帶笑地罵道:“你真是狗嘴里長不出象牙!這跟二表哥又有什么關(guān)系?我要撕你的嘴,看你以后還嚼不嚼舌頭!”說著就動手去擰淑華的嘴。淑華馬上把身子一閃。琴幾乎撲了一個空,還要跑去抓淑華的辮子,卻被淑英拉住了。淑英一把抱住琴,笑得沒有氣力,差不多把整個身子都壓到琴的身上去了。
“饒了她這回罷,你看你差一點兒就碰在欄桿上面了。”琴忍住笑,還要掙脫身子去追淑華,但是聽見淑英的話,卻噗嗤地笑起來,連忙從懷里摸出一方手帕去揩嘴。
淑華在旁邊彎腰拍掌地笑著,笑夠了便走到琴的面前,故意做出哀求的聲音乞憐道:“好姐姐,親姐姐,饒了妹子這回罷。我下回再也不敢多嘴了。”她一面說話,一面捏著自己的辮子偷看琴,臉上的表情是叫人一見就要發(fā)笑的。
琴把手帕放回衣袋里,舉起手輕輕地在淑華的頭上敲了兩下,然后挽住她的膀子說:“哪個跟你一般見識!……話倒說得比糖還甜。哪個還忍心責(zé)罰你?……”
……
春 作者簡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堯棠,現(xiàn)代文學(xué)家、出版家、翻譯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散文集《隨想錄》。1982年獲“國際但丁文學(xué)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tuán)-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