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北朝關中地區的魏碑書法-造像題記視閾下的長安書體-(上.下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16166
- 條形碼:9787516116166 ; 978-7-5161-161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朝關中地區的魏碑書法-造像題記視閾下的長安書體-(上.下卷) 本書特色
《北朝關中地區的魏碑書法:造像題記視閾下的"長安書體"(套裝共2冊)》從書法研究的價值看,北朝關中地區造像碑題記書體在北魏時期形成的以“平畫寬結”的“長安書體”和以“斜畫緊結”的“洛陽體”共同構成了“魏碑體”書法的兩大主要特征。“長安書體”結體寬博,橫平豎直,書風疏朗純厚,簡樸超逸,更具有民間性和普遍性,對西魏、北周的造像題記書體產生了重要影響。其演進過程與我國北方民族的融合和發展緊密相關,從北魏早期的“以隸寫楷”到“以楷寫隸”,再到*后的規整、圓潤、秀美的發展變化,不僅是少數民族文化素質提高的表現,也是民族大融合和南北朝書法融合的表現,這種文化上的融合為隋代書法的統一和唐代書法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北朝關中地區的魏碑書法-造像題記視閾下的長安書體-(上.下卷) 內容簡介
《北朝關中地區的魏碑書法--造像題記視閾下的長安書體(上下)》編著者岳紅記。《北朝關中地區的魏碑書法--造像題記視閾下的長安書體(上下)》內容提要:北朝關中地區造像題記形成的“長安書體”與該時期的民族融合藕發展緊密相關,它為南北書法在隋代的融合和唐代的繁榮起了重要作用。該書以詳實的資料從地域文化、書法演變等角度論述了“長安書體”的發展歷程;并認為“魏碑”是北魏時期流行的一種書法風尚,不僅指“洛陽體”還包括“長安書體”、“涼州書體”等區域性書體,拓寬了“魏碑”書法的研究領域,促使學界、書法界對該書體的重新認識,將對我國當今書法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北朝關中地區的魏碑書法-造像題記視閾下的長安書體-(上.下卷) 目錄
北朝關中地區的魏碑書法-造像題記視閾下的長安書體-(上.下卷) 節選
《北朝關中地區的魏碑書法:造像題記視閾下的"長安書體"(套裝共2冊)》從書法研究的價值看,北朝關中地區造像碑題記書體在北魏時期形成的以“平畫寬結”的“長安書體”和以“斜畫緊結”的“洛陽體”共同構成了“魏碑體”書法的兩大主要特征。“長安書體”結體寬博,橫平豎直,書風疏朗純厚,簡樸超逸,更具有民間性和普遍性,對西魏、北周的造像題記書體產生了重要影響。其演進過程與我國北方民族的融合和發展緊密相關,從北魏早期的“以隸寫楷”到“以楷寫隸”,再到*后的規整、圓潤、秀美的發展變化,不僅是少數民族文化素質提高的表現,也是民族大融合和南北朝書法融合的表現,這種文化上的融合為隋代書法的統一和唐代書法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北朝關中地區的魏碑書法-造像題記視閾下的長安書體-(上.下卷) 作者簡介
岳紅記,又名岳弘驥,筆名海雨,陜西省洛南縣人,副教授、美術學博士、長安大學環境藝術與環境美學博士后、陜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現執教于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長安大學。2004年4月碩士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2011年7月博士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研究方向為絲綢之路美術史,師從李青教授;2007年獲陜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11年獲西安市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出版專著《北朝關中地區的魏碑書法一造像題記視閾下的“長安書體”》和《岳弘驥書畫藝術實踐》,合著《文化產業學》和《古都歷史文化產業開發研究》;主持國家教育部課題1項、省級課題7項、發表研究論文20余篇;書畫作品多次獲獎:并被國家有關單位、機構收藏;2012年曾赴美國、加拿大進行書畫藝術交流。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