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西方人文經典講演錄(共四冊)(毛邊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81065
- 條形碼:9787542681065 ; 978-7-5426-8106-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方人文經典講演錄(共四冊)(毛邊本)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四冊《西方的起源》《帝國的興衰》《自由的黎明》《現代的誕生》,為讀者提供西方人文經典閱讀的必要知識,挑選在社會文化變革之際顯示思想力量的文本,進行深入淺出的導讀,引導出更為廣闊深入的思考。所涉經典貫串三千年西方思想演變史,從影響西方世界*為深遠的古希臘,一路走過羅馬帝國的興衰、早期基督教的興起,穿過并不完全黑暗的中世紀、璀璨豐富的文藝復興,*終抵達我們生活的現代。通過本書,可以與柏拉圖、但丁、莎士比亞、盧梭等七十余位人類歷史上的智者,《奧德賽》《理想國》《堂吉訶德》等九十余部西方*重要的經典著作展開對話。作者認為,人文經典閱讀貴在自己獨立的思考,閱讀是必須的準備,思考才是真正目標。
西方人文經典講演錄(共四冊)(毛邊本) 節選
這套書由給大學生(或從來沒有接受過人文教育的研究生)準備的講稿編輯整理而成,共分為四冊:一、希臘;二、羅馬;三、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四、17世紀和18世紀啟蒙。
這四冊的內容提供的是西方人文經典閱讀的必要知識,挑選的文本在文學或思想史上有其重要性,在文化和社會變革時期尤其能顯示充沛的思想能量。對閱讀來說,文本必須同時兼顧原始性(權威性)和可解釋性(創造性),創造性就是讀者自己的理解、感悟和聯想,是對文本意義的補充,從而使得文本能歷久彌新,長遠留存。這四冊不僅會介紹經典作品或作家,而且著重于啟發和激勵讀者閱讀過程中的思考;這不只是一個單純的閱讀課程,而是一個閱讀和思考的課程。
因此,這套書也是一種人文啟蒙。強調人文,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強大的力量還在貶低人的價值,蒙蔽人的智慧;倡導啟蒙,是因為還存在著普遍的知識限制和愚昧;主張思考,是因為普遍的思想懶惰還在生產大量的行尸走肉;提供指導,是因為這在現實教育中是普遍缺乏的。許多人雖然讀了許多年書,但對人文知識仍然不得其門而入,不得不靠個人在黑暗中摸索,對他們來說,這些都代表著學習的逆境和知識的衰退,英裔美國猶太歷史學者伯納德·劉易斯(Bernard Lewis,1916—2018)曾經指出,人們對逆境和衰退的反應有兩種基本方式。他在《哪里出了問題》(“What Went Wrong?”,The Atlantic Monthly,2002)一文中寫道,**種方式是問“誰把我們害成這樣?”,第二種方式是問“我們做錯了什么?”,前一種提問方式導致自怨自艾,后一種提問方式引至自強自立。前一種提問方式放棄個人責任,而專注于學校教育的失敗和制度環境的惡劣;后一種提問方式則要求我們一起自我省視和共同努力,以便找到一些更好的知識和道德的提升方法。人文啟蒙要追問、反思的是**種提問方式,而經典閱讀就是為它找到的一種應對方式,雖說不一定是成功的秘訣,但卻已經有了前人的成功經驗。
剛進大學的學生處于人生的一個特殊年齡段,他們雖然知識準備可能還不充分,但卻*好學和*愿意動腦筋思考。對于閱讀思考來說,好學和勤思比已有的知識更重要。
在準備這套書的內容時,我借用自己在美國大學教授人文閱讀課上使用的一些教案,但也做了調整和補充,因為中美兩國大學生在閱讀西方經典著作時的知識準備和需要是不完全相同的。
例如,希臘經典中修昔底德(Thucydides,前460或前455—約前400)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在中國是研究生課程的內容,被當作一種專門知識。但在美國中學里,它已經被當作普通歷史知識的一部分。并且在美國,11歲左右的初中生在他們的“社會學習課”(Social Studies)上就開始接觸這一歷史。美國六年級的《世界歷史:古代文明史》(California Social Studies, World History: Ancient Civilization)教科書也包括這部分的歷史。
當然,中學教科書對學生的要求是比較簡單的,這個六年級的網上教案扼要地列出學生需要掌握的五個要點。
**個要點:是什么導致雅典和斯巴達的戰爭?
雅典和斯巴達這兩個城邦國家有很多差異。例如,雅典有民主的政府形式,斯巴達則崇揚軍事化的理想,兩者都想成為該地區*強大的城邦國家,這場競爭導致兩個城邦國家及其盟友發生沖突。戰爭爆發有三個主要原因:首先,一些城邦國家害怕雅典,因為雅典在爭奪權力和聲望;其次,在伯里克利(Pericles,前495—前429)的領導下,雅典從一個城邦成長為一個海軍帝國;*后,一些雅典定居者開始向其他城邦國家移居。
第二個要點:為什么其他城邦國家不喜歡雅典?因為對雅典花費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資金的方式不滿。雅典不是用這些錢來保護所有其他的城邦國家,而是用其中一部分來美化雅典這個城市。因此,一些城邦國家就試圖擺脫雅典的權力控制。伯里克利的政策是,懲罰任何抵抗雅典的城邦。而斯巴達領導著另一個城邦聯盟,以對抗提洛同盟的力量。斯巴達領導的聯盟之所以被稱為伯羅奔尼撒聯盟,是因為它的許多城邦都位于伯羅奔尼撒半島。*后,在公元前431年,斯巴達向雅典宣戰。這場沖突被稱為伯羅奔尼撒戰爭。
第三個要點: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發生了什么?戰爭雙方各有優勢:斯巴達擁有更強的陸基軍事力量,其位置不會受到海上攻擊;而雅典的海軍更強大,可以在海上打擊斯巴達的盟友。這些差異決定雙方不同的戰爭策略。
斯巴達的戰略是通過破壞農作物來切斷雅典的糧食供應,斯巴達人通過控制雅典周圍的鄉村來做到這一點。雅典的戰略是避免在陸地上進行戰斗,并依靠海上力量。伯里克利說服雅典人由著斯巴達人摧毀鄉村,他則帶領雅典周圍地區的人們退入雅典城內……雅典城人滿為患。在戰爭的第二年,由于人口稠密,瘟疫暴發,奪走許多雅典人的生命。鼠疫是一種容易傳播并大量致死的疾病,雅典因此損失多達三分之一的人民和武裝力量,伯里克利也死于這場瘟疫。公元前421年,雅典簽署休戰協定,終于在公元前404年向斯巴達投降。
第四個要點: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結果是什么?伯羅奔尼撒戰爭持續了27年以上。城市和農作物被毀,成千上萬的希臘人喪生。希臘所有的城邦國家都遭受經濟和軍事力量的損失。
在希臘城邦的北部,馬其頓的菲利普二世國王(Philip II of Macedon,前382—前336)于公元前359年登上王位。他計劃建立一個帝國,于是開始削弱南方的希臘城邦。
就這場戰爭,總結如下:雅典的財富、威望、政策和權力引起其他城邦國家的不滿; 一場導致許多雅典人死亡的瘟疫幫助斯巴達擊敗雅典;伯羅奔尼撒戰爭削弱了所有希臘城邦國家達50年之久。
第五個要點:伯羅奔尼撒戰爭對今天有什么意義?它揭示,發動戰爭的國家可能失去權力和威信,而不是獲得權力。
我為什么要這么不厭其煩地講述美國六年級學生的伯羅奔尼撒戰爭課呢?因為這是對可能缺乏早期人文閱讀的中國學生的一個示例。中國學生在閱讀西方人文經典時,起步遲,起點低,知識儲備不如美國學生,這是很自然的。其實,美國大學的東亞系里開設的中國文學和文化課程中也有類似的問題,課程里學習的很多內容都是中國學生有的10歲以前就掌握了的。
西方人文經典講演錄(共四冊)(毛邊本) 作者簡介
徐賁,江蘇蘇州人,1950年出生,作家、人文學者。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文學博士,美國加州圣瑪麗學院英語系榮休教授。主要著作包括《經典之外的閱讀》《閱讀經典:美國大學的人文教育》《人文啟蒙的知識傳播原理》《與時俱進的啟蒙》《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知識分子與公共政治》《明亮的對話:公共說理十八講》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