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跟著名家讀美文精讀寫作課現代卷(8-9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47168
- 條形碼:9787020147168 ; 978-7-02-014716-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跟著名家讀美文精讀寫作課現代卷(8-9品) 本書特色
在記敘親歷事情時,事后回味的“再體驗”能讓敘述產生什么樣的效果?
對于像磚塊一樣壘得密實的文字,怎樣能讓聯想的風在上面自由地流動?
人會如何在真情涌動下產生寫詩的欲望,又如何找到適當的形式將其自然流露?
……
創造性的閱讀,創造性的寫作。
調動你的個性,直探文本意蘊,將審美愉悅化為日常寫作的素養。
選文兼備時代性、多樣性、可讀性;精讀補充課堂知識,提供課外參考。
跟著名家讀美文精讀寫作課現代卷(8-9品)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以中學生為主要讀者的散文讀本。本書精選26 篇中國現代散文和4 首詩歌為精讀對象,每篇由“作者與題解”“閱讀分析”“學習參考”三部分組成,提供審美經驗,兼顧寫作問題,親切平實,善于引導,意在使青少年讀者領會到好的作品、好的表達是怎么一回事。
《美文精讀與寫作:中國古代卷》與《美文精讀與寫作:中國現當代卷》首次出版于1999年,此次再版,對部分內容進行了修訂,并更名為《跟著名家讀美文. 精讀寫作課古代卷》和《跟著名家讀美文. 精讀寫作課現代卷》,希望這套書能繼續為青少年讀者和廣大文學愛好者們帶來美的享受與學習上的參考。
跟著名家讀美文精讀寫作課現代卷(8-9品)跟著名家讀美文精讀寫作課現代卷(8-9品) 前言
凡例
一、本書主要為青少年學生編寫———向他們介紹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一些精短美文,為他們在提高現代文閱讀分析能力和作文水平的過程中提供一些具體的經驗、方式及有針對性的學習建議,以作為他們課堂知識的補充和課外訓練的參考。同時,我也希望文學愛好者能注意和翻閱這本書。如果讀者能通過這本書的閱讀,多少領會到好的作品、好的表達是怎么一回事,也許,本書的基本目的就算達到。
二、為便于讀者閱讀和參考,本書將所選美文和精讀內容分為三大部分:記敘,論辯,抒情,每一部分又有具體的區分,如“記敘”分寫人和敘事兩類, “論辯”分議論和演講兩類,“抒情”由散文和詩歌兩大體裁組成。需要說明的是,這只是一個大概的劃分,是依據作品的主要特點和讀講重點而定,并不是對具體作品體裁、品質的后判定。
三、本書所選的30篇中國現當代美文,除有上面提到的基本類別外,在思想內容和寫作風格上也各具特點,綜合起來,表現為時代性、多樣性、可讀性等。選文的作者中,既有大家名家,也有后起新銳。對于讀者當前正在(或將要)面臨的閱讀環境中新的文字和文學信息,本書給予了充分關注。
跟著名家讀美文精讀寫作課現代卷(8-9品) 目錄
創造性的閱讀———寫在前面的話
凡例
記敘
寫人
從生活中認識人物
———讀鄒韜奮《我的母親》
人物·情感·時代
———讀巴金《再憶蕭珊》
白描人物
———讀楊絳《老王》
對比中的人物
———讀張愛玲《弟弟》
側面像
———讀賈平凹《說話》
動作和背景
———讀陳丹燕《瓦尼亞》
敘事
由平面至深入
———讀丁玲《曼哈頓街頭夜景》
精神簡歷
———讀蕭紅《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磚石·信號·流動的風
———讀王安憶《榆林的城墻》
敘述和“再體驗”
———讀鄒靜之《抓偷未獲》
不一樣的觀察筆記
———讀葦岸《大地上的事情》(節選)
論辯
議論
為真理辯護
———讀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
妙議紛至沓來
———讀錢鐘書《窗》
框架和血肉
———讀梁實秋《代溝》
從復雜中抽取鮮明
———讀王元化《談卓別林》
簡明和豐富
———讀陸文夫《快樂的死亡》
質問的力量
———讀龍應臺《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
大面積推進式
———讀周濤《捉不住的鼬鼠———時間片論》
給出思考空間
———讀筱敏《一次性》
別有一想
———讀金宇澄《銀行保衛戰》
演講
實話實說
———讀老舍《我的創作經驗》
展示靈魂和個性
———讀牛漢《關于我這個人以及我的詩》
抒情
散文
濃縮·復雜·爆發力
———讀魯迅《〈野草〉題辭》
華美和堅實
———讀何其芳《獨語》
意識的旋律和變奏
———讀黃一鸞《寄至何方》
純想象世界
———讀龐培《肺》
詩歌
詩的音樂
———讀戴望舒《雨巷》
詩的凝練
———讀蔡其矯《風景畫》
詩的真情
———讀趙麗宏《友誼》
詩的象征和力量
———讀海子《答復》
跟著名家讀美文精讀寫作課現代卷(8-9品) 相關資料
妙議紛至沓來——讀錢鐘書《窗》
【閱讀分析】
生活中其實到處都是話題。當然,怎樣去看,去想,去談,是另一回事。“窗”的話題在本文中得之偶然: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開了。”似是信手拈來,隨意得很。話題開始了。這隨意也定下了全文的基調:完全沒有講一堆大道理的架勢,就像在和你聊天。
窗非孤立,近旁有門,門和窗的比較在本文中比比皆是,使話題層次更豐富,空間也更大。但這僅是形式上的。話題內容的引人入勝,才是本文的真正魅力所在。你看,說到窗的進出口作用,所舉例子是“小偷或小說里私約的情人就喜歡爬窗子”,——詼諧生動,大實話——引發的聯想和概括更是出人意料,涉及整個人生,追求和占領,欲望和享受,態度和方式。加上旁征和博引,古代先賢和西方哲人也紛紛出來發表高見,支持并推動著作者的論斷。這說的還是窗(以及門)的特征和用途嗎?不,我們看到的是學問,是學問功底下一種自由鮮活的思維方式,是這思維在發生過程中汪洋恣肆、奇峰迭起的狀態。聽一個博學的、富有幽默機智感的人聊天,確是一種享受。
文章至此已過半。后半部分承接著上文的方式和結論,進一步議論窗對于人生的意義,在文明和進化史上的作用。“門是人的進出口,窗可以說是天的進出口。”我們且不論這個結論的雙關意義,和它本身的奇異性,——有多少人能作如此想呢?——單那舉出的例子之豐富和詼諧,就夠讓我們大大地驚訝一番了:當有人敲門,你會想到“是易卜生所說的比你年輕的下一代的青年想沖進來”嗎?或是“光天化日的世界想攻進黑暗罪惡的世界”?是“浪子回頭”?是“有人借債(更許是討債)”?讀到這樣的話語時,我甚至覺得有關窗是否奢侈品的議論已不重要——作者在議論過程中散發出的智慧和機敏、詼諧,甚至比他所要導向的結論更吸引人。
后,作者說“窗可以說是房屋的眼睛”,也屬奇想。當它和人們常說的“眼睛是靈魂的窗戶”這句話聯系在一起時,話題空間又一次出現騰挪。而這個空間也是由眾多讓人長學問的實例來填滿的,以致我們竟不知不覺地被作者帶回到本文開頭的那個春天。窗子關了,本文(也是話題)也就結束了。
【學習參考】
妙議紛至沓來——讀錢鐘書《窗》
【閱讀分析】
生活中其實到處都是話題。當然,怎樣去看,去想,去談,是另一回事。“窗”的話題在本文中得之偶然: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開了。”似是信手拈來,隨意得很。話題開始了。這隨意也定下了全文的基調:完全沒有講一堆大道理的架勢,就像在和你聊天。
窗非孤立,近旁有門,門和窗的比較在本文中比比皆是,使話題層次更豐富,空間也更大。但這僅是形式上的。話題內容的引人入勝,才是本文的真正魅力所在。你看,說到窗的進出口作用,所舉例子是“小偷或小說里私約的情人就喜歡爬窗子”,——詼諧生動,大實話——引發的聯想和概括更是出人意料,涉及整個人生,追求和占領,欲望和享受,態度和方式。加上旁征和博引,古代先賢和西方哲人也紛紛出來發表高見,支持并推動著作者的論斷。這說的還是窗(以及門)的特征和用途嗎?不,我們看到的是學問,是學問功底下一種自由鮮活的思維方式,是這思維在發生過程中汪洋恣肆、奇峰迭起的狀態。聽一個博學的、富有幽默機智感的人聊天,確是一種享受。
文章至此已過半。后半部分承接著上文的方式和結論,進一步議論窗對于人生的意義,在文明和進化史上的作用。“門是人的進出口,窗可以說是天的進出口。”我們且不論這個結論的雙關意義,和它本身的奇異性,——有多少人能作如此想呢?——單那舉出的例子之豐富和詼諧,就夠讓我們大大地驚訝一番了:當有人敲門,你會想到“是易卜生所說的比你年輕的下一代的青年想沖進來”嗎?或是“光天化日的世界想攻進黑暗罪惡的世界”?是“浪子回頭”?是“有人借債(更許是討債)”?讀到這樣的話語時,我甚至覺得有關窗是否奢侈品的議論已不重要——作者在議論過程中散發出的智慧和機敏、詼諧,甚至比他所要導向的結論更吸引人。
后,作者說“窗可以說是房屋的眼睛”,也屬奇想。當它和人們常說的“眼睛是靈魂的窗戶”這句話聯系在一起時,話題空間又一次出現騰挪。而這個空間也是由眾多讓人長學問的實例來填滿的,以致我們竟不知不覺地被作者帶回到本文開頭的那個春天。窗子關了,本文(也是話題)也就結束了。
【學習參考】
本文的議論風格,令人想到英國小品式的隨筆風格。關于這種隨筆風格,我國現代散文家梁遇春有過這樣的論述:“大概說起來,小品文是用輕松的文筆,隨隨便便地來談人生,因為好像只是茶余酒后、爐旁床側的隨便談話,并沒有儼然地擺出冠冕堂皇的神氣,所以這些漫話絮語很能夠分明地將作者的性格烘托出來,小品文的妙處也全在于我們能夠從一個具有美妙的性格的作者眼睛里去看一看人生。”
性格的底蘊,與一個人的人生態度以及學養大有關系。這樣,他才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東西,直至看到那恢宏奇麗處。
跟著名家讀美文精讀寫作課現代卷(8-9品) 作者簡介
周佩紅,1951 年生,作家,《萌芽》雜志社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80年代開始散文寫作。著有《風雨水火》《我的鄉村記憶》《上海私人地圖》《孟加拉玫瑰的顏色》《唯“物”主義:我的博物館之旅》等作品。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