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六朝畫論箋注(八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806892
- 條形碼:9787552806892 ; 978-7-5528-0689-2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六朝畫論箋注(八品)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學術的基本特點就是注釋。但在傳統畫學領域,這個工作起步很晚,清代始有零星的畫學文獻注釋,民國時期也有一點,1949年后逐漸多起來,但仍然做得不夠,且大多集中在早期,尤其是六朝畫論中。
以前,我嘗試以“集注”的方式研究六朝畫論,排比諸家注釋,多方對照,對其中仍然不清楚的問題,附以個人的看法。但這種“集注”,雖然在學術研究上頗有可取之處,卻與著作權法相違背,萬不得已,又改成“箋注”。所謂“箋注”者,因前人已有詳解,而特注其未盡者耳。漢代鄭玄注毛詩日“箋”,謂毛學審備,謙敬不敢言“注”,但表識其不明者,故日“箋”①。今日“六朝畫論箋注”,亦謂六朝畫論,前人解之甚詳,特以其注之未盡者為重點解釋而已。
《六朝畫論箋注》的箋注工作,大量引用字書《康熙字典》和類書《佩文韻府》。字書和類書是否能作為注解的書證,可分兩方面看。一方面,現當代的字書或類書,一般情況下可以不用;另一方面,古代的字書或類書,還是可以用的。其實古人注書,并不排斥字書或類書的使用,比如字書《說文解字》在古人注書中大量使用,而類書《太平御覽》也是古人注書常用的。本箋注引用《佩文韻府》和《康熙字典》,與古人注書的精神并不相悖。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尊重前人勞動成果,也是當代學術研究的基本要求。
這部箋注,我斷斷續續作了十幾年,幾近乏味。前幾年出版的《漢魏六朝畫論十講》,與這部箋注本為一體,當時為了評職稱,倉促出版,多處令人難以滿意,希望以后有機會修訂,并與此注合為一體。六朝畫論,若論其在畫論上的價值,首推宗炳與王微二人,“六法”還在其次,這是就它們于藝術實踐的意義而言如此。畫論研究說到底,不是為學術而學術,而是要服務于藝術實踐。我向來認為,從事畫論研究,必須具備三個必要條件:一、古典文獻的解讀能力;二、邏輯思辨能力;三、繪畫實踐能力。如此,畫論研究才不至于成為玄談,不論其表現形式如何,總是有益于實踐經驗的總結的。
六朝畫論箋注(八品) 目錄
卷二 魏晉勝流畫贊
卷三 畫云臺山記
卷四 游天臺山賦
卷五 畫山水序
卷六 敘畫
卷七 畫品
卷八 續畫品
卷九 職貢圖序
附一 禹貢九州地域圖序
附二 顏之推論畫
六朝畫論箋注(八品) 相關資料
卷一 論畫
卷二 魏晉勝流畫贊
卷三 畫云臺山記
卷四 游天臺山賦
卷五 畫山水序
卷六 敘畫
卷七 畫品
卷八 續畫品
卷九 職貢圖序
附一 禹貢九州地域圖序
附二 顏之推論畫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