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焚書 本書特色
《焚書》是較能體現李贄思想和主張的著作; 本書語言純樸真摯,有動人心魄之力量,被奉為明末思想解放潮流的引領者。
焚書 內容簡介
《焚書》是*能體現李贄思想和主張的著作。作者自知“所言頗切近世學者膏肓”,世所不容,成書之時便言“當焚而棄之,不可留也”,書名也由此而來。此書于明清二代多次遭焚毀,但書中批判傳統教條的理念和重個性倡平等的思想,都順應歷史潮流,反映市民階層的要求與特點,故其書雖屢遭禁毀而不絕,在民間廣為流傳,有多部版本傳世,多不存,此本影印為通行本明刊本,卷首有陳證圣序一篇,正文六卷,包含“書答”二卷,“雜述”二卷,“讀史”一卷,“詩匯”一卷。
焚書 作者簡介
李贄(1527-1602),字宏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舉人,歷任共城(河南輝縣)教諭、國子監博士、禮部司務、云南姚安知府。萬歷年間棄官歸隱,寓居湖北黃安、麻城一帶,著書講學,對封建禮教進行猛烈抨擊,被統治者視為異端邪說,七十六歲時以“惑民亂道”的罪名被誣下獄,自刎死于獄中。李贄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自有書四種:《藏書》《焚書》《老苦》《說書》,其著作或被查禁或被焚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