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遼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92332
- 條形碼:9787101092332 ; 978-7-101-0923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遼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 本書特色
《遼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以圖文并茂的表述方式,不僅詳細地解讀了遼金西夏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具體問題,解析了引起衣食住行變化的社會環境、不同階層和集團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異、體現出的禮儀和習俗,《遼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還詳細介紹了這一歷史時期衣食住行所表現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交流及影響。
遼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 內容簡介
縱觀遼、金、西夏的衣、食、住、行諸方面,契丹、女真、黨項既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本民族的傳統,又吸收、借鑒了漢人及其他民族的風尚和文化。同時,契丹、女真、黨項的衣、食、住、行文化,對漢人及其他族人也產生了一定影響。遼、金、西夏各族人民為創造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締造中華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遼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以圖文并茂的表述方式,不僅詳細地解讀了遼金西夏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具體問題,解析了引起衣食住行變化的社會環境、不同階層和集團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異、體現出的禮儀和習俗。
遼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 目錄
緒言
衣:服飾裝束
遼代服飾的演變
從文物考古看遼人服飾
契丹人的發式
首飾與面妝
金代服飾制度
女真人的發式、首飾及化妝
服飾風尚的變遷
黨項的衣著與發式
左衽述考
食:飲食器用
契丹的頭魚宴與頭鵝宴
遼國的酒與茶
風格獨具雞冠壺
遼人飲食特點
金人的面食
金人酒事
“學得南人煮茶吃”
金人飲食特點及影響
西夏人的飲食
住:居室建筑
契丹的穹廬、車帳與土屋
五京與捺缽行宮
床榻·胡床·交椅
遼人居所建筑的特點
“內地”金上京
樓閣崢嶸金中都
金人民居與火炕
西夏居所與建筑
行:行旅交通
遼國畜力馬牛駝
長轂廣輪奚人車
遼國的驛道與鷹路
金國的陸路交通
天下雄勝盧溝橋
舟楫與漕運
驛道·驛館·游幸通道
西夏人的行旅
后記
遼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 節選
縱觀遼、金、西夏的衣、食、住、行諸方面,契丹、女真、黨項既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本民族的傳統,又吸收、借鑒了漢人及其他民族的風尚和文化。同時,契丹、女真、黨項的衣、食、住、行文化,對漢人及其他族人也產生了一定影響。遼、金、西夏各族人民為創造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締造中華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遼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以圖文并茂的表述方式,不僅詳細地解讀了遼金西夏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具體問題,解析了引起衣食住行變化的社會環境、不同階層和集團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異、體現出的禮儀和習俗。
遼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 作者簡介
宋德金,遼寧新民人。編審。1962年畢業于吉林大學歷史學系,曾任東北文史研究所實習研究員、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參與《社會科學戰線》雜志創辦工作,任編輯。1979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編輯部。后任《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副總編輯、《歷史研究》雜志主編。曾任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中國遼金史學會會長等。研究方向是遼金史、中國社會史。主要著作有《金代的社會生活》、《中國風俗通史·遼金卷》、《遼金論稿》、《中國歷史·金史》、《宋德金集》等,合作主編《中華文明史·遼宋夏金卷》、《中國社會史論》等。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