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道行天地-南宋浙東學派論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6122587
- 條形碼:9787516122587 ; 978-7-5161-225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道行天地-南宋浙東學派論 本書特色
王宇編著的《道行天地(南宋浙東學派論)》將敘述的主軸確立為南宋浙東學派崛起的共同的問題意識,以及由此展開的思想創(chuàng)見和學術(shù)實踐,并于末章將其與朱學、陸學橫向比較,試圖勾勒出朱學、陸學、浙學三足鼎立的南宋思想圖景。
道行天地-南宋浙東學派論 內(nèi)容簡介
王宇編著的《道行天地(南宋浙東學派論)》是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文庫系列叢書之一,《道行天地(南宋浙東學派論)》講述了:朱熹在王霸義利之辯中說:“干五百年之問,正坐如此,所以只是架漏牽補過了時日,其問雖或不無小康,而堯、舜、三王、周公、孔子所傳之道,未嘗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間也。”浙東學派則認為,“堯、舜、三王、周公、孔子所傳之道”已然且必然常行于“天地之間”,常行于人類社會生活實踐的歷史時空之中。因為,“道”在天地之間、在歷史時空之中具有具體的存在形式(次級真理),即各種可以“措之實用”的知識和智慧,它們可以解決南宋社會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的各種危機。人類只能通過這些“遭”的次級的、具體的存在形式抬級而上,才有町能逐漸逼近“道”,才能夠回歸到《中庸》“合外內(nèi)之道”的主軸:即成己與成物、內(nèi)圣與外王是交相并進的,前者并不在工夫順序上優(yōu)先于后者。于是,呂祖謙與朱熹的分歧,陳亮和朱熹圍繞王霸義利的爭論、陳傅良“識得兩三分(道)、便有兩三分功用” 的主張、葉適對理學“心體”說的批判和“物極-皇極”體系的建立,都由此可以得到理解。
道行天地-南宋浙東學派論 目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